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都有那么一只春晚開場大片讓人又期待又厭煩,那么今年的又是怎么樣的呢?聽說今年的整個制作團隊日夜輾轉200000多公里,拍攝14個(囊括海陸空)國內外場景。100多人的制作團隊,1000多位群演,歷經9個城市,37個不眠夜……每一程、每一刻,大家都在尋找和捕捉心中的那抹“紅”。
來源:央視公益傳播(微信公眾賬號:cctvgygg)
2014年《春晚是什么》
2014年馬年央視春晚,馮小剛導演的《春晚是什么》,作為春晚的前奏曲,在除夕當晚八點播放。馮氏“吐槽”春晚,令人眼前一亮,贏得了群眾一致好評。由此,也開創了央視春晚開場大片的習俗。
春晚是什么?
有人說“春晚是團圓,是舌尖上的中國”
有人說“春晚是貼春聯,放鞭炮”
有人說“我從來不看春晚,俗氣”
還有人說”春晚是想你的365天”
2015年《春節序曲》
嗖嗖嗖,時間又來到2015年羊年春晚,繼承馮導的春晚開場宣導片習俗,羊年的開場宣導片《春節序曲》給全國觀眾展現了祖國遼闊的雪原大地,秀美的山川河流,璀璨的天空星河...
2016年《紅》制作花絮
2016年猴年央視春晚宣導片,經央視春晚劇組對多家頂級創意代理公司的創意方案篩選,琥珀傳播所提供的《紅》創意最終被春晚劇組選中,并投入制作。
《紅》作為春晚的前奏序曲,將會在除夕當晚八點進行播放,《紅》播放完畢后,即刻進入春晚現場。而在此之前,《紅》的精簡版也會在央視各套輪番播出。
找回一種色彩
紅,是中國人過年時,必不可少的一抹色彩。但是,它明明存在,卻常常被忽略,它,從未被銘記,卻總是深藏于心。它,是期待,是祝福,是味道;它,是傳承,是思念,是歸程;它,其實就是我們心里故鄉的顏色。
捕捉一路精彩
拍攝周期,整個制作團隊日夜輾轉200000多公里,拍攝14個(囊括海陸空)國內外場景。100多人的制作團隊,1000多位群演,歷經9個城市,37個不眠夜……每一程、每一刻,大家都在尋找和捕捉心中的那抹色彩。
凌晨機艙,通宵的拍攝讓眾人疲憊不堪,但整個制作團隊為了更好的鏡頭效果,依然在用心地打磨著每個細節。
英國唐人街,舞龍舞獅的鏡頭對群演的配合與動作都有很高的要求,幸運的是,100多名外籍群演在緊張的調度中,井然有序地完成了拍攝。
藏身每個鏡頭后面的攝影師們,都保持著最嚴謹的姿態,怕錯失了任何一個精彩的鏡頭。
金牌攝影師分工拍攝(簡立威、張洪斌、梁忠強、劉世尚)
拍攝中,沒有階層,只有合作,導演會在拍攝中鼓起腮幫子吹哨子,只為引導小演員的真實表情。
觀池監制也親自上船,賣力拉起繩索幫忙固定鏡頭。
而琥珀傳播CEO Amber為了視覺效果,也在現場為鏡頭前的演員充當起了人肉鼓風機。
不止制作團隊,1000多名群演的真情演繹,也讓精彩瞬間閃個不停。內蒙古阿爾山軍區,軍人們在鏡頭前靜候待命,小雪在馬背上落下的那層薄薄的雪,感動了在場的每一位。
俄羅斯的留學生,為了讓鏡頭更真實,堅持真吃辣椒,辣到幾度崩潰,讓人心疼不已。
陜西西安古城墻上,最小的群演,被這群有“完美強迫癥”的制作團隊折磨到“放肆”大哭。
除卻人的元素,《紅》制作組在道具的選用上,也用心十足。為避免出現往年符號化的視覺元素,他們堅持利用傳統元素的基礎上,選用新穎道具,營造陌生感帶來的視覺吸引。唐人街的場景拍攝中,孩子嘴里吹的,就是凝聚中國傳統元素的泥哨,上面的每一個有色塊和線條,都是導演在考證后,自己一筆一劃涂抹上去的。
在廣州的拍攝中,不僅所選場景是真實的制獅工坊,鏡頭前的師傅們都是專業的制獅師傅,而場景中出現的所有獅子,也都是這些師傅一竹一篾親手所制,絕對的真實。
收獲 一份出彩
《紅》篇最終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圓滿殺青。在2016來臨之際,在春節前的最后一個夜晚,我們期待與您相約,除夕當晚八點整,一同感受這種色彩,共同見證,屬于春晚前的精彩!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5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