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幕后團隊UID WORKS:安踏奧運廣告這匹黑馬是這樣煉成的
訪談:Sinn Chen、梅啟立 VS 鬼鬼(imlight2015)
來源:廣告常識(adernous)
本文為「廣告常識」獨家專訪,如需轉載,請后臺留下需要授權的公眾號名字及微信號
本期訪談嘉賓,上海UID WORKS安踏奧運團隊的2位負責人。Sinn Chen,上海UID WORKS聯合創始人及安踏奧運團隊負責人。梅啟立,上海UID WORKS創意總監及安踏奧運團隊負責人。
里約奧運17天,各路品牌各顯身手,奧運實時廣告也是花樣迭出,而要說本屆奧運會,最大的廣告黑馬,我認為是安踏。
#去打破#這輪奧運實時主題戰役,以超強的視覺表現和隱喻極強的文案,某種程度上將安踏推到了一個國際水準,而鏖戰背后的正是這家視作品為生命,把作品寫進名字的廣告公司:UID WORKS上海辦公室。
如果你是設計,對這個名字一定不會陌生,這家公司的創始人是最早進駐站酷網的一批設計師。
UID WORKS對藝術潮流的敏銳,及藝術與商業的結合,在國內獨樹一幟,當你看到安踏里約奧運實時廣告中充滿的藝術張力,也就不足為奇了。
盡管2015年1月才改名UID WORKS,其實這支精銳團隊,成軍已經第11年了,為騰訊、Adidas、New Balance、天貓、豌豆莢等品牌操刀了不少令人嘆絕的案子。
今天,「廣告常識」有幸采訪了上海UIDWORKS安踏奧運團隊兩位負責人,為大家揭開安踏里約奧運實時廣告背后的一些操作規律、細節斟酌和奇聞趣事。
問=A=Adernous
答=辛=SinnChen-UID WORKS SH Co-Founder,安踏奧運Team Leader
答=梅=梅啟立-UIDWORKS SH CD,安踏奧運Team Leader
A1:“去打破”這個戰役主題是怎么想到的?預期和受眾達成怎樣的溝通?
辛: 事實上我們在接到安踏邀請前就有了“去打破”這個概念了。在我們的理解下,相比以前的奧運思維。我們需要有更貼近個人,去政治化,熱血的溝通。摒棄唯金牌至上的想法。
(安踏奧運廣告集錦)
A2:賽事預告和賽事點評是兩條貫穿始終的明線,你們內部做了怎樣的創作路線設定?
梅: 事前安踏和我們做了很多功課,規避了一些常規的奪金點,預估了十幾個看點,但是預告這種東西,若是比賽表現不好,容易變“毒奶”。這次中國軍團真的很意料之外,很多創意內容都是臨時創作的。
辛:大部分人可能沒注意到,這次的兩個主線其實是賽事內容和創意產品,我們做了7條奧運事件CG和7套對應的TEE。這些Tee在安踏天貓店隨著事件開售,現在差不多賣空了。
(T恤動畫-里約)
A3:17天大時差實時作戰,相比平時的案子,團隊工作模式上有哪些不一樣?
辛: 非常不同。事前一個月我們就開始準備了,從奧運前方來圖到修圖完成,從6小時訓練到半小時完成。3D渲染到后期動效按照編號事前準備了幾十種。字體設計的筆畫也準備了幾十套。
修圖、3D、字體這三個小團隊在發生可能事件前半小時同時開工協作完成。最后我們花了3天的時間整個團隊倒時差到里約時間。
A4:“孫楊”“呂斌”等突發爭議性事件,你們在文案和畫面上都做了及時的隱喻和明示。處理這類突發爭議性事件,你們的創作標準是怎樣的?有沒有出于保護品牌而放棄評說某些事件?
梅:我們放棄了很多,有諸多不同的考量。首先不能說空話,需要有對于事件的洞察和觀點。其次是應景,政治正確,立場鮮明。
(舉重未出街稿)
(張繼科未出街稿)
(女足未出街稿)
A5:你們的配圖,有靜圖也有動圖,配圖的選擇是怎樣界定的?
辛:看時間,很多事件瞬發其實沒有意義,比賽很多在半夜,有些我們選擇等大家醒來后發。也看事件本身大不大。
(女排決賽)
(博爾特100米奪冠)
(男籃未出街稿)
A6:團隊內部最喜歡的是哪個稿子?最出乎意料的稿子又是哪個?
梅:非得要說喜歡的話,每一個作品我們都喜歡,哈哈。僅說設計投入上,T恤動畫龍浮現,獒,問鼎的CG呼聲較高,可惜大部分人都沒看到。
(T恤動畫-龍浮現)
(T恤動畫-獒)
出乎意料算呂斌拳擊誤判那條,我們在war room里爭執了很久,事實也證明了民族情懷的共鳴,也讓這條掀起了一波高潮。
(呂斌事件)
A7:“拳頭能解決的問題,別不用權力”是不少人提及的金句,能否就這則廣告的誕生過程,說說這次奧運實時廣告,你們內部和甲方各角色間的配合?
辛:后半句少了“請”,這個字可是點睛之筆,哈哈。上面說過其實每條內容的背后都有無數的激烈的討論,事件social內容貴在火候的把握。事件排期和media拓展由新浪和網邁的同學負責。Copy是由我們和甲方共同協作,所有創意內容均為我們產出。
A8:當眾多品牌加入到賽事點評大潮中,很多品牌的調性開始趨同,你們是如何兼顧安踏的品牌個性的?
辛:這次奧運其實折射的是整個的廣告大環境,很多大品牌趨于保守,只求做對不求做好,有些品牌只是為了熱點而熱點,生拉硬拽。安踏是個民族品牌,做的有國人血氣,制作精良不跑調,我覺得就夠了。當然做起來也不容易,缺不了甲方的信任。
A9:賽事預告的稿子,轉發在個位數,而賽事點評的稿子,在三位甚至四位數,為什么差距那么大?創作中把哪些因素考慮進去,稿子的傳播會遠一些?
梅:還是內容的互動性吧,預告內容類似垃圾短信,得知消息即可,沒互動量很正常,后面的賽事才是重點。至于傳播能否去遠方?哈哈,資訊要得到共鳴,話題留點空間讓觀眾參與參與……
(體操男隊賽事預告)
(體操男隊賽事點評)
A10:奧運實時廣告中,有一個聲音是在質疑很多品牌侵權使用素材。安踏作為中國奧委會合作伙伴,對創作中素材的使用,他們給了你們哪些具體的原則?
梅:我們也是有限制的,例如不能使用原始的賽場圖片,照片中不能出現奧運logo,不能出現非贊助運動員的臉。可能相對其他品牌稍微少一點。
A11:除了Adidas、NEW BALANCE,你們還給騰訊、天貓、豌豆莢這些品牌做過不少好案子,行事比作品低調太多的你們,能否自我爆料下UIDWORKS是一家怎樣的廣告公司?假如UIDWORKS找人,你們會從哪些點去判斷對方是否適合?
辛:哈哈。悶聲發大財嗎?UIDWORKS其實很free style,服務的客戶以未來趨勢和創作空間為考量。結構相比其他廣告公司更加扁平化,這樣每個人都能發揮最大才能。我們有上海和北京兩個辦公室,北京以新娛樂,游戲為主,上海以時尚運動品牌為主。用人沒什么具體要求,有才氣,會玩兒就行。想來一起玩,簡歷和作品發射至sinn.chen@uidworks.com
近期文章:
《你可以不認同,但請不要輕視一個廣告人為創意搏上一切的踐行態度》
《干了這100碗泰國廣告,我想去泰國掃貨》
《品牌集體借勢里約奧運閉幕式,安踏一張長圖搶走風頭》
公號:廣告常識 微信號:adernous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