騰訊、網易、頭條上演游戲“三國殺”:敵人的敵人是朋友嗎?
作者:歪道道,來源:歪道道
丁磊最近煩心事有點多。
前幾日,明星產品網易云音樂因為各類“抑郁喪句”變為“網抑云”,被網友嘲諷“人均抑郁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隨后網易云大張旗鼓地承辦TFBOYS七周年演唱會,前期炒得熱火朝天,可直播變錄播的神操作,讓所有粉絲直呼“被騙了”,一時間,吐槽和謾罵滿天飛。
更早之前,騰訊推動虎牙、斗魚合并,控制了整個游戲直播賽道,這讓本來就缺流量、缺渠道的網易有了更深的危機感。早些年間,丁磊不顧情面,親自斬斷了網易與陌陌、YY的關系,也自此喪失了獲得游戲直播渠道的機會。
當然,游戲業務還是給網易帶來了不少好消息。截至8月26日收盤,網易總市值高漲,折合723億美元,丁磊一躍躋身中國第三大富豪,僅次于馬化騰和馬云。
賣考拉、引阿里,加速網易云音樂商業化,同時又更加聚焦游戲主業,網易似乎一改平穩心態和孤軍奮戰的風格。而在騰訊也逐步加大了對所投公司控制力的背景下,網易與騰訊短兵相接,似乎將成為未來這兩大巨頭“相處”的常態。只是,變量不僅僅有阿里一個,字節跳動的加入更有戲劇性。
騰訊和字節跳動之間的“隱形”對手
自BAT格局形成之后,我們很少看見一個創業公司的崛起,能同時讓幾乎所有互聯網企業都感覺到危機感。
我們可以簡單從人才招攬這一條主線來看:2017 年,字節跳動頻繁挖角百度、360等老牌搜索公司的技術骨干,如現任字節跳動算法負責人楊震原,曾在百度呆了9年,主要負責的就是搜索架構。進入2020年,騰訊收購了搜狗,搜索江湖風云再起,兩名曾在去年5月離職的百度高管—吳海鋒和孫雯玉,也同樣選擇加入字節跳動。
字節跳動布局搜索,槍口同時對準了百度和騰訊。
2017年還曾發生過一次影響較大的挖角事件,據說今日頭條一口氣簽了300多個知乎大V,大有以悟空問答取代知乎的架勢。一位曾經在阿里、騰訊就職的HR也曾感嘆,公司的核心員工被挖走,因為字節跳動總不按套路出牌,一張工資雙倍的Offer開出來,讓不少優秀人才流失。
為什么我們看到字節跳動跨界鋪開新業務的速度總能如此之快?原因正在于大量人才的搶奪。
字節跳動在教育、游戲、視頻以及電商領域招攬人才,幾乎是明目張膽地把手伸進了騰訊、網易、阿里以及愛奇藝、作業幫等垂直行業巨頭的“飯碗”里。甚至借助抖音,字節跳動還染指本地生活服務,與美團搶生意。
字節跳動的布局看似雜亂無章,其實最終目的和騰訊一致,都是以流量為根基構建一個相互協同的龐大生態。不同的是,馬化騰“把半條命交給合作伙伴”,張一鳴什么都自己干。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字節跳動槍槍瞄準騰訊時,中間隔著的互聯網公司不免“中彈”。比如網易,字節跳動一手猛攻游戲,一手開拓在線教育,這兩者恰恰是網易的核心業務,而且張一鳴還想在在線音樂市場分一杯羹,目前仍在研發中的音樂社交產品“音樂幫”,模仿的正是網易云音樂。
在知乎上,有一個問題,是“網易互娛游戲和字節跳動游戲的年薪年差10萬,去哪個游戲公司合適”?在網友的回答中,很多人并沒有選擇大廠網易,而是偏向才剛剛開始做游戲的字節跳動。原因不止是為了高薪,他們認為字節跳動有錢、宣發渠道強、個人成長空間大。
這種選擇傾向對網易來講是一種危險信號,一旦字節跳動未來在游戲領域能占據一席之地,將會有更多的人才從網易流入字節跳動,就像搜索市場中的百度。
在騰訊與字節跳動攻勢愈烈的相互較勁中,網易將不安穩。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
字節跳動進入游戲市場,帶給騰訊和網易的威脅,比以前氣勢沖沖的阿里更大,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游戲將是騰訊、網易和字節跳動短兵相接最大的“戰場”。
但究竟是三方對峙還是聯合攻擊,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
俗話說,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網易和騰訊在游戲、音樂市場積怨已深,最近其與阿里的關系越來越近,便是這個道理,而字節跳動顯然是當前騰訊最畏忌的對手。如此一來,網易和字節跳動其實有聯合的必要和基礎,更何況雙方還優劣互補。
網易長期困于流量和渠道,一方面沒有一個龐大的流量池,為游戲產品導流,另一方面,網易內部產品之間的流量也無法相互轉化,產品之間的關系是獨立的。這是網易與騰訊競爭的最大弱勢,尤其是在游戲直播連連折戟之后,騰訊一家獨大,又讓網易始終無法觸及產業鏈下游,導致雙方的營收差距進一步拉大。
而字節跳動強就強在流量。目前字節跳動推出的游戲,都是借助自家平臺的流量池,通過對游戲進行相關的視頻推廣、植入下載入口等方式轉化用戶,為游戲引流。 相對的,字節跳動跨界做游戲,開發和運營的能力薄弱,想要從輕度游戲過渡到重度游戲,流量思維將不再有效。網易的核心競爭力則恰恰在自研游戲上,退一萬步講,一旦字節跳動如阿里一樣敗退,屆時張一鳴若還想在游戲市場獲取更大的利益,需要依靠外部力量,網易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面對騰訊,網易和字節跳動強強聯合,或許能實現共贏,但不巧的是,雙方偏偏都屬于單打獨斗的風格。網易多年來偏安一隅,做事全憑丁磊的喜好,字節跳動創業以來不依附于任何巨頭,也不站隊阿里,可野心就差沒寫在臉上。
企業文化也是截然相反,丁磊對網易的定位是一家有品味的、創新的科技企業,對產品開發更是出了名的挑剔,一個不符合他預期的產品是不大可能直接面市的。而字節跳動素有APP工廠之名,快速開發新品繼而推出、試錯、淘汰,是張一鳴大規模擴張業務線的一貫方式。所以,驅動網易和字節跳動聯合的固然有共同敵人,但阻礙合作的困難更為現實。
2018年,曾有消息稱,今日頭條和網易已經就游戲方面開始對接,在“今日頭條”的頁面可以發現,其開始注重對網易游戲的推薦。然而時隔兩年,雙方再也沒有傳出相關消息,可見彼此態度。
占領休閑游戲高地,行業“三國殺”?
自盛大游戲衰落后,游戲行業向來只有雙巨頭和其它游戲公司,沒有老三,如今字條跳動野心勃勃,是否能夠改變格局值得期待。
8月初,七麥數據發布了《2020 上半年中國手游 iOS最強吸金能力》和《2020 上半年中國手游 iOS最強用戶增長榜》,在2020年上半年手游吸量TOP100 中,字節跳動憑借11款上榜產品,一躍成為2020年上半年手游吸量最大的黑馬。其次才是騰訊和網易,分別有10款和8款產品入圍TOP100。
單從休閑游戲來看,很顯然,騰訊和網易在產品輸出上的“壟斷”被字節跳動大大削弱了,由此可見,對于休閑游戲的開發和運營,字節跳動仍大有可為。
很多業內人士對這一改變并不是很在意,在他們看來,重度游戲掌握著整個產業的話語權。但無論從休閑游戲的市場潛力還是字節跳動的游戲戰略推進,休閑游戲市場的表現都關乎字節跳動能在游戲這一賽道上走多久。
根據App Annie發布的《2020 年移動市場報告》,在2019年全球下載量最高的游戲中,休閑品類占到了總下載份額的82%,重度游戲占比僅為18%,在全球游戲使用時長上,重度游戲占比為55%,但休閑游戲44%的占比并不低。至于營收,在美國,休閑游戲《糖果傳奇》在收入榜上排名第一。
而且,休閑類游戲也是字節跳動旗下產品主流用戶人群的最愛。
在休閑游戲的維度上,字節跳動完全可以參考“小游戲之王”Voodoo。Voodoo是白手起家的法國創業團隊,最高曾占據美國免費榜Top 10的四個位置,2017年,該公司發布了9款游戲,其中7款達到過美國iOS免費榜冠軍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Voodoo就是通過數據驅動的方式,選擇有潛力的游戲,大大提升了休閑游戲的成功率。不過,就在不久前,騰訊剛剛入股了Voodoo,估值達到14億美元。
從渠道切入運營和自研,從輕度游戲向重度游戲推進,是字節跳動遵循騰訊游戲發展路線形成的初步策略,換句話說,張一鳴的野心自然在吸金能力強大的重度游戲上。可是數年來多少前仆后繼的巨頭折戟在游戲產業,字節跳動若是重蹈覆轍,休閑游戲無疑是一條最關鍵的退路。
考慮到這一點,字節跳動在休閑游戲的根基也必須打好,而不是貿然把資源傾斜到重度游戲的代理和自研上。想當初,騰訊也是以休閑游戲為突破口,隨后進行細分品類教育,逐步切入RAC/SPG、RPG、FPS、MOBA等,最終以爆款收割用戶的。
所以,未來字節跳動利用龐大流量池,猛攻和收割休閑游戲,與偏向重度游戲代理與自研的騰訊和網易“分而治之”,未嘗不是一種可能。
中國互聯網20年,網易是門戶時代的王者,BAT崛起后,網易一直位居巨頭的第二梯隊,坐在上市中概股市值排名第四、第五的位置。然而進入2020年,這個格局已經被一眾后起之秀打破。而字節跳動還未上市,外界對其的估值就已經超過了現在網易的市值。
網易已經無法繼續佛系了。
作者公眾號:歪道道(ID:daotmt)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