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交流時喜歡給人發微信語音的,請你務必看看這篇!
謹慎選擇工作交流模式
如果你看過 Discovery 的紀錄片《微信改變中國》,應該對其中介紹語音功能的鏡頭有印象。
來源: JZplus(ID:jzcs0320)
是的,微信語音消息開發的初衷,就是為了彌補中文輸入緩慢的缺陷。它確實讓信息發送者方便了不少,甚至讓熟人之間親密感提升。不過在職場工作中,它卻未必是一個好的選擇,常常使用語音消息,甚至很可能被認為是一種很自私的表現。
壹|你浪費了對方的寶貴時間
中文文字輸入緩慢,但表達效率極高,正如中英文的圖書,中譯本總是更薄一些一樣。
所以同樣的一段微信信息,你輸入文字的時間較長,但對方理解的速度更快;你錄入語音的時間較短,但對方的理解時間大幅增加——于是你為了自己的便利,浪費了對方寶貴的時間。
“方便自己麻煩別人”是語音消息的事實,無論你的上級還是同事,都不太會喜歡和這樣自私的人共事。
其次,現在辦公室里,很多職員是使用微信桌面版工作的。要知道大多數公司里的標配電腦并不設置功放,在電腦中收到微信消息后,語音無法點擊收聽。其實哪怕有功放功能,職場人也不愿意點擊功放,因為語音內容無法預判,直接播放這既干擾他人又暴露隱私。
于是理所當然,我必須拿出手機→解鎖屏幕→等待微信加載完新的對話→找到你的對話框→點擊語音→拿起手機收聽……
可見這會給他人帶來多大的麻煩。
貳|語音消息的正式性不足
當你張嘴時,你總有一些口語習慣會不假思索地帶入。你或許明明在談論一件重要的公事,需要簡潔高效地傳達,但是口語往往會導致同樣的內容用更長的時間才能說完。
而且使用語音,就不如文字輸入有足夠的時間推敲,一些措辭的失誤或者表達的不暢甚至可能造成誤解。雖然微信擁有撤回的功能,但是「撤回」在工作交流尤其面對客戶時,恐怕是一項更沒有禮貌的操作。
叁|語音消息無法復制轉發
語音消息是無法被轉發的,因為微信認為語音屬于私人而非工作范疇,不應讓第二個人閱讀。
但是在職場上,首先很多微信消息可能需要在本地備份。比如他人交代給我的一些重要工作,我最好能原封不動地復制黏貼到文檔中,之后再做整理避免遺漏。那么尤其在電腦版微信上,我們可以直接用鼠標復制到文字信息,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其次,很多微信交流內容并不一定只和兩人有關,就像大多數工作郵件都會牽涉到抄送一樣。有時候1)我們需要把文字內容轉達給第二個人 2)我們需要把兩人直接對話作為某種佐證。
那么無論是逐條轉發還是長按后的合并轉發,都需要以文字內容為前提。語音消息在這種情況下就造成了無法回避的嚴重障礙。
肆|語音消息難以回溯查找
如果有人給你發了連續一屏幕的語音工作內容,當你想回溯收聽加強印象時候你就懵逼了。
這些語音緊緊排列在一起,你1)無法搞清你需要的某一段信息在哪里 2)它們已經無法自動連續播放 3)無論哪一段你都得從頭開始聽 4)以后想通過微信搜索這些信息你根本找不到。
伍|語音消息播放機制有缺陷
雖然語音可以做到未讀紅點連續播放,但是在連續播放時,如果一條新語音收到它卻無法繼續播放。于是你不得不把手機從耳邊移開,重新點擊。倘若職場上大量發送語音消息,這種操作就會反復牽涉,令人心生不快。
加之語音消息極易中斷,無論是電話接入還是臨時切換其他窗口。甚至它無法像音樂那樣,在退出聊天窗口回到好友列表時繼續播放。
在職場上經常使用語音消息的人,關鍵是缺乏“換位思考”的能力,他們很難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對他人會造成如上這些麻煩。而這一類,自然也做不好用戶體驗,在公關、文案、營銷、人力崗上一般也不會有什么優秀的表現。
你有遇到過這樣的同事嗎?或者對此有更多想法,可以在底下的評論區留言。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8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