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員工一天就離職?先看看團建餐有沒有利用好
對HR來說,招聘本就是一件頭疼的事情。如果好不容易招到的人入職第一天就辭職了,那更無異于一記重錘。這不僅意味著招聘、面試、溝通成本的浪費,也表示短期內其他的在職員工要承擔更大的業務量負擔。嚴重的時候,甚至還有“動搖軍心”、產生離職“連鎖反應”的風險。
對于這種情況,HR和部門主管往往一頭霧水,事后聯系當事人可能也只是得到類似“感覺自己不太合適”的答復。實際上,如果HR和部門主管能及時地了解新入職員工的動態,有可能抓取一點蛛絲馬跡,降低新入職員工的離職率。
1.防范“沖動型”離職于未然。新員工入職,一般會接受入職培訓并去各部門“打個照面”,工作量不大,想要了解的東西卻很多。因為同事繁忙,自己不熟悉環境、工作不飽和,他們難免會產生落差,覺得沒有存在感、被忽視了或者沒意思。這種想法會加劇他們的入職焦慮,激發想要逃離的情緒。如果此時再接受一些負面的信息,比如加班、待遇落差、口角等,很可能就沖動離職了。聚餐的方式則為這樣的情緒宣泄提供了一個出口和修補的可能。
2.減少新員工面對直接領導的拘束感。人的認識規律總是越熟悉、越放松,團隊聚餐這種方式既比較委婉,信息也更廣泛。新員工可以借此對直接領導的行事風格有初步了解,直接領導也能對員工的個性、風格有大致把握。
3.洽談的氛圍促進相互了解,增強信賴感。對于與同事之間能形成什么樣的關系、會不會融洽、工作氣氛是否積極、是否愿意長久接觸之類的問題,許多新人可能在入職第一天就能得出大概判斷,形成“第一印象”;同時,部門同事也會形成對新員工的第一印象。聚餐的形式有助于對雙方形成“認識補充”,讓彼此的形象更立體充實,也會增加熟悉感和信賴感。
4.便于新員工了解其他部門的職能。對于今后要打交道的部門和整個企業的部門職能設置,員工培訓的介紹可能還比不上同事們“現身說法”來得生動、容易記憶。
5.提升其他部門骨干的交流能力。前輩們的飯桌故事、互動、往昔回憶有可能達到雙方受益的效果:一方面促進新員工共情,一方面激發部門骨干交流潛力、憶苦思甜、更進一步。
6.HR能對員工與團隊、企業之間的融洽度有大致把握,方便開展下一步工作。新員工是否排斥團隊、是否與整個團隊風格明顯不一致、員工與領導之間關系是否能朝著融洽合作的方向發展,一般有經驗的HR都能從中作出部分預判,并據此調整與員工溝通力度、采取有效措施。
1.宜早不宜遲。如果時間合適,入職第一天就可以組織,只要時間允許(不至于匆匆忙忙)午餐和晚餐都是不錯的選擇。
2.團建聚餐的參與人員不僅要有新員工、同部門員工、直接領導,還要跨部門,最好有其他部門的骨干。
3.提前確認并通知時間、地點、內容和人員。
4.費用最好企業承擔或者AA,不要造成個人負擔,并對這些進行提前說明。
5.在聚餐之前,組織者和骨干們最好對新員工個人性格和履歷有大致了解。如果新入員工性格比較靦腆或者有特別忌諱,需要提前通氣把控節奏,人員邀請也要考慮搭配。
6.謹慎飲酒和喧鬧,尤其忌諱強行勸酒、開過分玩笑等行為。
7.聚餐不在于形式,更在于氛圍,雖然具有促進交流、增強感情的期待,但要避免功利性。
8.注意人身和財產安全。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