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字體的發展遠遠落后于西方、日本和韓國,版權意識的極度缺乏以及審美上的缺失曾一度毀掉了這個行業。慶幸的是,最近幾年顛覆了一切的社交媒體也在悄然改變字體行業。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來源:界面(jiemian.com)
作者:馬越
比起提前3個月開始搶票的中國游客,對上海樂園抱有更大期待的其實是迪士尼自己。為了盡可能在本土化上做到完美,讓我們來看看這個細節:如果你到時候留心觀察,會發現它和香港迪士尼微妙的不同之處——園區內所有的招牌都加上了中文翻譯,而且中文標識的字體都是經過專門設計的,保持了和英文字體相同的風格。
“點亮心中奇夢”和“上海迪士尼度假區”字樣均為造字工房設計
“小米大廚烘焙坊”字樣為造字工房設計
“寶藏灣”字樣為造字工房設計
這些專門為迪士尼特別定制的中文字體,大部分是由濰坊一家名為“造字工房”的小公司設計的。從主題樂園、餐廳、酒店的招牌,到洗手間,總共有上百個地方的幾千個漢字,都出自造字工房創始人丁一之手。
從2012年開始,迪士尼就成為了這家只有10人左右的字體設計公司最大的客戶。作為一家成立不過7年的字體公司,拿到迪士尼這樣百萬元級別的大客戶訂單,讓丁一成為了業界艷羨的榜樣,同時也悄然把一個之前人們并不太關注的行業推到了臺前。
造字工房創始人丁一
字體行業在中國已經消沉的太久了。過去很多年里,人們對字體幾乎一無所知,也沒有版權意識。除了有能力做字體設計的國企,字體設計只能淪為一小批設計師的業余愛好,這個行業為數不多的從業者幾乎都賺不到錢。
不過最近幾年,隨著社交媒體的興起,大眾審美意識的提高,和版權環境的改善,一些像造字工房這樣的小型字體設計公司開始嶄露頭角。雖然這些公司的數量依然“掰著手指頭都能數過來”,但這個“夕陽行業”正在重新看到希望。
在北京五道口寫字樓,一家名為文悅科技的字體設計公司在2015年上半年融到了一筆天使投資。它的創始人厲向晨也是這個行業里的新“紅人”。2010年,這個90后還在讀書的時候,設計了一款叫康熙字典體的復古字。在網絡上引來了不少關注后,這一充滿古風的字體后來逐漸成為了“小清新”和“文藝范”的象征,被用在了各種明信片、茶葉包裝以及化妝品包裝上,其中不乏御泥坊這樣的知名品牌。
康熙字典體
2013年,康熙字典體的版權被阿芙精油的雕爺以一筆不菲的費用買斷了下來。這也成為了字體設計行業里的又一個勵志故事。在觀察了幾年后,去年他終于決定把這個業余愛好變成自己的事業,只不過他給公司取了一個聽起來更符合互聯網創業浪潮的名字。
厲向晨(右)和他的合伙人郭帆(左)
無論是厲向晨還是丁一,他們都相信字體行業的好景才剛剛開始。
字體設計行業在中國的沒落
其實字體行業在中國也有過“黃金年代”。在上世紀90年代,國內大大小小的字庫廠商有幾十家,比較知名的有方正、漢儀、華文、華光、中易、四通、長城等,年銷售額能達到數十億元。當時字體的主要客戶——各大出版社和印刷廠,直接向字庫商進行采購。
但進入21世紀,互聯網來了,盜版也來了。要知道,字庫是一個比唱片更依賴正版銷售的商業模式。
設計一款中文字體,至少需要6763個字,而更多的能達到一兩萬字。設計每個字都需要設計師一筆一劃地仔細勾勒、調整,幾個人的團隊少則需要半年時間,多則需要兩三年。漫長的開發過程和昂貴的開發費用必須要依賴于后期反復的大量銷售,一款字體才能賺錢。
而盜版的出現,徹底擊垮了字庫的盈利模式。比如漢儀原本1000元的字體,由于盜版的侵入,后來打折到了50元出售,一年的銷售額不過數萬元。方正曾和徐靜蕾開發的方正靜蕾體字庫,每套售價10元,正版軟件只賣出2000多套,而市場上盜版卻有幾十萬套。
于是在十年前,中國的字體行業的發展就停滯了。當時市場上,字庫企業銳減到了包括方正、漢儀在內的5家左右,而且常年不賺錢,其中最大的方正字庫其實是依靠方正電子的其他業務進行補貼。
這讓中文字體陷入了嚴重的匱乏中。丁一在網站做平面設計師的時候,發現中文字體常常不夠用。許多設計師都會想辦法自己設計一些,但根本做不成完整的字庫。
那時的普通中國人,幾乎都不知道還有一種職業叫做字體設計師,人們甚至都無法分辨出不同的黑體、宋體之間到底有哪些細微的差別——看看街上那些丑招牌就知道了。
“99.9%的老百姓,都不知道字體是一個一個設計出來的。”方正電子字庫業務部副總經理黃學鈞對界面新聞記者感嘆道,“他們認為這個東西是機器做出來的,橫豎撇捺,扔在機器里,黑體字、宋體字就出來了。”
中外的字體設計行業差距到底有多大?看看這些對比數字就知道了:英文字體有上百萬種,而中文字體只有幾千種。如果說和只有26個字母的英文字體相比不太公平,那么和第二大漢字使用國日本相比,其掌握的中文字體有3000多種。中國內地只有600多種,中國臺灣都有300多種,中國香港有100多種。
這跟字體設計作為一門生意的盈利狀況直接掛鉤。在日本,最大的森澤公司字庫年收入超過1億元人民幣,美國字庫企業Monotype Imaging已在納斯達克上市,年收入超過1億美元。而在中國內地,由于利潤微薄,字庫企業還在為生存掙扎。
因此這個行業在中國自然也長期面臨著人才凋零的窘境,產品開發的速度也跟不上市場的需求?!皩W校關于字體設計的教材,不少已經很多年都沒有做更新了。學校缺少能講字體設計的師資,就不可能有很高水平的課程可以講?!秉S學鈞說。
有一件事情一直令黃學鈞感慨。在幾年前的一個國際字體設計的交流大會上,一些日本設計師在大談中國蒙文、藏文的設計?!捌鋵嵜晌摹⒉匚牡淖煮w設計,方正在二三十年前就已經在做了,但卻沒人上去講,只能坐在下面聽外國人講。這對我刺激很大?!秉S學鈞說。行業的不景氣,讓國際學術交流都沒了底氣。
當然,在日本、歐美這些字體行業繁榮的地方,它們首先都有良好的版權環境,設計師能掙到錢,市場好從而吸引更多的從業者,整個行業才能有良性的運轉。
于是在中國,最近十幾年,字體設計行業幾乎淪為了一個維權行業。從2007年開始,方正開啟了兩場曠日持久的版權訴訟,一家是針對游戲公司暴雪,另一家是針對寶潔。
方正與暴雪的官司從一審到二審打了5年。法院最終雖然支持了方正,認為暴雪侵權,但只判決賠償200萬元,與方正的主張相去甚遠。
另一場2008年發起的針對寶潔的訴訟,直到2011年終審結束,法院都沒有認可 “飄柔”二字是否具有美術作品著作權,最終判決方正敗訴。
因為字體行業的體量太小,國內并沒有像英國美國一樣,對印刷字體及其單字的特別立法,現行著作權法也缺少對與網絡、軟件等新興技術條件下的作品做出明確界定。這就讓通過訴訟維權,成為了一件耗時又花錢的事情。一般的小公司和獨立字體設計師,根本沒有精力去通過訴訟維權。
社交網絡給行業帶來了轉機
不過,隨著社交網絡的興起,這個行業開始漸漸有了轉機。2010年新浪微博的崛起,不僅造就了大批意見領袖、網紅,也讓獨立字體設計師們看到了曙光。除了走上漫長昂貴的訴訟道路,在這個全民圍觀的輿論場,字體設計師們想要維權,其實還能通過另一種辦法:發微博。
2011年在“光棍節”期間上映的電影《失戀33天》狂攬3億票房,一時風頭無兩,但在2012年,這部電影陷入了一場輿論危機。當時還名不見經傳的造字工房在官方微博上稱,《失戀33天》電影大量侵權使用自己開發的悅黑字體,要求以原價每年每款兩萬元的使用標準追討使用費。消息一出,大量網友的紛紛聲援造字工房,并且有不少媒體進行了跟蹤報道。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失戀33天》片方終于向造字工房進行了賠付。
另一場讓造字工房聲名大噪的維權事件是針對熱播綜藝《我是歌手3》。在節目開播的第二天,造字工房就通過微博表示,《我是歌手3》節目組未經許可使用其字體屬于侵權盜版行為,將要向其追討15萬元的版權費。
針對熱門事件的高調維權行為,讓丁一的造字工房獲得了不少主流媒體的關注,其中甚至包括《人民日報》、《新周刊》和《財經》。大眾也開始慢慢了解字體設計師這樣一種職業,逐漸意識到,原來使用字體也是要花錢的。
字體設計師們似乎找到了一種全新的職業發展模式。社交網絡的發達,讓設計師們不必再像從前那樣必須進入大設計公司任職,而是可以進行個人的獨立設計,通過網絡進行產品發布、推廣、聯系客戶、維權甚至和粉絲互動。他們有了更加靈活的工作選擇,不必集中在北京、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幾個人的小公司或是工作室可以開在任何有網絡的地方,比如濰坊、昆明、常州這樣的三線城市。
曾經在北京時尚集團擔任網站設計總監的丁一后來就回到了生活創業成本更低的濰坊。2010年才成立的新蒂字體工作室,創始人王維就是一個香港大學英文專業的碩士畢業生。畢業后,他沒有選擇留在大城市,而是選擇回到了家鄉昆明。他原本一邊開設英語培訓班,一邊設計字體,后來干脆徹底放下培訓班的工作,和太太兩個人開了一家小型工作室,開始專職做起了字體設計。如今,他們已經推出了11種不同的字體。
這也就是為什么如今我們看到的大部分新興的字體設計公司,都是2009年以后成立的。他們可以在微博、知乎、豆瓣上進行充分的業務探討,也順便給大眾進行字體設計知識的科普。
他們甚至可以通過網絡挖掘“改變命運”的機會。丁一獲得迪士尼的訂單也是出于一次“偶然”。2010年,迪士尼出品的電影《愛麗絲夢游仙境》在中國上映,出于職業敏感,丁一意識到國內版海報的中文字體風格和原版英文并不相符,于是他決定重新設計一版?!拔掖蟾呕艘幌挛绲臅r間設計出來,放在了博客上?!倍∫徽f,“原本就是好玩,沒想到后來在網絡上火了,迪士尼片方也注意到了?!?/p>
丁一設計的愛麗絲電影海報(左)和原中文版本海報(右)
雖然電影的海報最終沒有更換設計,但迪士尼記住了丁一這個中國字體設計師的名字。2年后,迪士尼把上海度假區的字體設計訂單交給了他。而這筆訂單也徹底讓造字工房這家公司活了下來。
甚至是方正這樣的傳統字體設計企業,也開始通過網絡,更多地和民間藝人,以及新興的漫畫家合作,開發出更多好玩的、更能吸引年輕人的個性化字體。
2011年,一個人稱“粉筆哥”的殘疾藝人崔顯仁的事跡震驚網絡。他用殘疾的雙手寫出了獨創的粉筆字。2013年,方正和崔顯仁合作,一起開發出了方正顯仁體,這款字體50年內的全部版權收益都歸崔顯仁所有。
更多與網絡漫畫家寂地、于彥舒、喵嗚合作的創意字體,讓習慣了方正正經八百風格字體的人們大為驚奇。表現激烈情緒的“吶喊體”“咆哮體”、表現幼兒童真的“四歲半體”,甚至是帶有一大波喵星人符號的“有貓在體”,都讓熱愛新事物的年輕人們驚奇地發現,原來字體還可以這么有趣。
方正喵嗚體
方正咆哮體
方正有貓在體
“方正字庫就像一個大的賣場,我們既有奢侈品,也有超市,還有小的品牌店。”黃學鈞介紹稱。如今,方正每年推出的新字體中,個性化創意字體的比例已經超過了一半。
字體設計行業依然是一片藍海
其實理論上來說,所有的平面設計師都應該有字體設計的能力,因為字體設計是平面設計中的一門基礎學科。而且,字體設計是一門很容易讓設計師愛上的藝術。不同的字體往往也有不同的氣質,“黑體、宋體就像是西裝,正統而經典;而手寫體、卡通字體這類創意字體就像優衣庫、ZARA那樣的快時尚。”丁一說。
而不同的黑體其實也有不同的氣質,“方正在試圖讓黑體變得年輕化,悠黑系列飄逸優雅,俊黑系列硬朗瘦長?!秉S學鈞介紹道,雖然不同黑體之間的差別只在非常細微之處。
像服裝的時尚輪回一樣,字體的時尚也是在不斷變化輪回的。現在復古字體的流行,恰恰也說明了這一點?!艾F在人們設計字體會從碑文古籍上去找靈感,人們在不同時代有不同需求,相關的設計也永遠不會停止。”黃學鈞說。
雖然中文字體以每年幾十款的速度在增加,但遠遠無法滿足龐大的市場需求。越來越多的場合需要有設計感的字體來提升氣質,品牌們希望用字體來提升它們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年輕人們也喜歡在手機上使用一些更有個性的字體。
過去字庫商的大客戶主要是出版社、雜志社、電視臺等傳統媒體,而現在的趨勢是企業客戶、甚至創業公司也越來越多。比如已經有2000多家企業向方正購買了字庫授權。
隨著屏幕技術的發展,字體在屏幕上已經可以得到完美的細節呈現,從PC再到移動端的閱讀習慣變化,也對字體設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黃油相機就是一個典型,這個在2014年12月推出的圖片APP正是以字體為賣點,它區別于其它圖片工具軟件的地方,是可以讓用戶在圖片上可以增加各種字體的文字來創作出有設計感的圖片。
據黃油相機創始人斯日的介紹,這款應用目前已經購買了100多款正版字體,而且為了培養用戶習慣,有部分字體是付費使用。但斯日也在苦惱,能選擇的字體還是不夠多,比如市場上就缺少專門為圖文排版設計的字體。而作為一家初創公司,黃油相機沒有能力像迪士尼一樣去定制字體。于是,他決定加入字體設計的行列,請了一個字體設計師用一年的時間來自己開發。
“太多字體需要去開發了,每家字體設計公司的定位也不一樣,市場很大,所以我不太擔心競爭的問題?!倍∫徽f。
雖然字體設計師們認為這個行業正在逐漸變好,但依靠字體設計賺錢依然是件困難的事情。就連這個行業的明星公司——造字工房的盈利情況也并不樂觀。丁一透露稱,雖然公司每年的銷售額達到了幾百萬,但普通的字庫業務并不賺錢,還需要其他像迪士尼、電影《黃金時代》這樣收費相對高的字體定制業務來補貼。
如今字庫的授權模式基本上會把個人非商用和商業用途分開,商業用途的授權價格為幾千到幾萬每款每年不等,而打包的永久授權價格會更加優惠;針對個人的非商用授權,則價格更低,基本上是免費使用,或者是在淘寶象征性地“打賞”1到2元。
而據丁一的介紹,造字工房開發一款字體的成本要幾十萬,有的復雜的甚至要上百萬。如果侵權問題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想把這個行業發展起來依舊是個大挑戰。不僅僅是大公司,市場上的中小企業,個體戶,大家都需要建立起對字體版權的認知。
除了版權問題,人才是這個行業面臨的另一大挑戰。過去十幾年,方正每兩年都在舉辦字體設計大賽,今年已經是第八屆了。這次他們甚至把頒獎禮和展覽放在了國家大劇院,一方面增加行業內的學術交流,一方面吸引更多對字體有熱情的年輕設計師,并試圖從中挖掘出一些商業合作的可能。
第八屆“方正獎”字體設計大賽作品展
想要成為字體設計師,現在依然還是主要依賴于愛和情懷。比如厲向晨并不是學設計出身,但在讀書期間偶然對字體設計產生了興趣,于是一發不可收拾。據厲向晨透露,他的投資人愿意出錢同樣更多是出于情懷。
再比如丁一,他從小就迷戀設計黑板報寫美術字,從中學輟學后替人手寫美術字招牌開始,到后來在榕樹下、搜狐等網站做平面設計,再到擔任時尚集團網站設計總監,幾乎20多年從未離開過字體。
“從內心深處來說,我對漢字一直有一種感恩的情結,如果沒有字體設計,我現在還可能在農村老家種菜。”在濰坊萬達廣場的高層辦公室里,出身農家的丁一感嘆字體給他帶來的人生轉變。
(應采訪對象要求特別注明:文中提到的“方正”均指代方正集團旗下的“方正電子”。)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6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