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說做了10年廣告,還不知道什么是Big Idea
來源:張Sir說品牌
廣告界有個萬人迷,入行前我就被一個神奇的詞深深吸引了,這個詞就是“Big Idea!”
Idea沒有絕對標準,但卻可以是分級別的,以前在李奧貝納時,公司對idea有一套評分體系,從1分到10分,大體就是從很爛的idea,到及格的idea,到優秀的idea,再到讓人贊嘆的Big Idea!
1、什么才算Big Idea?
如果有興趣你可以Search一下這個關鍵字,雖然問題很樸素,但這卻是很多人(即使是有從業10年以上的廣告人或品牌人)都依然搞不清楚的問題。我的理解是:
達成Big Idea就有兩個關鍵點:
1)“沒人想過”,這說明你的想法是 Original的、原創的、有獨特想法的。如果是千人一面的想法,即使執行的再漂亮,也不能稱作Big Idea。
2)“改變世界”,這要求你的想法是能解決問題的,能產生巨大影響力并觸動改變。這里的“改變世界”是泛指,可以是改變行業慣性、改變消費者行為、改變品牌形象、改變社會風氣、改變文化觀念…改變游戲規則!
以上兩者缺一不可。
比如,僅僅是“改變世界”,還不等于Big Idea。就像愚公移山,山被移走了,但這個方法每個人都能想到,不夠驚艷、不夠獨特、不夠有效率,所以就不算Big Idea。同樣,僅僅是“沒人想過”也不夠,就像現在的社交網絡上,有很多人和公司為了博眼球,做出一些驚世憾俗的夸張行為,但沒有積極地改變這個世界,所以只能說是Stupid idea!
2、怎么做才能得到Big Idea呢?
還是回到兩個核心的關鍵點:
第一步,要先想清楚你要的“改變世界”是什么,就是你最終的目的,期待創造的結果是什么?做品牌不同于純藝術創作,每一個品牌創意都是為實際生意服務的,所以一定是有明確的目標為導向。
如果你是品牌的擁有者,這一點你應該比誰都更清楚,因為任何千軍萬馬的資源,都是為了你想要達到的這個目標而服務。也有很多時候,品牌客戶需要邀請廣告公司的伙伴一起來梳理這個問題,因為大家看問題的角度可以互相補充,客戶習慣從生意的角度提出目標,而廣告人更善于將生意的目標轉化為更活生生的消費者(用戶)心理與行為。說白了,任何一個生意的成敗,最終都可以透過用戶的心理和行為來回答。就是人家愿不愿意為你買單,為什么愿意?為什么不愿意?
第二步,就是接著你想要改變的世界,再考慮用“沒人想到”的方式來實現它!我在自己的個人公眾號“張Sir說品牌”中,總結了一個非常簡單的句式來幫助思考:
這個思考模型,可以簡稱為OBB(Others - But - Because)。
Others,就是一般人所處的現狀,也是你要打破、戰勝、改變的現狀
But,就是你對這件事情的不同看法,你強烈的信念,你做這件事的不同角度和出發點
Because,包含了你堅持的原因,也包含了你所做的創新、產品與服務的支持點等。
舉兩個例子:
一個是比較家喻戶曉的案例,奧妙洗衣液:
因為“衣服上的每一個污跡,都是孩子成長的痕跡”,所以奧妙認為“Dirt is good”! 這個其他品牌“沒有想到”的角度,正是成就這個Big Idea的關鍵,也因此影響和改變了不少媽媽們的行為:
再舉一個之前公司給新加坡機場做的案例,如果去過新加坡機場的朋友一定會知道,這個機場與我們一般所認知的其他機場太不一樣了,很好玩而且充滿各種購物的樂趣,還有按摩椅、抽獎等等。如何把這些優點提煉成一個簡單的主張傳遞出去呢?
我們的思考:
Others:一般旅客去機場時總是會盡量在安全的時間內晚到一些,以免在機場浪費時間,如果早到了,也盡量會找一些方式排解無聊,也就是所謂的Kill time.
But: 但是我們發現,去新加坡機場乘坐航班的旅客,往往會盡量早的趕到機場,因為可以有更多時間享受購物、娛樂、放松、抽獎帶來的種種樂趣!所以,對旅客來說,去新加坡機場完全不是在Kill time,而是在Add time to your life!
英文的Add time不能直白的翻譯,而是含有“給你的生命增加不可忘記的美妙記憶!”。于是,一個很棒的品牌溝通策略又誕生了:
雖然OBB這個句式很簡單,但要有真知灼見,還需要做很多扎扎實實的分析工作,并時刻保持敏銳的嗅覺,才能抓住那個閃光點!
可口可樂也有一套專門“研發”Big Idea的品牌工具,叫做CCI (Core Creative Idea)。所以,不要以為Big Idea只是因為靈感閃現才得到的,牛哄哄的idea背后都有一定的“紀律性”和科學性。
但反過來,任何再牛的工具都不能保證讓你得到big idea,工具只是輔助你的思考,big idea,需要先用理性的眼光看透行業和行為本質,然后再發揮你對用戶愛恨情仇的敏銳洞察,只有這樣,BIG IDEA才會閃現在你的面前!
為你的Big Idea,加油!!
作者公眾號:張Sir說品牌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