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這些洗腦3D動畫也太太太太魔性了叭,根本停不下來!
來源:普象工業設計小站
轉眼間,已來到2019年的最后一個月了。年底臨近,各種年終總結工作多了起來,平日里積累已久的工作壓力,逼得你強迫癥都要爆發出來。比如出門前,又多看了幾遍門是否鎖好,手機桌面上絕不允許出現未讀消息,就連撕廁紙都要整整齊齊的。
為了緩解大家日益緊張的神經,貼心的象君帶來了最強福音,特意找了多種神奇的3D解壓動畫,整體效果會喚起一種奇特的“舒適感”,使人得到放松甚至冥想。
一、滿足治愈,一眼就精神飽滿
說到能夠解壓的3D小動畫,象君首先向大家推薦來自瑞典的藝術家Andreas Wannerstedt。他的作品雖多是圖形簡單、配色協調、構圖平衡的幾秒小動畫。但是,只要一眼就能即刻讓你獲得視覺滿足感,立馬得到放松,多看幾眼便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NO.1 超治愈的魔力切切
對于如何解壓,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方式。肥宅喜歡吃東西睡大覺,膽大者喜歡蹦極做各種極限運動,無聊的人喜歡買幾包方便面捏碎,而有不少人卻喜歡看切東西的視頻,尤其是那種切割面工整到不行的東西,比如這樣:
這樣:
還有這樣:
這些切切切讓視覺神經過足了癮,是不是瞬間覺得超級解壓,在看切東西的同時煩惱也統統被切掉了。
NO.2 超魔性的無限循環
對于自己的作品,Andreas Wannerstedt常這樣形容“錯綜復雜、天馬行空,帶給人滿足感”。由此,他做了大量螺旋型無限循環動畫,隨著螺旋的不斷上升、前進,觀眾的滿足感大大加強。
與螺旋上升相比,螺旋前進所帶來的視覺沖擊力也是很大!
不過,在象君看來最有滿足感的,當屬這個怎么推也倒不完的多米諾骨牌了。
NO.3 超精確的“起承轉合”
有趣的是Andreas Wannerstedt所做的動畫,都在無意間找到了所治愈的特定人群,像下方經過周密計算的銜接動畫,簡直就是完美主義者們量身打造。
如此多變又極具創造力的奇思妙想,是如何制作出來的呢? 在多次的創作過程中,Andreas已形成自己獨有的方法論,每當他產生新靈感的時候都會記錄于紙上。然后在素描本上畫出草圖,等到可以創作的時機再用軟件進行制作。
在使用軟件時,他會先從簡單的基本構圖開始,再運用關鍵幀手工制作動畫,把事物的運動軌跡掌握在想要的方向發展。如此反復,便做成了這些令人獲得大大滿足感的畫面。
二、快樂治愈,看著就很開心
時光荏苒,歲月匆匆,轉眼間我們90后也要迎來30歲的倒計時。隨著年齡的增長,卻發覺快樂感在降低。其實,快樂很簡單。單看意大利動畫設計師Lucas Zanotto為哄女兒高興,做的這些小動畫就能讓象君開心一整天。
NO.1 有意義的眼睛
若說哪位設計師最會表現眼睛,象君首推Lucas Zanotto大師。只用乒乓球、紙上、紙盤這些非常簡單的部件,就能巧妙模仿許多和眼睛相關動作,制作成一組又一組可愛的裝置,然后發生各種有趣的畫面。
有意義的是Lucas Zanotto創作的這一系列動畫,在觀與樂的同時,每一組作品都有一個耐人尋味的人生哲理。這組命名為Mood-swings的動畫,大有“人生搖搖擺擺,難免情緒波動”的言外之意。
Mood-swings(情緒波動)
人生猶如過山車難免起起伏伏,動畫中的一雙眼睛就像人的歷程,有高光時刻也有低谷,沒有誰會一成不變,觸底反彈也是一種樂趣。
Bouncing Back(反彈)
世事無常,平衡好生活才是高手。
Life-balance(生活的平衡)
生活雖有諸多艱難,還是要用微笑去面對。
Going down with a smile!(笑著活下去)
學會控制憤怒,是成長的重要一步。
Anger management(憤怒管理)
NO.2 如果開心你就擺擺手
除了喜歡用眼睛制作動畫,Lucas Zanotto也非常愛手臂,看到這些擺手搖動的手臂,莫名就覺得好歡樂。
Lucas 這些作品的創作靈感與他童年喜歡玩樂高有一定聯系,這些簡簡單單的小零件在超思維想象力與數字媒體的加工下,成為了像天鵝臂、呼啦圈這些怎么玩都玩不膩的小游戲。
觀看這些有趣小動畫,你會發現有時快樂就是如此簡單。開心了就拍拍手,不開心越過去就可以了。
人生那么多樂趣,若是無聊打打球、拍拍鼓也是很愜意的,讓運動緩解你的小壓力。
三、視覺治愈,看著看著眼疲勞消散了
NO.1 顏色清爽到你尖叫!
為了找到更能解壓的小動畫,在各大網站找素材的象君,覺得自己的眼睛都快看瞎了。但看到日本3D設計師Hajime Nagatsuka的一系列作品后,眼疲勞立馬得到了緩解,畫面配色好看又清爽。
Hajime Nagatsuka喜歡運用各種形狀各異、大小不同的球類,做拋物運動。觀者的眼睛,會隨著球體運動的方向而發生轉移。
看過這些動畫是不是覺得自己做了一輪眼保健操呢,別著急,還有更多養眼畫面等著呢。
NO.2 重色看著也不累
與Hajime Nagatsuka相比,設計師Travis Ragsdale的作品在用色上要重很多。在喜歡運用圓形的同時,也在不斷嘗試其它圖形像柱體、不規則圖形等都有所展現。
看著這些“雷達發射器”是不是脖頸也跟著動起來了呢?
寫到這,象君覺得已經不能用“牛”來形容設計師們的腦洞與創作能力了。
四、發泄治愈,看一遍趕走所有壞情緒!
如果說以上動畫都具極強治愈感的話,那么下面這兩位藝術家的作品則能完全滿足你的發泄感。
NO.1 發泄也可以很溫柔
按壓、抹平,你想要的一切視感在瑞士3D藝術家Antonio Mele的動畫中,得到了淋漓體現。
在現實生活中,你一定見過不少人選擇用撕紙擊碎東西的方式來發泄情緒。但這些實物操作的方式,不僅氣大傷身,還是一種實實在在的浪費,倒不如看看此類小動畫進行解壓。
“潔癖癥”、“暴力王”都可以觀看這些動畫獲得治愈。
Antonio所做的這些動畫雖然足夠發泄情緒,但卻不是單純的“發泄工具”如,他設計的“多米諾擺”充分利用了機械組合原理,在打破原有排列組合的同時以迂回曲折方法設置出新的秩序,用科學的方式給予視覺上的滿足。
NO.2 視覺暴擊就要穩準狠
如果看完以上動畫你還是覺得不夠過癮,Rémi Cabarrou創作的無限循環動畫保你看后直呼“超爽”。
每組作品沒有過多的寓意,無論是擠壓還是滑落,都以穩準狠的形式進行直接呈現。
切切切起來,也是干脆又利落。
一切都是那么簡單又酣暢淋漓,看10000遍都不夠的節奏。
看完這些引起極度舒適的動畫無數人拍手稱贊,這簡直就是強迫癥者的福音。雖然每天為房子、車子、票子奮斗的現實生活太“南”了,但這些簡單的畫面卻能給我們莫名的滿足與快樂,看一遍壓力得到釋放一遍。看著,看著,煩惱消失了郁悶緩解了人也開心起來了。
最后,悄悄問大家一句,“這些動畫你看了多少遍?”
參考資料:
《Voicer:以下內容易引起極度舒適!請謹慎點開》
《糖果山國際藝術音樂節:糖果山福利貼 | 專屬強迫癥的福音》
圖片來源:
ins@Andreas Wannerstedt、ins@Lucas Zanotto、ins@Hajime Nagatsuka、ins@Travis Ragsdale、ins@Antonio Mele、ins@Rémi Cabarrou
經授權轉載至數英,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作者公眾號: 普象工業設計小站(ID:iamdesign)
每天早上6:30準時為你送上設計早餐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