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味」視頻,正在破圈
作者:王詩博,內容總策劃:郭楠,來源:藍鯨渾水
前不久,微博網友@韓云風雷 上傳了一段快手主播“大胃王紅姐”的吃播視頻,視頻中,“紅姐”用手抓起食物狼吞虎咽。有網友評論:為了博眼球炒人氣,什么都敢吃。
“大胃王紅姐”是快手上的一位吃播主播,在平臺上擁有 1351 萬粉絲。
在一次直播 PK 中,“紅姐”因和另一位主播雅兒連麥 PK 鬧出矛盾互嗆,被快手封禁 3 天,對于和自己 PK 的主播開出 3 天賠償 150 萬元的價格被諸多網友認為屬于訛詐。
和“大胃王紅姐”一樣,靠博人眼球的“低俗”、“土味”噱頭獲取流量,被越來越多人看見他們的“土味生活”。
不知從何時起,“土味”視頻在各視頻平臺走紅,還有不少人將這些視頻進行搬運及二次創作,喜歡這些視頻的人非常喜歡,不喜歡這類視頻的人則表示感到不適。此外,這些視頻正逐漸影響到了一部分未成年人。
1
“土味”視頻正被搬到全網
為何當代年輕人沉迷于“土味”
除了抖音、快手上的原生“土味”視頻和直播,含有“土味”的內容正在被搬運至微博、B 站,甚至全網,除了搬運視頻,還有針對這些視頻所做的二次創作。
“giao 哥”和“郭老師”入駐抖音和微博后,都獲得了上百萬粉絲;有網友將“giao 哥”的經典視頻做成合集上傳到 B 站上,還有網友將“郭老師”的放屁聲音做成集錦,都獲得了數十萬播放量,相關鬼畜視頻的播放量甚至超過百萬。
從最初的“社會搖”爆火,迅速成長起來的各個短視頻平臺逐漸衍生出了不同“土味”的視頻類型。
“土味挖掘機”、“土味老爹”、“麥的垛朱尼爾”等都是微博上粉絲數較多的土味視頻搬運賬號,對土味元素再創作的年輕人也并不在少數。他們一邊精致打扮,一邊在鏡頭前模仿著原版土味視頻里走在鄉鎮街頭的紅人。
據了解,這些大多生活在一二線城市的年輕人自稱為“土家軍”,“土味挖掘機”一類的博主則是“老師”,拍攝模仿視頻后@“老師”的行為叫做“交作業”, 其中被“老師”點贊甚至轉發的則被稱作“課代表”。
打開 B 站,也會經常刷到從各個視頻平臺搬運而來的“土味”視頻,這些視頻或完全搬運,或將搬運來的視頻進行再創作,讓觀眾在感到好玩的同時也覺得具有創意。
B 站 UP 主的在創作視頻,將“郭老師”和“藥水哥”的視頻銜接在了一起
企鵝智庫 2017 年的《分水嶺》報告中指出,“于中國而言,移動互聯網最優市場主要是指我們所最熟悉的一線城市,20-35 歲的互聯網核心消費群體”。這些生活在中國相對發達地區的年輕人正是各種一線品牌的取悅對象, 他們也是互聯網上最有存在感的一代。
一群被視為最“洋氣”的年輕人,卻在夜深人靜時中毒似的刷著土味小視頻,在朋友圈中分享土味語錄、情話,“土味”視頻讓許多網友獲得了快樂。
就這樣,giao 哥、藥水哥、郭老師、老八等人都陸續“出圈”,甚至經常出現在許多年前人的聊天表情包中。
土味視頻正逐漸破圈,但“土味”并不等于低俗。
土味視頻為受眾帶去歡樂,但打著“土味”旗號發布讓人感到不適的內容,為了紅不擇手段,就成了低俗視頻。
有網友表示:“感覺越來越多主播的直播間變得越來越烏煙瘴氣”。
一些主播在直播過程及PK過程中為了過于追求“土”,常常因為言論不當或過激行為被平臺封禁。
抖音上的主播 PK
2、那些讓用戶感到“低俗”的主播們
“PK”時的過激行為、讓人不適的吃播…
“PK”時的過激行為
目前各個平臺的直播中,許多主播以 PK 刷禮物獲得收入,于是當兩位主播進行 PK 時,為了讓粉絲刷更多禮物,常常會以嘶吼的形式喊麥。
在直播過程中瘋狂“甩頭”
PK 結束后,輸了的一方需要接受懲罰。贏了的一方往往會以各種新奇的形式懲罰對方,比如讓對方臉上涂滿面粉、雞蛋,或者在臉上寫羞辱性的文字等。
各大直播平臺都有在直播中進行 PK 的功能,但部分主播往往為了獲得更多禮物和粉絲,在 PK 過程中做出“過激”行為,一些主播在PK中成為輸家后甚至在直播間飆臟話,互相謾罵,很難不誤導觀眾及觀看直播的未成年人。
教壞未成年人的博主
早在 2018 年 4 月,快手、火山小視頻等短視頻平臺曾因低俗內容等問題,被央媒和監管部門點名批評,最終被要求整改。
此前被稱為“快手一姐”的楊清檸(本名楊嚴),在 17 歲就成了孩子媽媽,孩子的父親是當時同樣未成年的男生——王樂樂(本名王嘉豪)。當時,兩人在快手上擁有 4500 多萬粉絲。
據央視報道,直播中,兩人不但多次提及未婚生子、出軌等話題,一次上孩子的直播還能收獲 280 萬次點贊,影響力非同小可。
在楊清檸懷孕之后,幾位 17、8 歲的主播也爭相宣布懷孕。
在發現早孕引來的關注度后,網上甚至還掀起爭當“全網最小媽媽”、“全村最小媽媽”的風潮,不僅觸及倫理道德觀念,傳播不正當的價值觀念,還觸碰到了法律底線。
2018 年 4 月 6 日,國家網信辦發布消息,要求“快手”、“火山小視頻”暫停有關算法推薦功能,并將“王樂樂”、“楊青檸”等違規網絡主播納入跨平臺禁播黑名單,禁止其再次注冊直播賬號。
快手也在當時立刻推出整改措施,表示加大日常審核力度,增強審核力量,加大對審核的人力物力及技術投入;進一步加強用戶引導和教育,嚴厲打擊各類以不當方式吸引眼球的行為。
除此之外,裸露打擦邊球的主播也屢禁不止。
微博@老馬八卦 曾在微博上爆料,女主播娜美繼千年大號直播露胸被封禁后,小號直播又在打擦邊球,故意穿著暴露博取眼球。
去年,和@迷人的郭老師 PK的快手主播“螳螂姐”因在直播中舞蹈屬于擦邊球,被快手封禁直播功能,“螳螂姐”在快手上叫“筱雪”,點開她的個人主頁,作品內容也都以暴露的封面博取眼球。
讓人感到不適的吃播
除了打擦邊球,一些吃播主播的內容也被不少網友感到不適。
吃播視頻原本應該是讓人看完后感到舒適或食欲打開,但許多吃播主播為了吸引用戶眼球,選擇吃黑暗料理,還有主播為了需求“震撼感”,將一份食物做成 N 份,或將食物做成巨型。
不少用戶在看到視頻后評論“感到不適”,像文章開篇提到的“大胃王紅姐”這樣的主播,在各個平臺上還有很多。
除了吃黑暗料理,不知從何時起,短視頻平臺還引起一陣“吃冰”潮流。在抖音、快手上搜索“吃冰”,會出現無數個吃冰視頻,這些視頻的作者為了追求視覺沖擊,往往大口吃冰塊,甚至將冰塊制成五顏六色的空心冰。
各式各樣大口吃冰的視頻
有網友對這種吃冰行為感到不適,也有不少未成年人效仿這種吃冰形式,上傳自己吃冰的視頻。
這些博人眼球的視頻往往獲得了很高的播放量,主播也因此獲得了不少粉絲,隨著這些主播的粉絲群體逐漸發展壯大,粉絲群體也自成一派,組成各種各樣的團體,互相謾罵攻擊,將短視頻平臺變得烏煙瘴氣。
3、當心,未成年人正在效仿
“他們很可能成為這些平臺的犧牲品”
快手、抖音等短視頻平臺之所以會出現亂象,說到底還是為了流量。
“土味”視頻受眾極廣,從三四線城市到一二線城市,喜歡看這類視頻的可能在是開挖掘機的中年人,也可能是商務樓宇中打扮時尚的都市白領。
畢竟在這個時代,能輕松一笑已經實為可貴,大家需要的就是這種簡單的快樂。
而當一些人看到了這個市場后,為了獲取更多觀眾,想盡一切辦法博眼球、博出位,一味地滿足大眾獵奇心理,接地氣過了頭,“土味”視頻就順著潮流越來越多,在“土味”中、就夾雜了不少“low”、“低俗”的視頻內容。
正是因為平臺和主播,為了吸引流量,導致整個直播行業逐漸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
此外,短視頻平臺的創作門檻低,這使得這些平臺的內容包羅萬象,五花八門。
很多博主并未受過良好的教育,所以當他們因“土味”內容在短時間內被大眾熟知后,迅速膨脹。
還有一些人在知道拍視頻、做直播就能賺錢后,也紛紛加入這個行列,為了能迅速走紅,只能依靠低俗內容或打擦邊球博取眼球獲得人氣。
根據視頻瀏覽推薦算法,一旦用戶在這些平臺上點開了這些類型的視頻,接下來就會刷到更多此類型的視頻。
而這些主播的粉絲,也會因為視頻或直播里的低俗內容,受到不良影響,這種不良風氣,已經從成年人的世界,慢慢擴散到未成年人。
如上文所說,一些未成年人正在效仿“土味”視頻,上傳自己的作品,有網友在看到未成年人上傳此類視頻后,評論表示“她還是個孩子,不要讓她眼里沒星星了”。
快手、抖音等短視頻平臺的用戶正逐漸年輕化、低齡化,當在這些平臺刷到低俗內容時,成年人或許尚有一絲辨別能力,但三觀未成形的未成年人則可能成為這些平臺的犧牲品。
并且,當一些成年人都對一些“土味”、“低俗”視頻感到不適時,可想而知未成年人看到會造成什么樣的影響。
4、拋開刻板印象,土味視頻豐富了人們的生活
“老鐵文化”,看見每一種生活方式
喜歡土味視頻的人和討厭它的人一樣多。
在這個世界上,存在即合理,大部分的時候,我們對于那些快手和抖音的社會人的評價都是帶有“偏見”的,但單憑一部分人的觀點并不能代表所有人,喜歡土味視頻的人,則將其視作多元文化的表達。
拋開對土味視頻“低俗”的刻板印象,這類視頻不僅讓大眾看見了每一種生活方式,還豐富了人們的生活:
木雕、玉石加工、懸崖采蜂蜜、創意 DIY、美食烹飪教程、減肥操形體訓練、世界各地的美麗風景、開貨車的司機、趕海視頻……這些視頻豐富了人們的生活,讓普通人也能走進大眾視野。
它給鄉村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渠道,還給日漸蕭條的實體門店更多的發展機會。
“高手在民間”,我們通過一些“土味”視頻看到了不少有獨門絕技的普通人;
木雕手藝人通過自己的視頻和直播,把在門店很難銷售出去的木雕推廣了出去…
木雕手藝人的創作視頻
以快手為例,主播和用戶間,長期通過直播互動建立起深厚信任的關系,當快手用戶喜歡上某位主播時,他們會在自己的名字后加上一個后綴:某家軍,這種獨特的社區氛圍很難被復制。
由于快手的網紅主播大多以草根為主,所以快手的“老鐵文化”,更容易形成“老鐵經濟”,粉絲們大多對那些主播們有著天然的信任,忠誠度非常高,你會發現,在快手上直播帶貨比在抖音上更容易。
所以,值得警惕的,并非土味視頻,而是部分借“土味”搞低俗的人。
本該被更多人喜愛的快手、抖音,卻因一部分用戶的“惡趣味”,被人誤解甚至厭惡。
平臺的良好發展還需要平臺、用戶、創作者的集體努力,只靠平臺對內容的監管整治是遠遠不夠的。
畢竟,造成“土味”越來越“低俗”的根本原因在于創作者及用戶,有喜歡看這類型視頻的用戶就自然有上傳這類型內容的主播,有喜歡上傳這種視頻的主播就有喜歡點擊這種視頻的受眾。
任何一家平臺,只要有想上傳低俗內容的用戶,如果沒有嚴格的審核機制,就都會滋生低俗內容的生長。
內容審核、推薦機制、把控內容尺度、引導正向創作氛圍,是平臺方不可推卸的責任。
觀眾需要輕松,但不歡迎低俗。
經授權轉載至數英,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作者公眾號:藍鯨渾水(ID: hunwatermedia)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4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