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馮小剛和王思聰互懟,《我不是潘金蓮》海報更精彩
作者:Shirley.xu
素材來自微博
數英網原創內容,轉載請遵守底部文章轉載規范
最近馮小剛和王思聰火了。
因為《我不是潘金蓮》的排片率問題。
起因是11月18日中午馮小剛發了預告說12點半要給王健林發公開信。
半小時后一封“陰陽怪氣”的公開信如約而至:
之后王思聰“機智”回應: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作為一個時刻關心著熱點的廣告人,小三爺(一記文案(ID:tianxiagongyi))就此次撕逼文案發表了一些看法。
馮小剛的撕逼文案亮點:
1.與產品的相關性很強。馮小剛首先以潘金蓮自居,大喊冤屈,讓人們聯想到電影中“潘金蓮”一直打官司喊冤的情節。并在結尾實現銷售轉化。
2.以弱者自居,博取輿論傾向。這個招數在國內的互聯網口碑之戰中案例比比皆是,誰能夠把自己塑造成弱者,誰就能得到更多的同情與輿論傾向。
3.用數字說話。之前的文章中講到過,數字往往具有讓人更信任的能力,而且最好是具體的數字。用平均40%的排片率,對比給到《我不是潘金蓮》的10.9%,以印證萬達有點過于小氣。
王思聰回應文案的高明之處:
1.一句話道清最主要矛盾:公司的競爭行為為什么要變成針對個人。這幾乎讓馮小剛整篇針對王健林的文章顯得有點小氣。
2.爆猛料:萬達跟華誼的矛盾關鍵點是因為華誼挖走了他們一個有競業協議的高管。自然,馮小剛文案中的“小墻皮”也有點立不住腳了。
3.創造一個記憶點。文中一句“沒有人跟錢過不去”幾乎可以成為一句slogan,可以廣泛傳播與引用。并且,這句話從他的嘴里說出來不會引起任何人不悅,符合自己的品牌形象。
此次撕逼事件我等吃瓜群眾不做評判,但是從電影我不是潘金蓮微博官方賬號發布的海報來看,足見馮小剛對此部電影的重視程度。
有創意宣傳電影的:
有人物介紹式的:
有通過各種方式制造期待感的:
有貼心的觀影指南:
有結合節日熱點的:
這些海報從設計到文案,都無比用心且極具創意,堪稱業界教科書級別。
就沖這電影海報,小編就感覺被安利到了。你呢?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