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感人瞬間,是我們抗擊疫情的信心
總有人說,歲月靜好,是有人在默默替你負重前行。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這句話得到了很好的證明,盡管我們每天都處在疫情制造的緊張、擔憂、害怕的情緒循環中,但在抗擊疫情的路上,我們也看到了很多感動人心的瞬間,是這些“英雄”,在這條“抗疫”路上為我們“負重前行”。
疫情一線護士與9歲女兒隔空擁抱。
大娘坐高鐵買不到口罩,乘務員將自己的備用口罩送給大娘,大娘忍不住落眼淚。
怕傳染給家里人,醫生在家門口搭桌子吃飯,妻子在門口默默注視著。
八十四歲的鐘南山院士,在從廣州趕往武漢的火車上,精疲力盡地睡著了。
白衣護士與消防員隔空舉行婚禮。
這是抗議前線醫護人員的雙手,由于在隔離病房,護士們原本白嫩的手被經常接觸的洗手液、消毒液侵蝕成這樣。
火神山施工工地上,工人們短暫就地休息。
年僅25歲的護士,還沒來得及脫下防護服,拖著一身疲憊,靠在門框休息時悄然入睡。
護士長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連續工作9天后突然暈倒:
為了方便穿脫防護服并減少交叉傳染,90后抗疫醫護人員剃光了一頭烏黑的頭發。
17年前,奶奶把王衛國醫生送上抗擊非典的戰場;17年后王衛國把同樣是醫生的女兒送上前往武漢的飛機上。
男子搬下一箱口罩送給民警,被問姓名后回答:中國人。
抗疫女醫生視頻參加兒子婚禮。
為了抗擊疫情,醫護人員整天都戴著防護口罩,臉被口罩勒出臉深深的印記。
七旬阿婆撿垃圾攢了9000元欲捐武漢,被村支書婉拒后急得大哭。
83歲拾荒大爺捐款1萬抗擊疫情,網友眾籌還他后老人又匿名捐出。
寒冷的冬天,醫護人員脫下厚重的防護服時,衣服已經汗濕一大片。
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脫下厚厚的防護服,摘下手套后,露出了被汗水浸泡得皺巴巴的雙手。
脫下防護服,她們是美麗的女子;穿上防護服,她們就是抗擊疫情的“戰士”。
一位疑似感染的醫生,擔心傳染車上的人,一路小跑為物資運送車引路。
山東兩位醫護同事,同在危重病患區工作,走廊相遇,二人只能隔窗加油打氣。
男孩父母都在防疫一線,年僅8歲的孩子一個人在家,記者問到怎樣調節孤獨時,男孩哽咽說:“深呼吸”。
開封市四個村民開著兩大車泡面和水捐給武漢疫情前線,民警問開了多久,司機答道:兩天兩夜。
女軍醫瞞著家人去前線,在與丈夫大吵一架后,同為軍人的丈夫發來微信讓她落淚,微信上寫著:“你是我妻也是戰友,務必牢記初心如磐,使命在先,盼早日凱旋”。
武漢肺科醫院檢驗科醫護人員,每天要花12小時在核酸檢驗上,因為手部長期捂在橡膠手套里,雙手已經被捂出了紅斑。
年過70的李蘭娟院士,不分晝夜地與醫護人員共同商討診療方案,每天忘我工作只睡3小時。
一對多天未見面的醫護夫妻在隔離病房走廊相遇,穿著厚重防護服的他們,通過眼神和聲音認出了彼此,擁抱在一起。
爸爸在抗疫一線,孩子在生日當天看到了爸爸提前一天錄好的生日祝福視頻:等爸爸打敗了病毒,就和你一起玩拼圖...
“疫情吹哨人”李文亮醫生,在疫情最初,他敏銳地提醒周圍同事注意感染和防控;患病時還表示:爭取早日出院,繼續前往一線救助病人。這位用生命預警的英雄,值得銘記!
人生第一次,我們經歷了一個無比黑暗的冬天。人生第一次,我們經歷了與以往不同的春節。
正是因為有了這一幕幕的感動,我們才有了抗擊疫情的信心。中國,才在一次次的“災難”中“涅槃重生”。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
新的希望正在路上
加油武漢!
加油中國!
加油!加油!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規范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