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言經典永相伴”
——打開MUJI BOOKS官網,一句毫不吸引眼球的Slogan映入眼簾,讓人連琢磨都懶得再琢磨。
沒辦法,這就是性冷淡、極簡、干凈、浮華褪盡的無印良品旗下的MUJI BOOKS。它存在感很低,通常只待在某幾家無印良品店的一角,卻在實體書店凋零無幾的當下,存活了下來。
一、四散在店鋪的MUJI BOOKS,不賣暢銷書
MUJI BOOKS是無印良品的其中一個服務板塊,它并非單純意義上的獨立書店,而是將自己定位為“生活商品與書店的綜合體”。
圖片來源:第一財經網站
目前,無印良品(指日本品牌,非北京的無印良品)在中國內地的275家實體店中,僅有6家門店設有MUJI BOOKS區域,提供書籍販賣服務,而位于上海淮海中路的旗艦店,則是MUJI BOOKS在國內的首個坐落之處。
雖然MUJI BOOKS在店內有固定的陳列區域,但其實顧客從踏進無印良品的一刻起,身邊就環繞著傳遞生活美學的中外書籍,原因在于,一部分書籍并沒有和店內的其他商品完全區隔開,而是根據不同的主題,陪伴在這些商品旁邊。
例如,在服裝販售區,工作人員就會特意將有關服裝類的書籍環繞在棉麻衣物的周圍陳列展示。
圖片來源:《MUJI在中國開了一家什么樣的書店?》顏悅著
更加常見的,是這些四處分散在店鋪里的書籍。
它們在貨架上、碗碟旁,甚至MUJI BOOKS的收銀臺背景墻,都是用書籍裝飾而成的。或許當你挑選完自己心儀的衣物鞋履、家居用品、文具筆記等雜貨小物后,說不定也會被旁邊的書本勾起好奇心。
圖片來源:太倉OBA讀書會
圖片來源:第一財經網站
在MUJI BOOKS,你很難找到市面上賣得紅火的暢銷書。
它不設立暢銷書柜臺,也不似平常書店一般按文學、生物、教育等書籍種類劃分,而是有自己的分類原則:“衣、食、住、行、育、樂”。每一本書,都是無印良品極簡、環保、美好生活方式的詮釋。
二、手寫黑板報,送你今日的金玉良言
在這片精神角落,店員們也有自己小小的堅持。
為MUJI BOOKS專有的這塊小黑板上,會不定時更新“今日的金玉良言”專題活動。店員們會輪班推薦一本書,并將書中動人的句子摘抄下來,有繪畫才能的小伙伴,還會即興發揮配上粉筆畫。
在數字化時代,這些“黑板報”可謂彌足珍貴,下面挑選出20則供大家慢慢欣賞。
1
因為不知穿什么好,
多數時候我都穿棉布白襯衫和牛仔褲。
既方便畫畫,
還能趴在地板上擦地。
——《佐野洋子》 [日]佐野洋子 著 王玥 譯
2
我最享受讀書的時候,
是我無意識地讀書的時候。
——《為生命而閱讀》[美]威爾·施瓦爾貝 著 孫鶴 譯
3
暫停原本的生活軌跡
用半年或一年來下廚房
經歷一段美食GapYear
——《山川與湖海》Pan小月 Jackie 著
4
我們只能不斷地從懸崖上跳出,
在往下掉的過程中,
鍛煉出一雙翅膀來。
——《如果這都不算好,什么算?》[美]庫爾特?馮尼古特 著宴向陽 譯
5
生活這條路啊,
只要一步一步地走,就好了。
但我的腳是不是多了點......
——《我可以咬一口嗎》[美]莉茲·克里莫 著周高逸 譯
6
收納決定家的整潔
功能決定家的舒適
顏值決定家的美觀
愛是家的永恒母題
——《小家,越住越大》逯薇 著 繪
7
即便微不足道的物事,
也不會出現第二次,
因此這世上的東西都是無價的珍寶。
——《人與物3 小津安二郎》
8
培養閱讀的習慣
能夠為你筑造一座避難所,
讓你逃脫幾乎人世間的所有悲哀。
——《閱讀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英]毛姆 著羅長利 譯
9
爸爸牽著狗,媽媽拉著小女孩的手,
背影上灑著夕陽橘色的光。
這座巨大的都市里住著兩千萬人,
有兩千萬中活法,
但幸福往往都是那么相似。
——《多肉美栽:來自多肉星球的禮物》 韓也豪 許安 著文靜 繪
10
采用天然的材料,
對生產過程進行檢查減少無謂的加工,
盡可能選用最簡樸的包裝
作為對過剩消費社會的一種反抗。
——《田中一光自傳》 [日]田中一光 著;朱悅瑋 譯
11
因為手寫是最簡單的快樂。
其實,最簡單的快樂,
一支筆,一張紙就夠了。
——《無所畏》馮唐 著
12
一般來說,
當事人永遠也不可能知道,
自己在某個方面的才能。
當這種才能展露出來的時候,
他能知道的只有一點
——做起來特別地簡單。
——《推拿》 畢飛宇 著
13
這個世界本來就如茶一樣
處處需要慢慢品,
能品得到,世界才能為你所有,
品到的內容越多,你的財富越多。
——《一個人也要好好吃飯》崔文僮 著/攝
14
閱讀舊書信的快樂之一
是知道它們已經無須回復。
——《高山上的小郵局》 [西]安赫萊斯·多尼亞特 著 蔡學娣 譯
15
一本打開的書
是一個說話的大腦;
一本合上的書
是一個在等待的朋友;
一本遺忘的書
是一個寬恕的靈魂;
一本被毀滅的書
是一顆哭泣的心。
——《高山上的小郵局》[西班牙]安赫萊斯·多尼亞特 著 蔡學娣 譯
16
哇!這些落葉都是你掃的嗎?
我還把垃圾都扔了。
等等,你把垃圾扔哪兒了?
就藏在葉子下面。
——《一見你就好心情》[美 ] 莉茲·克里莫 著 周高逸 譯
17
當我們將世界幾乎走遍,
才發現一輩子的奔走,
仍沒走出那個
童年和少年的小鎮
——《日子瘋長》龔曙光 著
18
春天常常思念的那人
如今在秋風的涼里
也時時地想起來了
當初羞于啟齒的話語
今日也不必說了
從頭至尾
什么事也沒有發生
無端的落下眼淚
——《我的身體早已落葉紛飛》海桑 著
19
人生
是一個揉面團做面包
看著面包在烤箱里鼓起來
然后一口一口吃掉的過程,
充滿期待的快樂的過程。
面包沒有了,
但因為忙碌、等待
和美味而生的快樂感覺
會永遠留在記憶里。
——《甜月亮》陶立夏 著
20
只管生存下去,
生存本身就有巨大的喜悅和幸福。
——《一根稻草的革命》[日] 福岡正信 著
三、用另一種方式,讓書活下去
逛MUJI BOOKS和逛書店,是兩種不同的體驗感。
無論是獨立書店、小眾書店、外語書店、誠品書店或者最經典的新華書店,漫天的書充斥在整個空間里,總會給人一種壓迫感。而在無印良品,書只是偌大店鋪中的小小一角,是輔佐,是裝點。
書籍星星點點遍布在店內的各個區域,是給雜貨的錦上添花,也是給顧客的意外之喜。
這個精神角落只是悄悄地佇立在那里,不喧嘩,自有聲。
所以,逛MUJI BOOKS,其實就是在逛MUJI。
雜貨、棉麻給顧客帶來安逸享受的感覺,沖淡了圖書給人的嚴肅和緊張,反倒吸引在無印良品餐廳吃飽喝足的文藝青年們,給自己的靈魂加點餐。
圖片來源:《MUJI在中國開了一家什么樣的書店?》顏悅著
MUJI BOOKS賣書的方式,也和書店不同。
文章開頭提到過,MUJI BOOKS不按傳統法則分類。它將圖書分為“衣、食、住、行、育、樂”六大主題,例如“衣”針對服裝衣物,“育”則是兒童書籍,“樂”展柜最豐富,進口書比例相對較高。在每個主題下,都附有幾句文案加以闡釋核心概念。
「衣 - 心情舒暢的衣裝」
春之棉,夏之麻,
冬之羊毛。
為您揭秘衣裝詩人心情舒暢的真諦。
「食 - 本真的食物更肥美」
香噴噴的 、鮮美的魚、可口的蔬菜。
為您揭開「美味」的秘密。
「住 - 生活工具」
收集了自一萬年以前迄今為止
輔助人類生活的智慧寶藏。
「行 - 書籍猶如一本魔法護照」
超越國籍、超越語言和文化,
書籍可以帶我們去任何一個
想要去的地方。
「育 - 豐富想象力陪伴成長」
從0歲到6歲兒童的心靈教育。
中國、日本、歐美的經典連環畫薈萃。
「樂 - 玩即是學習」
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多么大的發現,
首先第一步是試試看、試著做。
圖片來源:《Muji無印良品居然還有書店?——探訪大陸首家MUJI BOOKS》赤名RIKU著
其次,無印良品讓書籍與生活方式融合與接軌,將書分為“枕邊書”、“包中書”、“案頭書”、“院中書”、“椅邊書”、“房間與書”、“微波爐與書”、“保溫瓶與書”……
圖片來源:《MUJI在中國開了一家什么樣的書店?》顏悅著
前不久,受疫情影響,許知遠出面直播,開啟“保衛獨立書店”的主題策劃活動。畢竟這次疫情,讓原本就邁進夕陽產業的書店更雪上加霜。“九成實體書店暫停營業,四成書店預計上半年收入將下降50%以上”。書店死了,書就沒了。
無印良品的MUJI BOOKS,并非打造一家“賣書的店”,而是一家“有書的店”。
書在這里,活下去。
參考資料:
MUJI BOOKS官網
書店不死:無印良品 / MUJI BOOKS
MUJIBOOKS:代入感立體書店
探店大陸首家MUJI BOOKS:是書店還是雜貨店?
Muji無印良品居然還有書店?——探訪大陸首家MUJI BOOKS
MUJI在中國開了一家什么樣的書店?
數英原創內容,轉載請遵守規范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