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設計碰上了柴米油鹽之后,就變成了一座座富士山?
一直以來,關于日本食物的包裝都有太多值得推薦給你的東西,這次日站君把眼光縮小一點,回到廚房里,灶臺邊,那些刺激味蕾,讓食物更加鮮美的柴米油鹽上來。你會發現,日本人為這些“微不足道”的東西虔誠地設計,增添了許多禪意和生趣。被它們圍繞著,廚房的油煙氣也沒那么惱人了。
都說日本人寧愿一日無肉,不能一餐無米。關于日本大米好吃的傳說早傳遍全球,面對這個每頓飯繞不開的食材,除了對味道的苛求,日本人對大米的包裝和容器的考究更是極致。
來源:AMCREATIVE埃姆創意(微信號:amcreative)
原標題:日本|當設計碰上了柴米油鹽之后
作者:AM
一、設計魔術師的伊丹米
佐藤可士和號稱是“能夠帶動銷售的設計魔術師”,他設計的這款伊丹米已經成為經典之作。包裝以紅黑為主色調,點綴一點金色,根據大米的不同產地,變換不同圖形和字體的設計。
二、最呆萌的白熊米袋
前陣子很火的大米品牌,北極熊躺在牛皮紙做的米袋上,變換著表情和姿勢向你賣萌,怎么忍心不把它帶回家。想象它被做成各類壽司手卷,味道一定很贊吧!
三、包成一顆圓潤純白的米粒
新瀉出產的越光大米是日本頂級大米的代名詞。這個叫做“Tsumari ”的大米禮盒中,每一盒里包含3個米粒形狀的容器,每個米粒中可以裝下300克越光米。
四、很高興遇見你
“Rice to meet you”將潛在客戶群定位在年輕一代,因此包裝設計更加活潑。揭開盒蓋,透明的袋子幫助主婦一眼就可以分辨大米的優劣。設計師貼心的在袋子上注明不同大米適合的烹飪方式:秈稻,配咖喱食用;山茶米,做壽司風味最佳;意大利米,意式燴飯的不二選擇。
五、外婆的古法精制米
隅田屋米采用日本傳統的精制大米手法,干凈的設計和半透明的包裝袋,把大米粒粒飽滿的好品質襯托了出來。
六、把大米灌進啤酒罐里
把大米像儲存啤酒一樣灌進易拉罐里,倒不是因為米中帶有酒的香氣,而是考慮到日本家庭防震儲備物資的需求,易拉罐防水,抗擠壓且防長蟲。“新米旬缶”是免洗型大米,能夠保存長達五年的時間。
米罐的包裝出自日本知名設計工作室Tetusin ,長于用最簡潔的設計表現產品的特點。負責過很多政府項目的視覺設計。
七、農田的舞蹈
下面這袋大米叫“農之舞”,我猜意思是說,優質的大米是農民大伯在農田上耕作出的舞曲。設計師取水、陽光、太陽旗和大米四種意象,抽象成米袋中的水滴狀圖案。
除了對米的細心設計以外,還能在廚房里找到更多的用心與巧思。那些擺放著的,好看的工具和調料,足以增添人們對烹飪的樂趣和更美好的下廚體驗。
▲ Mizkan是家有兩百多年歷史的釀醋企業,在210周年的時候,品牌邀請佐藤卓事務所設計了這款隆重的紀念禮盒。包含一瓶醋,一個底托,一份品牌宣傳冊。最妙的是醋吃完后,瓶子可以拿來插花。
▲ 同樣來自上面Tetusin工作室為伊都安藏里設計的天然果醋包裝,延續了慣有的清爽視覺風格。
講究的設計是在這個看似簡單的玻璃瓶上,品牌和創立于1819年專做玻璃食器的石塚硝子合作,瓶身質地通透,利用液體表面張力設計出了玻璃瓶塞,保證醬油完美不滴液。
柴米油鹽之外,連躺在冰箱里的冰格也沒有被遺忘。這是一塊硅樹脂做的冰格,外形仿照富士山的樣子,較真的日本人甚至連白雪皚皚的山頂都逼真的還原出來。在朋友聚會的時候拿出來,肯定會引發小女生的騷動。
▲ 料理白癡也能get的制冰方法:在模具里灌滿水,蓋上蓋子,放進冰箱。凍一晚抽出里層硅膠杯,倒扣取出已經凍好的冰格,一個憨態可愛的富士山冰塊就大功告成了!
duang!一塊好看的富士山冰就完成了!看一眼,真想往杯子里注入一杯清酒啊!
說說你的廚房里,有哪些有趣又好看的玩物?歡迎在評論區告訴我們。
(——完——)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