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注:一般設計師們都希望自己的作品是風格明顯的、最好還能獨一無二。而在打破規則前,先對既定規則了如指掌是很有必要的。所以,今天在這里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目前較為流行的八大設計風格以及十個基本設計原則,希望對各位有所啟發。
來源:優秀網頁設計(ID:youshege)
作者:陳節茂
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設計風格
說起金庸,我們就想到武俠小說;說起武俠小說,我們就能想到擁有獨門絕技的武林高手;說起武林高手,我們都知道南帝北丐東邪西毒每個人都是有一套的,每個人都是有自己的標簽。說起普魯斯特,想起的就是意識流;說起馬爾克斯,想起的就是魔幻現實主義,說起安迪?沃霍,想起的就是波普主義。
福田繁雄(日)、崗特蘭堡(德)與切瓦斯特(美)并稱“世界三大平面設計師",他們都是各自風格里獨成一體。
風格是什么?法國作家G.-L.L de布豐有一句名言:“風格即其人”,黑格爾對此作了進一步的發揮:“風格在這里一般指的是個別藝術家在表現方式和筆調曲折等方面完全見出他的人格的一些特點。”劉勰說:“……才有庸俊,氣有剛柔,學有淺深,習有雅鄭,并情性所鑠,陶染所凝,是以筆區云譎,文苑波詭者矣。”也是講造成不同風格的主觀條件。
通常我們總是認為有著強烈個人風格的設計師是好的,那么我們是否需要形成自己的風格?設計有哪些已自成一派的風格呢?
01 簡約風格
隨著當今社會的日益發展,讓我們越來越感受到創新思維在現代平面設計中舉足輕重的位置。為了滿足人們高要求的欣賞理念,從品牌和產品的推廣或宣傳中孕育而出的廣告等視覺設計更需要加入高水準的創新思維。簡約風格就是將各類設計元素、色彩等用最簡化并令人耳目一新的方式表達出來,簡約風格的線條簡約流暢,色彩對比強烈。簡約風格的視覺設計通常非常簡潔、大幅留白,看似畫面空白但往往能達到直點中心并有以少勝多的效果。當然也不能為了簡約而簡約,不是用的設計元素少就是簡約風格,簡約是在能表達清楚設計意圖的前提下做到盡可能的簡單,但是簡約的背后需要富有思想、情感,真正做到“簡約而不簡單”。
02 小清新風格
清新氛圍,靈動所在。當下,自然清新的設計風格正日益融入設計之中,成為一處原始純正的美麗之所。小清新,從視覺和觸感上都讓您倍感溫馨,啟迪靈感,重獲力量。“小清新”,近些年比較流行,用來描述一種文化現象,定義某一類音樂、文學、攝影作品的風格,也隨之衍生成為對愛好這類風格的人的稱謂。在平時工作中經常能聽到耳熟能詳的交談:“某某某的設計風格很小清新……”、“這個顏色太小清新了不太合適”……
03 扁平化
扁平化是時下最流行的一種風格,是一種去繁從簡的設計美學,去掉所有裝飾性的設計,讓“信息”本身重新作為核心被凸顯出來,同時在設計元素上,則強調了抽象、極簡和符號化,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新的設計思維。無論是一個網站還是一個應用程序,扁平化和極簡的設計正在成為新的趨勢。隨著網站和應用程序在許多平臺涵蓋了越來越多不同的屏幕尺寸,網站設計正朝著更加扁平化的設計,你可以一次保證在所有的屏幕尺寸上它會很好看。
04 擬物化
“擬物化設計”這個詞源于希臘語中的“skeuos”(意為器具或工具)和“morphe”(意為形狀)。在日常英語中,擬物化設計是對從一個對象到另一對象的視覺線索的應用。擬物化設計的重點是為用戶提供即時語境:通過模仿公眾熟知的日常物體的視覺線索,擬物化設計能降低用戶去了解如何使用產品時需要的認知負荷。擬物化包含一種設計理念,即把現實生活中的熟悉對象用作視覺隱喻,使產品更便于使用。當蘋果在2007的時候推出了iPhone,那時真的沒有其他產品像它一樣:在照片應用程序中的圖像看起來像一堆真實的照片;電子書看起來像真實的書籍,結合現實物理學應用到翻頁;按鈕看起來像光滑的真實按鈕,所以用戶立馬知道他們可以按下。
05 復古風格
“復古”一種懷舊,有人說“舊時代因為逝去變得美好,而新時代的設計令人失望”。其中在歐洲指的是巴洛克風格,洛可可風格,維多利亞風格的復刻;在我們中國,復古風主要是指代八十年代的一些元素和一些旗袍元素。一個時代、一個流派或一個人的文藝作品在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方面所顯示出的格調和氣派。因為作品是藝術家創作出來的,由于他們個人出身、生活經歷、文化教養、思想感情的不同。又因為創作時主題形成的特殊性和表現方法的習慣性,因而不同的作品便形成不同的風格。而這種風格往往表現出時代的、民族的和階級的屬性。“一切過往的東西都會是一個新的開始”這句經典老話代表了21世紀前五年最重要的時尚潮流。時尚學者和觀察家將會把這五年,也可能是十年,冠以“Vintage(復古風格)年代”的稱號。復古風格包括:古老的民族文化、信仰、習俗、文字以及居住的特點!
06 日式風格
日式風格又稱和風、和式風格,是來源于日本的設計風格,是東方風格中獨樹一幟的代表。以淡雅節制、深邃禪意著稱。明治維新后,吸收西方的建筑特點,形成了"和洋并用"的現代日式風格。日本設計起步晚,但是發展極其迅速,短短幾十年,便躋身于世界設計大國的行列,并對歐洲現代設計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究其原因,成熟的雙軌并行體制,以及兼容并蓄的設計理念,是日本現代設計崛起的關鍵所在。
07 中國風
中國風,是一種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基礎的風格,設計時融入一些中國傳統特色的水墨、祥云、書法、剪紙、京劇臉譜、中國書法、寫意畫、門神等中國元素,同時中國幅員遼闊,擁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屬于自己的文化風格。設計時取得其中可以用來表達的元素進行創作整理,并且要找到一個切合點和你的作品能夠進行相通相符。作為本土化風格時有人不愿意用“中國風”這個詞,認為那是“流行”、“風流”和“時髦”的代名詞。其實,“中國風”固然是應運“歐陸風”而產生,但它更重要地是在呼喚著中國本土“風格”的回歸。以前有人總是批判我們過分西化、照搬照抄,“歐陸風”盛行,終究要進行中式風格的探討。
08 MBE風格
文化是多元化的,風格同樣也是多樣化的,風格是人的態度和個性的反映。比如今年最流行的MBE風格就是由來自巴黎的設計師MBE所設計的,出彩的背景錯位加上那不羈的斷點線條,側目而看,甚是可愛。
其他小眾風格還有雜志風格、青年風格、科技感、海報風格等,據我了解到的風格大概就是這些吧,如有遺漏,歡迎你的補充。
設計原則
除了風格,在設計中一些原則也非常重要:
“歲月催人,風采依舊”這句話表現出風格需要禁受時間的考驗,且通常是由別人首先注意到你的風格,這同樣表現在處事、穿衣等其他方面。
我們大多是商業設計師,說到底都是為人提供視覺服務,幫助解決公司或者品牌的問題。我們都曾聽過這樣一句話“設計師的水平因客戶而異”,當給客戶做設計時,我總是希望找到盡可能最好的解決方法,這個“最好”并非基于個人的觀點,不過這樣也就產生了一些矛盾,因為我們根本無法隱藏自己的個人風格。掌握盡量多的設計風格,也許能在設計中得到更多解決方案甚至是靈感來源,同時不要完全確定下來一個風格,除非你覺得100%就是它了,尤其是在你職業生涯的早期、安頓下來之前,要盡可能的多去嘗試,但是說真的,永遠不要安頓下來。
- END -
參考文獻
?《廣告藝術設計》 - 陳璉年 - 廣告藝術設計 - 2002,《Finding your own style as a designer》 - Tobias van Schneider - 2016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