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 Tok在國外究竟有多厲害?
作者:沈丹陽
海莉16歲時,突然變得小有名氣。她走在街上時常會被人認出來。
在美國,“小有名氣” 往往對應的是Instagram大V、電視真人秀達人、Youtube頭部創作者、選美女王,還有中級運動員。
這兩年,一個新群體擠進這個行列——他們是Tik Tok網紅。
海莉是Tik Tok網紅中的一員。像大部分Tik Tok網紅一樣,她還是個青少年,卻已擁有數十萬粉絲。這樣的成績在Tik Tok上并不顯眼,甚至無法讓海莉憑此躋身創作者排行榜的前50名。
海莉在錄制Tik Tok短視頻
圖源:Vox
但海莉的朋友們都很羨慕她擁有一個還不錯的“事業”:在一個大流量平臺,憑借展現自己的日常生活和才藝,得到關注,從而拿到一份不錯的收入。
起初,美國中產并不看好這款風靡青少年群體的音樂短視頻軟件,甚至有些反感。當他們反應過來時,Tik Tok以不可阻擋之勢,橫掃了美國大街小巷。
這一切超乎想象,僅用了一年零四個月。
1、在罵聲中登場
2018年8月,一款曾命名為Musical.ly的短視頻產品,改頭換面,以另一個名字Tik Tok重新登陸美國市場。
Musical.ly作為一款主打音樂元素的15秒短視頻軟件,在2014年正式進軍美國市場。當時美國大火的短視頻產品,是Twitter在2012年收購的Vine,特點是鼓勵用戶利用6秒鐘,拍攝并記錄生活。2016年,由于公眾的興趣點轉向以長視頻為主的流媒體平臺,Twitter決定關閉Vine。
這一舉措,給了Musical.ly一個搶占短視頻市場的絕佳機會。
與Vine注重短視頻內容原創不同,Musical.ly推行一種新玩兒法:帶著用戶以“對嘴型”加“肢體表演”的方式,還原時下大熱的音樂作品。這一玩法門檻低、新穎、且容易在用戶社交圈內掀起互動效應,2016年,Musical.ly在美國下載量高達7000萬。
一年后,Musical.ly登頂美國App Store總榜第一,全球累計注冊用戶約2.4億。
Musical.ly的亮眼表現一直被字節跳動看在眼里。這家公司借鑒了Musical.ly的形式,在國內推出了引領當下中國短視頻潮流的產品—抖音。
字節跳動的野心從未止步于國內市場。
2017年11月10日,字節跳動完成了其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收購,以高達10億美金的價格買下Musical.ly。收購后,字節跳動將之前在東南亞、日韓等市場推出的抖音國際版與Musical.ly進行合并,統一為Tik Tok。
Tik Tok與Musical.ly合并
然而,Tik Tok于2018年在美國問世時,面對的卻是一片罵聲。
沒等第一個Tik Tok短視頻發布,整個美國社會都等著看它慘敗而歸的結局。
“我在這款短視頻上,看到大量12歲左右的孩子們,對嘴型唱一些歌詞低俗的流行音樂,試圖讓自己看起來性感火辣。” 麗貝卡是美國新媒體Vox的記者,她在一篇關于Musical.ly的報道中寫道,Tik Tok與Musical.ly相似度極高,換湯不換藥。
原來,Musical.ly高居不下的熱度背后,潛藏著眾多社會問題。
大眾輿論聲討Musical.ly危害青少年的網絡人身安全:運營方并沒有嚴格審核用戶的年齡,13歲及以上才能注冊的規定形同虛設。眾多初高中少女,因為在Musical.ly上不經意公開了個人信息,遭到網絡性騷擾,更有少數不法分子誘導少女線下見面進行侵犯,案件公開后引得民聲鼎沸。
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本應舉步維艱的Tik Tok,還是火了——是那種,眾人嘲諷下、無比尷尬的火。
“意料之中,TikTok上充斥著炫耀自己顏值和身家的青少年,這還算好的,有很多戀童癖老人與少女的短視頻內容,還有一些夸張的、令人不適的奇怪內容。” 麗貝卡如此描述,眾多知名Youtuber在自己的頻道聲明抵制Tik Tok,一個有300多萬播放量的短視頻標題為“Tik Tok必須關閉”。
Youtube當紅博主發布短視頻,批判Tiktok內容低質
圖源:Youtube
就在眾人以為Tik Tok將自動撤出北美市場之時,故事再一次反轉了。
短短一個月,罵聲漸息。這款短視頻產品以一種前所未有的速度,風靡全美。
“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兒。從2018年秋天開始,我經常打開Tik Tok,一看就是幾個小時,停不下來。” 麗貝卡發現,Tik Tok畫風突變,一些真正有才華、有想法,且幽默搞笑的創作者占據了主流,他們發布的內容令她驚艷不已。
再度引起美國主流媒體關注的不是短視頻內容本身,而是Tik Tok驚人的下載量。2018年9月,Tik Tok的下載量力壓Facebook、Instagram、Youtube和Snapchat。2019年2月,它的全球累計下載量突破十億。
正在此時,海莉的短視頻“前女友之歌”在Tik Tok上火了。
混雜著黑色幽默的自我嘲諷,她說自己長得像粗獷的男歌手——波滋·馬龍,生而不羈,無法做到廣大男性要求的“女生的指甲要時刻保持完美”。評論區的網友笑倒一片,表揚她自然不做作,也沒有專業喜劇演員的架子。
波滋·馬龍
“找到自己區別于他人的獨特之處,并用短視頻將其呈現出來。” 這是海莉總結的秘籍,也是Tik Tok之于用戶的意義。
2、Tik Tok就像坐上了火箭
2019年的Tik Tok,就像坐上了火箭。
根據全球App權威數據公司Sensor Tower的報告顯示,2019年四個季度中,除了第二季度Tik Tok以一名之差掉落前三寶座,其余三個季度都位列“全球下載量最多App榜單”的前三名,這個榜單綜合了全球的蘋果與谷歌應用程序商店。而在蘋果商店單獨的數據榜單中,Tik Tok于2019年第一、第三、第四季度位列“全球下載量最多App榜單”的第一名。
除了亮眼的數據外,Tik Tok也在以多種方式,潛入美國社會的各個領域。
就連一貫嚴肅的華盛頓郵報,也嗨了起來。
作為美國最大、資歷最老的傳統媒體之一,華盛頓郵報以70年代揭露水門事件而聞名世界,其記者團隊更是18次奪取普利策獎。
就是這樣一家大媒體,把Tik Tok賬號變成了自家新聞間的花絮放映室:平時端莊大方的記者變成了喜劇演員,歡脫地播報著新聞;還有魔性的青少年街頭訪談,他們說,如果郵報主編的大頭像印在T-shirt上,那這件T-shirt只值一美分;同時,新聞制作背后的故事也通過Tik Tok,傳遞給美國大眾。
以這種方式取悅年輕受眾,確實非常有效。
圣誕節當天,華盛頓郵報主編徹底放飛自我,cosplay成圣誕精靈在辦公室耍寶。短視頻在Tik Tok一發出便吸粉無數,大家在看熱鬧的同時,也發現了主編衣服上的郵報訂閱鏈接,對如此營銷手段佩服不已。
另一邊,Tik Tok與抖音一樣,有一種創造“洗腦神曲”的魔力。
利爾·納斯·X 現在是一名說唱歌手。在大一快結束時,他不顧父母的勸阻,堅持輟學做一名全職rapper。
他那時經濟拮據且沒有任何資源,在一家小型工作室中,完成了《Old Town Road》這首歌的錄制。利爾·納斯·X 萬萬沒想到,這首歌會在Tik Tok上有超過6700萬次播放,更榮登Billboard Hot 100榜單,持續霸榜18周之久。
“這首歌始發在2018年,但并沒有得到很多關注。直到2019年我把它放在Tik Tok上,并設置了公眾免費使用的權限,一下子就爆了。” 利爾·納斯·X 說,看著千百萬人用自己的歌曲當背景音,制作各類短視頻,是件神奇且有成就感的事情。
這之后,音樂圈大神們紛紛向利爾·納斯·X 拋來橄欖枝,希望與他錄制《Old Town Road》的remix版(混剪版),哥倫比亞唱片公司更是一舉簽下了他。
利爾·納斯·X 不是唯一的贏家,也不是最大的贏家。
Tik Tok憑此,向世界證明了一件事:它不僅僅是個對嘴型假唱、帥哥美女伴著音樂跳舞的短視頻平臺,它還可以為音樂人提供走向世界的捷徑。
利爾·納斯·X 的成功并非特例,《Dissolve》《Slow Dancing in the Dark》《Roxanne》《My Oh My》等 眾多被TikTok捧紅的神曲,一再地證明了它在音樂領域的帶貨能力。
“《Old Town Road》這首歌在Tik Tok上的直接收入并不多,它更像是一個連接世界的宣發窗口,在這里火了之后,會有更多、更好的資源主動找上門來。” 利爾·納斯·X 說,他與Tik Tok互相成就了彼此。
3、Tik Tok的全球戰事
Tik Tok高速增長,已然觸動了國際市場中頂級玩家Facebook的利益。
一場舊霸主與新強者的對決,即刻上演。
Facebook作為一款全球性社交產品,一直穩坐全球第一的寶座,而當其收購了WhatsApp(微信的國際版原型)與Instagram兩個社交爆款產品后,三個產品組合而成的社交矩陣可謂無人能敵。然而,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在2016年的一個失誤,給了當時的字節跳動公司一張王牌。
2016年,Facebook在發達國家的市場份額已接近飽和,扎克伯格將目光轉向了全球最大的市場——中國。
據媒體報道,2016年,他在上海與Musical.ly創始人密談過收購事宜。此時,Musical.ly已在美國青少年群體中蔚然成風。
扎克伯格確實為收購Musical.ly花了很多功夫,整個2016年下半年,都在為達成此事做著努力。他甚至邀請Musical.ly的聯合創始人朱駿,前往加州總部,與當時Instagram的核心成員共同探討未來。
據外媒報道,Facebook與Musical.ly雙方對這次收購都持著嚴肅認真的態度。然而,交易最終卻并未達成。14個月之后,Musical.ly被字節跳動收入囊中。
“字節跳動這次收購Musical.ly,明顯屬于交易價格不符合(高于)實際情況,但是從戰略層面上又太說的通的一個案子。” 知乎上,科技作者閆浩在“如何看待頭條收購Musical.ly?”下如此作答。
“一個中國化、易于管理的團隊,一個已經有成熟運營經驗的全球市場,而這個品類,還是最無國界的音樂短視頻,太符合自身邊界的拓展了。”
字節跳動收購Musical.ly后,掌握了一支作戰熟練的國際化運營軍團,在全球市場中大施拳腳,引得Facebook使出渾身解數,圍追堵截。
Facebook出的第一招,是模仿。
扎克伯格深諳此道。在Snapchat大火之時,Facebook旗下的Instagram便模仿了Snapchat的故事功能,成功地壓制住了對手的擴張腳步。
2018年11月,Facebook故技重施,推出了獨立短視頻產品Lasso,其界面和功能與Tik Tok相似度很高。
扎克伯格再次失算了,有數據顯示,自2019年初以來,Tik Tok在蘋果App Store和Google Play的下載量超過6億,Lasso的全球下載量僅42萬。(Tik Tok僅在中國以外地區上線,此數據與中國市場無關)
扎克伯格沒有放棄。
Lasso作為一個獨立產品失敗了,扎克伯格便企圖利用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的社交用戶基數和影響力來反超Tik Tok。2019年7月開始,Instagram上線新功能Clips,這個功能鼓勵用戶用短視頻+音樂的形式,記錄生活中的故事,再次對標Tik Tok。
扎克伯格在世界各地的演講中,也越來越多地提到Tik Tok。
他一度聲稱,以前的互聯網行業是美國公司的天下,中國雖然占據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市場,卻像是一個“平行世界”,外面的公司進不去,里面的公司也走不出來。
直到Tik Tok改變了這一切。
2019年的下半年以來,Tik Tok捷報不斷:9月在蘋果App Store和谷歌Play上總下載量超過Facebook、Instagram和Snapchat位列第一;10月與全美音樂獎(AMA)合作,實現了歷史上首次通過短視頻平臺宣布提名的頒獎禮;在另一個重要戰場印度,Tik Tok已擁有2億用戶,月活用戶破億,該區域超過美國,變成Tik Tok全球化最大市場。
2019年12月全球非游戲類手機App下載量榜單
圖源:Sensor Tower
Tik Tok與Facebook的戰爭開始白熱化。
2019年10月,Tik Tok在硅谷設立了新分部,地點距離Facebook總部僅數公里之遠。很快,字節跳動的手便伸向了Facebook的后院,領英上多個硅谷區域的工作機會被放出,薪酬均高出Facebook同級職位20%左右。
Facebook也沒有閑著,扎克伯格瞄準了TikTok還未大規模進軍的巴西市場,在2019年11月搶先在該地區推出了新產品Reels,又一個Tik Tok的“克隆產品”,也依舊沒有太大反響。
扎克伯格以模仿競爭對手來破敵這一招,在Tik Tok面前失效了。
這場全球短視頻大戰中,Facebook并不是唯一的競爭對手。
另一個國際互聯網巨頭Goolge+(谷歌),也在對Tik Tok虎視眈眈。谷歌旗下有著全球廣告收入最多的視頻平臺Youtube。同時,它又在謀劃對Tik Tok競品Firework的收購。Snapchat母公司Snap也在積極布局短視頻產品,等待合適的時機入局。
如果說Tik Tok正面“剛”的是國際巨頭,那它背后悄然涌現的敵人,則是同為中國出海的短視頻產品。
字節跳動的國內老對頭快手,也在積極謀求國際市場。快手和Facebook一樣,看到了Tik Tok在巴西市場的缺位,便將國際版Kwai迅速在當地上線。截止2019年11月,已斬獲700萬用戶留存,下載量在巴西市場位列第5。
在印度,Tik Tok雖然占據上風,YY歡聚時代旗下的Likee、UC孵化的Vmate,還有印度本土短視頻王者Sharechat,形成了包抄陣容,不斷挑戰著Tik Tok的地位。
4、朱駿“臨危受命”,Tik Tok商業化加載中....
面對國內外嚴峻的形勢,字節跳動在2019年下半年發動了一次重要的人事變更。
Musical.ly的聯合創始人朱駿(Alex)在加入字節跳動后,主要負責抖音國內產品,向抖音總裁張楠直接匯報。張楠是抖音從0到1的功臣,此前更多負責國際化Tik Tok的業務。這次變動中,兩位最核心的國內外產品負責人業務互換。
在互聯網行業中,張楠被大家公認為擅長產品運營和用戶增長,而朱駿對產品的邏輯與傳播有著獨特的嗅覺。
朱駿此時重返國際化市場,也是“臨危受命”。
自2019年10月以來,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CFIUS)啟動了對Tik Tok的審查,原因是有政府人士認為Tik Tok在美國的廣泛使用,存在收集用戶數據,從而威脅其國家安全的風險。由于Tik Tok當年收購Musical.ly時,并未與CFIUS報備尋求批準,這項收購交易案也被列入了審查范圍之內。
字節跳動方面則表示,Tik Tok產品線的數據均儲存在海外。
外媒分析,美國政府如此舉動,與2020年即將進行的美國大選有關。上一屆大選中被媒體曝光泄露用戶個人信息,企圖利用政治廣告影響選舉結果的科技巨頭公司,正是Facebook。
扎克伯格開心地發現,終于有一家中國公司可以作為“擋箭牌”,幫他分散來自政府和國會的火力。
馬克·扎克伯格
TikTok變成了扎克伯格在公開場合演講中的“常駐嘉賓”,不斷被妖魔化,放大TikTok的“美國威脅論”標簽。
即便如此,但又不得不承認,Facebook需要Tik Tok。在面臨美國監管機構的壟斷指控時,扎克伯格只要指出Tik Tok在美國的市場份額,便能輕易擺脫行業壟斷嫌疑。
Facebook對Tik Tok可真是愛恨交加。
另一邊,華爾街日報引用專家觀點稱,2020年字節跳動可能會在全球范圍內,為Tik Tok尋找總部,新加坡、倫敦、都柏林等城市均在考慮之列,其中并無美國城市。只有將其與中國總部完全獨立出來,才能徹底擺脫“信息安全威脅論”。對此,字節跳動官方未給予正面回復。
其實,這并不是Tik Tok第一次面對外國政府的發難。
早在2019年4月,印度金奈高等法院稱Tik Tok“鼓勵色情,對兒童有害”,要求政府對其下達禁令。Tik Tok在印度區的谷歌和蘋果應用商店,全面下架。幾經周轉,動用了大量人力財力,Tik Tok才得以重新在印度區上線。自此,Tik Tok在印度推行起教育項目,畫風大變。
但這不能讓Tik Tok今后高枕無憂,據印度媒體Mint報道,印度社交媒體監管法最遲將于2020年出臺,Tik Tok可能再次成為印度政府重點監察的對象。
Tik Tok面臨的國際環境并不友好,但這并不妨礙全球頂級品牌商們向其示好。
有外媒預測,2020年的Tik Tok將是全球商業化的焦點。
在這之前,Tik Tok的商業化系統需要變革。
目前,Tik Tok平臺的廣告承接方式,依然十分傳統。想投放廣告的品牌商,必須通過一套十分繁瑣且漫長的流程。Tik Tok官方稱,2020年將上線“自助式投放下單”系統,該功能目前正在內測階段。
“自助系統的到來絕對是個好消息,但是對我們來說,更精準地觸達到理想的用戶群才更重要,我們希望這部分功能也可以盡早完善。” 卡莉·卡森是寶潔公司(PMG)主管,她說Tik Tok上的廣告投放,缺少應有的透明度與數據分析。
除了傳統的廣告投放,Tik Tok也將抖音在國內驗證過的變現方式,復用在了國際市場。
近期,Tik Tok正在美國市場進行電商小店測試,允許頭部二十多位頂尖內容創作者,將商品鏈接添加到分享的短視頻中。對這個功能,抖音國內的用戶并不陌生,而國際市場的廣告主們也樂見其成。
作為Tik Tok創作者,海莉也十分期待電商小店的全面上線。
在海莉看來,大部分通過Tik Tok變火的青少年網紅,最終都會走向Youtube。因為在Youtube平臺上,創作者變現比Tik Tok平臺容易得多。在Tik Tok,創作者只能通過直播,收取觀眾打賞給他們的電子金幣或禮物來變現。但在美國,用戶并沒有看直播打賞的習慣。
即便是Tik Tok頭部的百萬粉絲創作者,也看不到可觀的收益。
至今為止,海莉只在Tik Tok上賺了17美元。
Tik Tok與國內抖音平臺不同。在抖音上,廣告商可以私下聯系創作者,在其短視頻中植入產品推廣,并支付創作者相應的費用。在Tik Tok,這種形式并未得到推廣。品牌商對Tik Tok網紅們的帶貨能力,還持觀望態度。只有像利爾·納斯·X 那樣創作出《Old Town Road》的歌手,才有機會與平臺進行流量分成,進而獲取收益。
但海莉仍舊感謝Tik Tok,通過這個平臺,有更多人認識了她。海莉也給自己剛起步的Youtube賬戶倒流漲粉了。
在這種復雜的互聯網社交關系中,她有絲疑惑。
“Tik Tok還是會給我一種,短暫的不確定性。” 海莉說。 她害怕有一天,隨著Tik Tok熱潮的褪去,不再有人記得她。
參考資料:
[1].《Ad buyers to Tik Tok: Make it easier to buy ads》.Digiday.2019年11月18日
[2].《For Tik Tok, big expectations await in 2020》.Digiday.2020年1月2日
[3].《Can Tik Tok Stay Weird?》.The Ringer.2019年12月9日
[4].《快手陽謀》.海克財經.2019年12月2日
[5].《扎克伯格為何妖魔化Tik Tok,卻又不愿出手太重》.網易科技.2019年11月14日
[6].《Tik Tok讓FB又愛又恨 ,視為巨大威脅還要借其充當“擋箭牌”》.騰訊科技.2019年11月13日
[7].《Tik Tok在印度啟動了教育活動》.金融時報.2019年10月
[8].《The Washington Post Takes to Tik Tok to Drive New Subscribers》.華盛頓郵報.2019年12月30日
[9].《The not-so-secret life of a Tik Tok-famous teen》.Vox.2019年10月2日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規范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