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圖來于網絡)
在這浮華的年代
安靜是如此奢侈的字眼
感謝文字讓你我結下的這份緣
謝謝你陪我們走過了一年
這期推送記錄了我們和進階群伙伴
一起堅持的一些小事
來源:文案圈(微信號:copywriter360)
配文:眩冰genie / 塘主
攝影:林大象/ALEX/凉笑/蔡汶川/周巖/周晨
文案圈獨家投稿 數英網DIGITALING
文案|生活美學|創意靈感
在幾個維度讓思考不停延伸
文案圈沒有要去說教誰
只是在展示一種行動之下的可能性
或者只是向你展示一個簡單的道理
“堅持本身就是一件有意義的小事
普通的行動可以改變普通”
為了捕捉文案的畫面感,文案圈牽頭組建了一個發畫不發話的微信攝影群。在幾千微信好友中篩選了100多位伙伴加入本群。
伙伴們平日里把自己對生活的定格記錄發到群里。漸漸會發現文案、攝影、繪畫、演講,以及其他一切溝通形式有著強烈的共通性。不過是用非常態的視角,表現生活里被大眾忽略的現象和本質。
那隱藏在每一段文字和每一幀畫面背后,能觸及心靈溫柔之地的訊息,被挖掘出來、被記錄者放大,這個挖掘和放大的過程就叫做洞察。洞察是那個以真誠的人性融入到生活當中,去體悟和感受人們行為和語言傳遞出“言外之意”的過程。
洞察和畫面感一樣,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訓練捕捉它。但是,在成為一項隨身技能前,它只是一項有意識的創作過程。帶著這種意識的人,會在每一件作品里自我約束、自我要求,不浪費每個精彩的瞬間,也不隨意按下捕捉的快門。出工、出力、不帶腦子地寫文案,只是在混工錢。
今天所有配圖若無特殊標注,皆出自文案圈進階群攝手作成員。
有意識的行動才能改變普通
01 《都回去》 文案詩
雨水落回天上
小河向西流淌
夕陽從東方落下
潮水輕輕撫摸山崖
手機屏幕變小
所有登陸密碼都忘掉
人們憑嘴巴保守秘密
用紙筆傳遞信息
陌生的心開始關心陌生人
時間和腳步變得緩慢
大家坐下吃頓早餐
豆漿用瓷碗盛裝
自己添加白糖
城里的孩子不叫Tynna
離家的孩子回到鄉下
思念不再遙遠
詩人從遠方歸來
回到南山下種田
村頭馬路露出泥土
門前梨樹
鎖住孩子們貪吃的目光
奶奶的身體不再冰涼
冷卻的開水重新滾燙
媽媽從河邊端回洗凈的衣服
黏人的阿黃叫我起床
汪~~
02 《對話詩人》
文/眩冰 Dream
寫詩的人早已老去
登徒子開始高腔唱歌
他的詩歌很戲劇化
邏輯清晰用語獨特
炒不出來美味的菜
就把剩飯熱了又熱
用羽毛拼不出飛鳥
用繩子拴緊了靈獸
詩人還在貧瘠和荒蕪
你卻滿嘴唾沫
高唱贊歌
每個大師,都能養活一群嘍啰
唯獨養不活自己
世人喝著詩人的血淚
看不見他的孤寂如長河
這段文字是一個深愛文字的姑娘寫在讀書日。
因為讀書日大家提到很多名人和詩人作家,一個推送提到卞之琳,后來我就去詳細搜索了下卞之琳前輩資料。但是發現很多分析評論簡直就是亂來。那么硬的理論分析怎么可以套給詩歌,就寫下了這段。文字想表達的是,詩人和炒冷飯的詩評人,像寄生蟲一樣依附前者,扭曲本來的面貌。
從2015年四月正式出發,到2016年四月讓腳步慢下,原來一年可以走完這么多路。我們堅持了對文字的真實態度,堅持了自己喜歡的樣子,用呼吸著的每一秒踐行著“做一位幸福的文字雕磨人,認識有態度的生活家”。即使有時塵世無憑,熱愛生活、敏感于文字,仍是件不錯的事。
文案攝手作,是文案圈為了捕捉文案畫面感,設立的一個微信社群。這也是我們堅持了一年對文案畫面感的一場實驗。
這里說的是算不上總結的小結,以后的文章里我們會慢慢聊實驗的體會。我是文案圈主理人,希望你開心!
- END -
文案圈(copywriter360)聚集文字思考者和有態度的生活家
做一位幸福的文字雕磨人,結緣有態度的生活家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6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