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破億播放!《央視失誤集錦》第三季幕后全揭秘!
7月22日,《央視直播失誤集錦》第三季正式全網發布。
發布僅10分鐘,相關話題閱讀量暴增至10萬次,僅僅不到10小時便輕松突破3000萬次閱讀量,不到24小時,話題閱讀量突破1.1億次。
其中,微博端綜合視頻播放量破4000萬、騰訊視頻端綜合播放量破3000萬、A站播放量破29.4萬…又一次意料之中地病毒似地在各類社交平臺瘋狂轉發。
新聞傳播學研作為微信端受權發布的平臺,第一時間為大家來呈現第三季的精彩畫面并獨家揭秘幕后制作全過程。
來源:新聞傳播學研(ID:xwcbxy)
作者:蔡一鳴
編輯:Kate
《央視直播失誤集錦》第三季
《央視直播失誤集錦》系列是由微博網友@世界停止喧囂 發起的,搜羅央視直播技術失誤和主播口誤的系列短視頻。從2014年推出第一季以來,在互聯網上深受大家的喜愛。不少觀眾都被主播平日里一板一眼,出錯后呆萌可愛的形象戳中了笑點。
作為《央視直播失誤集錦》系列的發起人,馮楷說,自己做失誤集錦純屬業余愛好,無任何針對央視的吹毛求疵。
@世界停止喧囂:
2014年初,我制作的《央視直播失誤集錦》,欲以一種幽默的剪輯表達方式來引起社會關于傳媒工作者工作狀態的關注。一周內單條微博轉發量超過15萬,視頻登上各大網站首頁,安徽衛視、廣東衛視等近十家省級媒體紛紛報道。
2015年初,我在一定的素材基礎上,豐富包裝形態,推出了第二季,視頻再次火爆網絡,相關話題于2015年1月27日一躍成為百度搜索風云榜第二名,優酷后臺統計數據顯示半年內互聯網點擊量超5000萬,引發了社會的輿論探討。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傳媒大學網絡視頻研究中心公眾號“知著網”曾發布過兩篇文章對我第二季視頻從傳播制作角度進行了深入分析。
2016年初,我憑該視頻獲得“手機里的中國”2015中國記憶新媒體視頻評選年度最具人氣獎的榮譽,成為該項評選活動全國唯一獲獎的高中生。
據主創團隊 馮楷(@世界停止喧囂) 、馬曉天(@曉天瘋了)、胡昀(@Sean謙)以及蔡一鳴(@Chilon-Eric)介紹,為了準備這次的第三季失誤集錦,他們提早大半年就制定出明確的分工計劃、建立微信工作群,并定期進行交流。按照分工,馮楷作為第一、二季的原創作者,繼續負責主持構思、剪輯和字幕工作,馬曉天擔負起片頭、片尾和后期效果的重擔,胡昀負責第一輪的素材搜集和篩查,蔡一鳴對素材進行二次篩查并進行補漏。
由于央視的各檔新聞類節目繁雜,且主播失誤具有瞬間性、突發性、不集中等特點,所以在海量的新聞素材中搜羅可供使用的“笑料”,成為了擺在主創團隊面前最大的一道難題。在素材的前期搜集和后期補充過程中,難度最大的地方就在于很多期新聞節目出錯后,CCTV官網都會將其失誤進行處理,所以搜集起來特別困難。
特別是《新聞聯播》主播失誤后,央視都會進行補錄或者替換,想要找到當天失誤視頻難度更大。
為了使搜集工作高效有序,主創團隊確立了三不用原則:
1. 不使用不利于和諧統一的失誤畫面;
2. 確保第三季素材同前兩季無重復;
3. 在整理失誤的同時要保證有“包袱”,有“笑果”,盡量做到素材之間有聯系,有銜接,不會產生過大的跳躍感。
主創馮楷在剪輯前期為此做了精心準備。
他將每個段落的剪輯點和分鏡頭的預設都提前歸納進行系統整理,并結合后期新增添的素材進行隨時的調整。為了達到笑點的最大化,馮楷根據包袱的不同特點,精心設計字幕風格和音效著力點,并延續了前兩季的字幕、音樂制作風格。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適應互聯網短視頻快節奏的剪輯方式,這一季的剪輯速度明顯加快,就是著力于在短時間內頻繁甩出包含笑點的包袱。
有網友調侃到:“做出這樣視頻的人,一定看過上萬期的《新聞聯播》”。
沒錯,在海量的新聞素材中搜集失誤點,是最費時費力的一項工作。
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看”,無休止地看新聞。不僅要盯住新聞內容看,更要以電視人的眼光,關注攝像、燈光、導播等各技術工種的失誤。在此之前,我們曾想要搜集一些技術性的錯誤案例編入我們的集錦當中,使圈內的電視工作者也能學習受益,可經過小范圍的測試后,發現由于普通觀眾缺乏關于電視的基本常識,大都不理解技術失誤的深層含義,教育意義失去了,也達不到應有的“笑果”,索性就未將這些收錄,而只保留導播失誤的相關范例。
2012年12月10日《新聞30分》主播長嘯上方燈光故障
2015年6月3日《新聞直播間》出現技術故障
我們從近五年(主要是2014-2016期間)的新聞素材中,歸納總結出68份適用于第三季的剪輯素材。
在后期的剪輯中,由于時長和播出效果等因素的影響,刪去了其中的部分素材,保留了58份素材進行最終的合成渲染。在后期剪輯的同時,主創團隊也不忘及時跟進新近的失誤,在臨近最終合成的7月21日晚上,最終又臨時增添了新聞聯播的兩份素材,團隊為確保時效性也是蠻拼的。
視頻中“搓不開紙”的央視主播文靜微博轉發回應:
主創馬曉天在設計片頭片尾上,融合央視新聞的常規鏡面,并配上“滑稽臉”,意料之余增添新意。在片尾的落幅處理上,也盡量遵循央視新聞的播出喜好,用藍色地球為結尾,尊重原始畫風。
在片頭之前,還增添了一段“導語”,主創蔡一鳴在整合新聞頻道歷年春節特別節目時發現,2015年上午時段《一年又一年》開場,主持人歐陽夏丹和朱廣權臨時發揮,即興就2015年初火遍網絡的《央視直播失誤集錦第二季》進行調侃,自黑了一把。經過主創們的商討之后,決定讓兩位主播“夢想成真”,分分鐘放在了最靠前的“頭條處”。
片頭前的央視男主播朱廣權微博回應道:
《央視直播失誤集錦第三季片頭》
《央視直播失誤集錦第三季片尾》
主創胡昀同樣也是央視新聞的熱心觀眾,身為教師的他,雖然職業上同電視接觸不大,但生活中卻擁有一顆關注電視的心。在他的微博中,十條有八條是有關電視節目的搜集和評論。每當重大時政新聞發布,他都會將央視各欄目主播播報時政新聞的畫面做成集錦,發布在網上,以“比一比”的形式,供電視和播音愛好者研究學習。
主創團隊作為常年關注、研究央視新聞的熱心觀眾,自然是抱有一顆善意的心來“找茬糾錯”,絕無惡意。
電視工作者,特別是新聞直播節目,直播過程中出錯在所難免,主播又做為節目播出環節最后的一道關口,稍有偏差就會釀成播出事故。還好,在三季中均未收錄到重大播出事故,也僅僅是一些匪夷所思和啼笑皆非的口誤而已,博君一笑,無傷大雅。
只要大家能夠在炎熱的夏天對著原本“嚴肅刻板”的新聞,會心一笑,感到幸福,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
網友們都對我們第三季“收官之作”略有遺憾,第三季作為完結季笑點紛呈,精彩頗多,全程高能,不可不看。同時我們也要對陰謀論者澄清一下,在第一第二季的創作后,央視方面并沒有給主創團隊任何壓力,相反,很多主播都通過各種渠道表示了對失誤集錦系列的肯定。作為常年關注他們的熱心觀眾,出發點也絕對是善意的。
我們之所以完結第三季,一方面是由于該類題材已經有一定的成熟度,可以適當轉向其他類型的創作;另一方面,也是困窘于央視直播出錯率逐年下降,想要從本就不多的失誤素材中,找到適合調侃并收集成笑料更是難上加難,這對日后創作出比肩前三季的優秀作品挑戰和壓力更為巨大。
當然,未被第三季失誤集錦選中的央視新聞頻道主播徐卓陽,也在微博中表露了自己淡淡的憂桑……:
回顧·《央視直播失誤集錦》第二季
回顧·《央視直播失誤集錦》第一季
小伙伴們,你覺得最搞笑的部分是哪里?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