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有個賣食材的大學老師,用暖男文案俘獲萬千吃貨
原標題:淘寶有個賣食材的大學老師,用大叔暖男的文案,俘獲萬千吃貨
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四郎說(silang1999)
本文為數英網作者四郎原創,轉載請聯系授權
說到淘寶,雙11剁手節的國際節慶氛圍,當然能吸引不少人下單發泄積攢一年的買買買私欲。但資深的網購族,卻有一年四季追捧到頭的淘寶小店,即使沒折扣,即使上新等很久。
總有小店在做產品的同時,通過圖文營造的生活方式,獲得眾多粉絲的擁躉,成為親朋好友私相授受的樂活秘訣,自稱一個小眾的生活哲學宗教。
而店鋪/產品文案,在這中間則扮演了傳播教義的功效。比如我們熟知走幽默調侃風的故宮淘寶,文藝清新風的步履不停,一個用,一個穿,都是大家很熟知的淘寶小眾網紅品牌。
今天,我也給大家安利家觀察了一年多的淘寶食品店鋪——物喜食材,它則代表的是大叔暖男風,或者叫生活故事風的淘寶小店。
物喜食材是一家古法手工食品店,食品安全問題自然引得人們對手工古法的自然食物尤為追捧。
但是,我今天說的不是食物,是他家的文案。
匠心越來越被商業化的輿論環境里,瑞爸只想給點平素質樸的生活建議,愛人愛物之心,關于吃的,更應愛質樸從容而心生歡喜。
店主瑞爸是浙師大環境生物學的老師,因為妻子孕期食物選擇的難題,他開始有意識選擇手工自然的食物。作為浙江金華人,瑞爸車步結合,行走浙江江蘇境內,挑選純正的食材和手工食物,前期作為手工古法食物買手,后面開始進供原材料開始自己加工制作。
家人的出游歡喜,女兒瑞瑞的成長快樂,關于浙西的風土人文,關于食物和生活的味道,點開一頁頁圖,一行行文字,看一本幸福生活的寫真。瑞爸親自拍照,自己寫文案,都是行走路上的隨感,因為就生長在那片土地,都是操著相同口音的鄉人,所以感不抒而自有情。
比如說到“姜茶和紅糖 ”,瑞爸瞬間化身大叔暖男,用心用愛溫暖你。
姜茶暖心,紅糖暖胃。
如果不能接受物喜姜茶的辛味,
那么來一塊物喜紅糖是最佳的解決方案。
姜茶暖心,紅糖暖胃,無論是你,
還是你的愛人、父母、孩子,都需要它們的呵護。
除了溫暖人心,瑞爸自是不忘科普浙江的風土人文。吃貨有福,口舌欲望滿足的同時,精神慰藉同樣也得到撫慰,不光是知識,而是氤氳成型的生活哲學。
比如下面5則:
[佛手]
芳心自同
愛金華的原因之一,
就是有每年一季的佛手。
一入深秋,佛手泛出金黃,
床頭案邊就缺不了。
無論是忙還是閑,見它的那一刻,
或是聞著香的一瞬兒,
總是將我置于時間之外,感受當下。
金華佛手有別于粵、桂、川等產地,
果型優美,適合聞香清供,也可入茶。
所以我們這季特別除了這款《芳心自同》,
先給同在修行的人。
希望通過這些案頭的幽香,將自己釋放。
賢人尤愛在淡淡橙香中入眠。
[桃膠]
自然的饋贈,以及味道
金華的源東,是一個鄉的名字,落在金衢盆地的北山山脈腳下。在它的轄區內,出了施光南、施復亮這樣的人物。
現在,出名的是桃子。漫山遍野,全部都是,在春天,因為看桃花, 整個鄉要堵車半個月的。
其實,在桃子成熟采摘后,有我們更喜歡的東西,那便是桃膠。這炎炎的夏日,蒸一碗桃膠甜羹定會讓我們面若桃花的。
上好的桃膠,需要在連續晴熱的天氣,午后采摘。雖然很辛苦炎熱,但是能尋得上等的佳品。因為早晨露水太重,桃膠不成形,但是早晨涼快,采摘的人多,午后氣溫升高,桃膠又凝結變硬,很難采摘。所以市面上極品的桃膠非常少見。
手工剔除樹皮雜質的過程需要非常細心,好在村里的老太太心無雜事,安安靜靜的把桃膠都處理干凈。使得我們可以放心享用,感謝。
我們家的桃膠最好泡發一整天,體積會膨脹超乎你想象。所以要清水與蓮子配合,口感更佳。
這兩則開始科普金華地理,穿插人文歷史,不愧是學識淵博的大學老師。講氣候談手藝,又開始豐子愷、汪曾祺式的民國散文風,亦或是舌尖上的中國即視感,簡直視覺、聽覺和味覺上的多重享受。
[磬安土面]
陽春之喜
山林木秀,藏風聚氣,才有藥材孕育
藥農,冬閑時,手作素面
在過去,是儲備一些散糧,
換換口味的唯一吃法。
今時今日,這土面的口感
卻令越來越多的吃慣機器制面的人驚艷
除卻口感與懷舊的情思
磬安土面因地熱高能,易于消化
既是瑞爸減肥餐的首選,也是瑞瑞主食的配補
連綿洗面,另有相思相念之意
可隨一匣陽春喜面,以手信之禮敬奉
舊雨新知,誰不歡喜
我很難來描述,這是一種什么口感
比如這則,瑞爸將自己和女兒的日常寫進產品文案,平素溫暖,簡單的對話,就像是鄰家大叔給你推薦集市上綠色的時蔬,意切情真。
[桂花露]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三月時候,開始了物喜周末的行走,旨在邀請物西粉絲,和物西團隊一起去鄉間行走。了解物喜的供貨產地情況,順便一起玩耍。
第一站去了浙江西部,江山廿八都,他們有道名菜叫銅鑼糕,上面鋪的就是一層桂花錄,別提有多贊了,物喜就定制了一些。
江山和福建蒲城相鄰,福建蒲城也是丹桂之鄉。和金華的金桂不同,丹桂色澤朱紅,香氣也淡雅些,加糖做成桂花醬,卻又是另一番風味。
可入茶佐餐,百搭皆宜。
[姜茶]
禪門有“寶壽生姜辣萬年”的公案
洞山寶壽禪師為人清廉,秉性正直,在五祖寺管理庫房。一日方丈戒公和尚患了感冒,讓侍者到庫房找寶壽禪師取一塊生姜熬茶治病。寶壽訓斥侍者說:“常住公物,哪能私用,要用就拿錢來買。”戒公知道了,令人拿著錢去,寶壽收錢就給。后來洞山寺缺個主持,郡守來信請戒公推薦一個人選,戒公一句:“那賣姜漢子可去得”,寶壽就成洞山寺的住持。寶壽正直,戒公亦不以私利作名器取舍,二者皆為妙人。禪門從此也留下這段佳話。佛門中有俗語:“寧可割肉補常住,不可私蓄肥自己。”錢米財物,來自十方施主的供養一粒米,一滴水,不可私用,用枉。姜雖平凡,但有佛心,故亦稱“菜中佛士”。常飲姜茶一杯,以養浩然之氣正氣足,外邪自不易侵。
邊吃邊學,地理人文,公案典故,隨手拈來,即使開了淘寶店,瑞爸老師的本性也是難以收斂。眾吃貨還是乖乖的邊吃邊學吧。
瑞爸在豆瓣上的自我介紹是這樣的:
我是瑞爸,在浙江師范大學任職。
一直在教學生、做設計、旅行,也做一些有趣的項目。
在30歲以后,也許是有了孩子的緣故。
更多的時間回歸到家庭,對事物的來源也更加重視。
但是發現,本該日常享用的美味,似乎已很難實現。
先找到優質的食材,也變成一件不易的事情。
只是偶爾在鄉下的柴灶里,
才能尋見兒時記憶的味道。
我想,讓女兒也體會那原始的,至純的美味。
于是便開始了對食材的尋找。
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讓她隨我一起去行走去勞作,
去探尋食材背后的故事,正確的對待食物,認知世界。
特別想通過淘寶這個平臺,想找到同道中人,
分擔這種憂懼,分享這種尋找。
于是就在線上做起了物喜食材。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6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