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不相信宜家的不雅照是事件營銷,品牌沒這么傻!
6月29日晚有人在微博上發了兩張不雅照,寫了一句話“我也終于知道為什么北京人這么喜歡逛宜家了……?”畫面中一個女生在宜家購物的背影,赤裸下身,迅速引發熱議。
之后宜家官方發布了聲明:
隨后各大媒體紛紛報道,熱搜榜、頭條等等,從新聞中獲知該條微博已經在北京警方要求下刪除。
百度熱搜榜
有人猜測這是宜家要開新店,做的事件營銷!
為什么他們有此猜測?
因為兩張圖片都是近景拍攝,感覺上就是策劃的。
從宜家聲明上可以看到對新店策劃的猜測他們是堅決否認的,那會不會有人還會猜測,做事件營銷有很多人就是這樣啊,明明做了,之后發了聲明說不是自己做的,再做個道歉什么的,媒體跟進一下,炒的火熱,總之曝光度足夠了……
這個邏輯我承認有很多公關人在這么搞,但是能接受的甲方有多少呢?
他們的底線真的這么低嗎?
即使沒有宜家的聲明,我也不相信是宜家自己搞的策劃,若真是他們做的事件營銷,那真是腦子進水了。
為什么如果是他們做的策劃,就腦子進水了?
1、調性不符
宜家算是一個全球性品牌了,雖然不算什么高端品牌,但是在簡約的家居風格上深得年輕人喜歡,其創意設計也是調性所在,那烏七八糟的低俗營銷,斷然不會是自己搞的。
2、時機不對
近期“奪命家具”事件還未平息,怎么會自己再搞一個不雅照。
可能你會想,這不是危機公關的處理手段嗎?用一個新的事件吸引媒體、公眾的目光,但你想想“奪命家具”是產品問題,而此“不雅照”就即使吸引了短期關注量,也很難讓前者平息的。
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簡單的說事件本身,重點還是談談事件營銷吧,如果你策劃一個事件營銷應該怎么做呢?事件營銷的創意點如何挖掘?
一、品牌定位與事件結合
很多人都有逛宜家的經歷,從直觀感覺就可以體會一個品牌的定位,簡約、設計感、創意十足等等,在很多傳播調性上,我們經常看到溫馨的感覺,從購買場景上以居家溫暖為主,那么一個事件的策劃自然要與溫馨感覺匹配,或者設計感、創意新奇,但絕不是不雅照的低俗,這樣直接拉低一個品牌,往“污”了做品牌,這不是“自黑式”營銷。
『方法』:
借勢:熱門活動、重大節日、特殊日等可以做有趣的活動,比如案例中“搬家日”,用一個紙箱做為營銷的主媒介,一個“免費”成為情感的連接,不論是品牌信息的單次到多次傳播滲透,還是品牌打動到消費轉化,都是不錯的。再比如父親節、母親節、兒童節等節日更容易與品牌結合;
差異化:別人在一些重要事件中,比如開業,或者節日里做的活動可能會千篇一律,如何差異化,如何有新意,比如情人節,大家會想到玫瑰,但是一定要玫瑰嗎?在尊重規律(符合大眾需求)的基礎上破壞規則,就比如我之前做的那個“棗想核你在一起”的創意產品一樣。
『案例』:加拿大魁北克Moving Day
每年的7月1日是加拿大魁北克省傳統上的搬家日,這一天宜家怎么做營銷?
搬家,不可或缺的一樣東西是什么?沒錯,是紙箱,喜歡嗎?IKEA免費送給你!
當然在紙箱外面還有有趣實用的資訊,比如打包小竅門、搬家餓了時可以到宜家吃美食的優惠券、最新家庭裝飾品的信息等。
只要把這個紙箱找個地方放在外面供大家免費領取就可以了,這種接地氣又有愛的營銷才符合宜家的氣質。
二、產品特點與營銷結合
用一個款產品去做事件營銷,產品首先要足夠爆,那就要“看著漂亮、買時尖叫、用了爽爆!”這是極致,但不容易做到。如何成為事件呢?
『方法』:
眾籌:這個玩法不新鮮了,但極致的產品依舊可以玩,這要看你的差異化特點,還有產品有誰在用,誰為它背書等等。
直播:把產品的性能用直播的方式呈現給大家,以往是做個視頻,現在直播火熱,是很好的方式,比如前段時間小米Max在B站做了一個史上最無聊的直播,就是在體現產品的耐久性,這算不錯的事件營銷了。
體驗:選擇意見領袖體驗產品,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自媒體上發表自己的使用心得,產品特點結合意見領袖的行業屬性,會加快粉絲轉化,比如之前九陽推面條機選擇媽媽人群使用產品,以美食紅人為主推薦,還有北歐凈石的社會化營銷,三輪微博意見領袖體驗賣出了1萬套產品。
『案例』:小米Max無聊直播
2016年5月10日,小米發布大屏手機Max,當日下午四點開始Bilibili上進行了一場無聊直播,也不知道什么時候結束。
最終小米Max全程待機17天21小時,彈幕討論總條數突破3.17億,共送出2238臺手機。
整個過程看似很無聊,但是對產品特點與精準人群的選擇做的很不錯,另外直播、二次元等也是當下熱點。詳細閱讀《史上最長最無聊的直播,看不下去證明你老了!》
在看到熱門事件時候,大家下意識可能會想,這是不是營銷策劃呢?估計看了太多策劃的事件,所以才會有此判斷。
事件營銷不要總想著低俗起步,符合品牌調性是最基礎的,先從基礎方面思考,而不是想用什么方法會爆,想好匹配度之后再做創意連接。
最后總結一下:
事件營銷不雅照,
低俗底線莫出招。
品牌創意有調性,
產品爆點引高潮。
作者公眾號:魏家東(ID:weijiadong2013)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