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學 “深大盒子” 招生刷屏事件,引發的中國高校反思
原標題:《一個“深大盒子”引發的中國高校反思》
數英網用戶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系本人
Part1 現象思考之“我們”
每當錄取狀態塵埃落定,學生和家長們就開始陷入有些漫長又焦灼的等待。當然,邁入大學的第一道門從收取錄取通知書開始。即使他們往往以這樣的面貌呈現。
臨近招生季,為了吸引更優質的生源,不少大學也紛紛出招,諸如清華這樣的高校也不免俗,推出過招生宣傳片。
清華宣傳片
該片由一個清華學子統領,貫穿主線,著重向我們介紹了清華的人文底蘊、學術氛圍、師資力量等硬實力。然而,清華雖好,卻總覺得這個片子少了點什么。
Part2 現象思考之“他們”
反觀國外的高校,耶魯大學的招生宣傳片《我為什么選擇耶魯》,出動了100名現在就讀于耶魯學院的本科生,并且親自操刀設計,載歌載舞的介紹了學校的生活和學習環境。以獨特的視角來闡述我們選擇耶魯的原因,直觀質樸,卻能觸動人心。
耶魯大學招生宣傳片
如果你覺得只有像耶魯這樣的高校才能玩好創意,那你就錯了。好的玩法不局限于任何形式。一個名叫La Canasta籃球學校,他們的宣傳單張是這樣的,上面一部分是圖畫解析,教你將此張單頁窩成一個小“籃球”,站在六步之外投向垃圾桶。
下面一部分則是詼諧的招生語錄:如果你沒投中,證明你需要好好學習啦;如果你投中了,證明你很有天賦,歡迎來學習哦。巧妙的告知,真是不管什么樣都群體都是它的招生對象了。
對比國外學校有趣的宣傳手法,國內高校中庸的宣傳方式及招生物料,就顯得太平淡。
Part3 網絡時代 變則通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輿論環境、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的深刻變化,給宣傳推廣的創新帶來了無盡可能。廣告滲透的領域更加寬廣,更加沒有邊界。我黨的第一支TVC,讓我們看到了一道曙光。所以,完全不用太悲觀,現有的模式已逐漸被打破,未來充滿無限可能。
中共宣傳片
Part4 故事的由來
一直以思想自由與開放聞名國內的深圳大學,身先士卒,從招生宣傳開始,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高校。
想必很多人對于8月5日“深大盒子”刷屏事件有所耳聞,一篇“請收下深大錄取通知書,開啟你的大學時“袋””的文章,在短短3小時內突破10萬流量,24小時內飆升至54萬+,全網媒體報導點擊過1000萬+,火爆程度令人側目。
我們對本次事件進行了一次深度挖掘,才發現,“深大盒子”只是整個招生方案中小小的一環。活動方案的主要策劃者——蜂巢創意體,從一開始4月份的前期溝通,到提案、反復修整、再溝通再修整直至爆發,經歷了差不多4個月的時間。
Part5 一個爆屏的招生方案是怎樣煉成的
以下是通過與他們的溝通交流,我了解到的方案全過程。
當我們開始重新思考招生這個事情,發現以下幾個問題:
1、由于我國特定的教育環境,多數高校的招生推廣的方式趨向于雷同;
2、互聯網時代高校的招生推廣的方式并沒有相應更新;
3、考生希望了解未來自己要報考的大學,但渴望更多的了解,而不只是文字和圖片上所呈現的那些。
并且我們發現,一個新手從高考到錄取再到報到,是一系列的過程。所以其實招生工作并不是在發放完手冊后就完事的,而是可以把招生推廣宣傳做為一個長線傳播來規劃的。
基于以上思考,這次招生推廣任務的關鍵詞就是:突破!我們針對性地做了以下創意解決方案,并且,結合95后的特性,將本次方案主題定為“BE YOURSELF”,提倡尊重個性、自由開放的精神特質。
1、招生畫冊:
今年的畫冊著力加強了方便新生閱讀時的功能性(信息層級區分 - 大小本的概念),新生閱讀時會更加一目了然。
2、線上陣地:
同時我們做了一個移動端的全息深大平臺(畫冊內容的線上版+全景)——因為對95后來說,手機已經成為其身體與精神的一個重要器官。新生尚未到校,就可以一覽無余的觀賞深大全景,了解深大概況。既增強了新生的歸屬感,對于深大,也起到一個良好的宣傳作用。
掃描二維碼,觀看“全息深大”H5
(數英網 App 用戶需點擊放大二維碼后,長按識別)
3、前期鋪墊:
點擊查看案例:萬萬沒想到,日理萬機的深圳大學校長也追高考熱點?
我們的系列H5:針對高三學生從備戰高考到錄取入學的幾個重要節點推出創意互動 —— 為后續創意預熱,同時不斷為移動端的全息深大平臺引流。如果在H5的互動中接到深大校長來電,對還在奮戰中的高三黨們有一些鼓勵和暗示效果,也顯示了深大友好熱情的迎新態度。而我們曾經的大學生活也正是在畢業招生季之交推出,能夠激發廣大學子的共鳴。
掃描二維碼,觀看“深大校長的來電”H5
(數英網 App 用戶需點擊放大二維碼后,長按識別)
掃描二維碼,觀看“致我們曾經的大學生活”H5
(數英網 App 用戶需點擊放大二維碼后,長按識別)
4、深大盒子:
通知書,不管是對于學生,還是學校這次的全案宣傳來講,都是最后一個塵埃落定的重要節點。深大的通知書最近幾年都是用著同一個版本,我們今年希望改變這個學校第一次送給新生的禮物(通知書)。我們用了盒子這個概念——首先,收到一個未知的盒子,就像收到一份禮物,本身會充滿驚喜。其次,新生步入大學時,用阿甘正傳這句經典臺詞形容他們的感受正合適:“生活就像一顆盒子里的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么味道。”相信看到這句話的所有人,都會有共鳴。
深大盒子
盒子和錄取通知書
選擇為新生設計一套明信片和地圖,是考慮到深大面積廣闊,高樓林立,荔林成蔭的特點。新生剛剛入校,人生地疏,有一份地圖,報到則便捷了很多。一套明信片更是平添了幾分文藝感,同學們可以將其收藏起來或者寄給遠方的朋友,由此讓新生感受到深大無處不在的人文關懷。
明信片和手繪地圖
一張時尚美觀的行李貼紙不僅具有裝飾功能,更重要的是,印上姓名及電話號碼等信息,可以有效防止新生丟失行李,迅速找回。
新生報到服則很好的區分了大一新生和其他人,參與報到工作的老師、同學們可以一眼識別,既減輕了他們的工作量,也增強了新生剛踏入校園的歸屬感。
行李貼紙和新生報到服
新生報到往往都會有很多資料,如果不統一規整起來,容易丟失,一個收納所有資料的文件袋很有必要。我們同樣在上面留有姓名、聯系方式等信息,方便新生丟失找回。同時,花一些小心思,一句文案足以表達我們的想法,希望新生們能夠感受到深大的貼心。
文件袋
與眾不同的快遞袋,從一開始,就可以營造滿滿的驚喜感,無論是“BE YOURSELF”還是一句開啟你的大學時“袋”,都足以觸動到即將步入大學那根興奮的神經。
快遞袋
在這個全案中,我們希望做得更有溫度,所以盒子所有物料的設計,文案的設計,都帶了很多的人文態度。我們希望用“深大盒子”的爆發,收尾這一整個宣傳全案。結果證明,我們也做到了。
Part6 蜂巢觀點
在社會各界為此次“深大盒子”事件喝彩的同時,也應有來自創意行業人士的深思。誠然,“深大盒子”的成功,除去好的idea之外,還取決于供需雙方的高度共識,也離不開平臺與資源的支持。但如何尋找破局點,突破桎梏,讓想法不再僅僅停留于腦海,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創新,讓“創意”造福于大眾,才是創意行業應該為之奮斗的目標,也是深圳這座“創意之都”無畏前行的源動力。
正如蜂巢人所說的那樣:“作為文創人我們希望通過這次的事件能推動中國高校招生推廣及中國高校品牌形象更進一步”。希望不久的將來,期待出現更多的“深大盒子”,更多的“蜂巢創意體”,讓我們看到更多充滿驚喜的創意作品。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