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如何成為一名廣告人?
這是我在知乎回答過的問題
說實話,我覺得廣告是最有趣的職業,在這里你能遇到全世界最好玩的人,接觸最多的領域。但廣告并不是一個平穩的,低壓力的行業,所以廣告適合鬧騰的性格,斑斕的人生,適合大聲笑一起叫,適合上天入地敢愛敢恨,但真的不適合追求穩穩的幸福那種。
來源:一條特立獨行的廣告(微信號:addogking)
作者:趙圓圓
專業問題
1、我大學學的專業將來和廣告公司的需求對口嗎?
廣告業是一個考驗情商智商,并且很注重知識寬度的行業,所以知識面和學習能力要大于專業。廣告公司一般分為:策劃部、客服部、創意部。這三個部門的工作需求和大學專業并不完全對口,通常情況是:
中文系=創意部文案
美術系=創意部設計
廣告學=客戶服務部
市場營銷=策劃部
這只是個通常情況。
我的組里還是有學熱力機電、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公共關系、信息自動化、計算機、生物學等各種奇奇怪怪專業的人才,所以專業不對口不需要太擔心。我大學的專業是:工藝美術。捏景泰藍瓶子的那種。
2、職業生涯的起點從哪里開始合適,是本土大公司,還是4A?
最近好幾個畢業生能同時拿到幾份offer,來問我到底哪個好,這真是甜蜜的煩惱啊。
我要說幾點注意事項:
首先:絕對不要去小公司!絕對不要去小公司!絕對不要去小公司!尤其是創業型公司,無論開具怎樣誘惑的條件,如何給你打雞血,記住,小公司是拔苗助長式的成長,以及自生自滅型的環境。對今后的職業生涯來說,無論是簡歷構成還是知識積累的系統化,都非常的不好。小公司也許適合工作兩年之后有些基礎的你,但真的不適合剛畢業的你。
其次,無論去大local還是4a,重點是:帶你的人,ta也許不一定很強,但一定要愿意帶你,再強的不愿意帶你等于零,能力一般的上級如果愿意帶你教你東西,也夠一張白紙的你受用很久了。
再其次,你做的客戶很重要,如果是世界五百強,能給你的簡歷加分,如果是大項目,能充分的鍛煉你的能力,如果是穩定的日常,能培養你良好的作業習慣。
具體怎么選,我這里有個公式
公司名氣>服務品牌>公司環境>薪水待遇
3、薪水重要嗎?
不重要,起碼現在不重要。
在30歲前,你幾乎掙不到什么錢,尤其是在廣告這個行業中。我說的掙不到錢,是薪水在2W以內。初始薪水基本上是4000-5000,稅前,試用期3個月到半年不等。多個500到1000的影響力真不大,這點兒錢真的不夠你在北上廣養活自己。
所以,請問家里繼續要些生活費。
4、需要先準備點兒什么,或者學點兒什么嗎?
好多人問我剛進公司要看些什么書啊,該學點什么啊,我覺得每個人情況不一樣,遇到的具體問題也不一樣,我無法挨個回答,市面上也沒有針對性的書,要么是老外寫的不接地氣的,要么是老師寫的胡說八道的。
還是那句話:
首先要了解你的工作流程,這個部門怎么賺錢的,你的具體工作又是什么,每個人的分工職責又是什么。也就是俗話說的站的稍微高一些看整個體系是怎么運轉的。
都整明白了之后,開始做功課,就跟區分數學語文外語一樣,你明白自己缺什么,那就補什么。
5、一些入職場的好習慣(免費贈送)
a、好為人徒。
公司是免費的知識寶庫,鑰匙就是你自己這張嘴,只要開口問,幾乎沒有人會拒絕你。
b、放下面子。
面子是最不會幫助你產生價值的東西,我見過太多扭扭捏捏的新人,說實話,我寧愿選那些放得開的,會犯錯誤的,我也不要那種臉皮薄的象杜蕾斯一樣的。
c、清晰的上下級關系。
開會,開著開著一個實習生就消失了,招呼都不打,早晨一來,發現人沒來,一問,請假了,跟誰請假了?跟另一個實習生說了,我倒要問:另一個實習生是她上司?上下級關系不是壓制和官僚,不要曲解,上下級關系是為了保障系統正確高效的運轉。
補充問題
1、如何去奧美實習,實習期有多長?
奧美實習的門檻不高,只要投簡歷,如果有空缺的話都有機會。實習補助每月1500,每天有20塊加班餐補,以及打車補助(專車除外),和其他外企相比沒什么優勢,沒辦法牌子在那放著。巴特!大家注意這個轉折詞:奧美喜歡能長期實習的實習生,如果你學校有課,每周只能來個3天或者只能寒暑假來實習一下的話,說實話,能進來的概率立刻變個位數。而且實習的時間越長,畢業后留任的機會越大。所以如果你大四課程真的很忙,就不要勉強了。
2、做幾年廣告然后跳甲方是一個好選擇嗎?
是的,廣告圈里面有相當一部分人并不是熱愛廣告的,就像你上大學也未必熱愛你的專業,廣告業的高強度適合年輕時的熱血與死磕,但是幾年過后,總有人向往安逸與規律的生活。于是,跳甲方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巴特!大家注意這個詞又出現了:一般情況,甲方的薪水并不比廣告公司高,甚至更低,為什么要跳甲方呢?更多是甲方按時上下班的節奏以及相比廣告公司更單純穩定的工作內容,說白了,想過日子了,跳個甲方安逸些。想掙錢的廣告人,要么自己開個小公司,要么拉風投做產品去了,同時請記住,所有的創業都非常非常非常的累,比上班累多了。
3、我覺得我點子挺多的,所以一定我適合廣告公司
大三開始到上班頭三年,是大腦最活躍的時期,生活負擔少,思想自由度高,我大學寫的詩歌現在讀都覺得依然牛逼,所以不是因為你點子多適合做廣告,而是你做什么都點子多。巴特(好煩啊,巴特又來了),廣告公司最不缺的就是創意,創意部之外,客戶部策劃部統統都能想創意,而且毫不遜色,當年IBM經典的登月廣告語就是一個客戶經理寫的。我倒是覺得,如果你的“創意抗擊打能力”比較強的話,才是真適合廣告這行。
4、如何成為一名策劃
我不講端正的策劃理論哈,那種百度一下都比我說的準,我只說自己的理解:廣告公司并不是營銷策劃的主陣地,營銷策劃是麥肯錫或者朗濤或者特勞特這樣的公司做的,國內這種營銷策劃公司多了,比如葉茂中,華與華,采納什么的。策劃做的是企業營銷咨詢管理,說簡單些是做CI VI BI系統,建4p,講4c,分析swot,找定位等等等等。
簡單來講,策劃常用分類是:營銷策劃與傳播策劃,營銷是賣貨手段,渠道通路資源等。傳播策劃是影響力,美譽度知名度等。而廣告公司做的最多算傳播策劃,因為我們無法影響產品設計或者鋪貨渠道,甚至定價權。我們只能做些錦上添花的事。
在廣告公司,策劃經常變成寫方案的,
方案就是:市場分析,消費者分析,產品定位,推廣概念等。然后創意部接盤想創意,所以經常策劃跟創意講完自己的想法,如果創意說挺有感覺的,有創意了。策劃都會長出一口氣。
策劃經常被人詬病的是:
簡單的事情復雜化
大家都懂的道理還要再說一遍
策略無法落地執行出來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沒有干貨。
想做好一名策劃我覺得要具備幾個素質
a.深刻的洞察
如果你寫出個報告是證明“中國人都開始用手機上微信了”這種屁話就不叫洞察,只會挨打。洞察是就一件大家都知道的事情的更深度了解,或者從另一個角度發現新知。比如你發現00后10后為了躲開父母的社交圈,他們又回去用QQ了。
b.良好的文筆
我所見過的好策劃每一個都是文案高手,文字精辟到位又不時煽情,有理有據有愛心,寫slogan水平不比文案差。
c.指明大方向
指明方向是策劃工作的核心,ppt寫完了問問自己,我到底要干嘛,我給創意指了條明路了嗎,還是我只是堆了一堆分析和理論?
d.寬廣的知識面
尤其是各種傳播理論一定要熟,心理學要懂,音樂體育藝術等等等等知道的越多越好。
e.ppt做好看點
這二年,ppt丑的方案,寫得再好客戶都聽不下去。所以策劃一定要有幾個美術好友。
f.如何從別的部門轉策劃
如果你是阿康,你能自己寫個完整方案的時候就可以提出來轉策劃了。如果你是文案,你的創意推導相當有理論依據時候,也可以轉了。老板不同意?你不會撒嬌賣萌威脅提辭職裝病哭鼻子嗎?
5、日常如何提高自己
如果你所在的公司不行,也沒人帶你,日常工作內容也是循環拉磨,但受制于其他情況暫時去不了好公司怎么辦,怎么提高自己。
我說下我自己的日常,只對我有效,未必適合你。
a. 泛讀
泛讀是大量的閱讀,去書店拿起書只讀簡介目錄和前10頁左右,如果你覺得有興趣就買回去,如果沒興趣就換下一本,那些拿起書來直接翻中間頁的其實都在神游。
文案別只看文案寫作書籍,要“向上看”,看所有文學類的,最起碼是獲獎類的文學書籍,中國唐宋幾個文學高峰期的東西都要看,經典讀物盡量都讀完,但丁神曲啦,奧德賽啦,甚至圣經,讀完之后再分類讀一些細項,比如花童時代,垮掉的一代,波德萊爾,詹姆斯喬伊斯,左拉,還有米蘭昆德拉之類,這些名作家的看代表作就好,不用全看,看完這些,你再看許舜英的書就很容易看懂了。
設計也是,油畫國畫建筑櫥窗設計服裝設計室內設計工藝美術景泰藍青花瓷土陶巴洛克包豪斯波普極簡主義什么的,起碼都知道出處是哪,代表作是哪個,代表人物是誰。
策劃和阿康也是,那些營銷策劃的,市場推廣的,廣告揭密的,名企案例的,甭管好不好,盡量多的看,了解其邏輯原理,看多了就能分清楚哪些是真有料的,哪些是大忽悠的了。
b.微信閱讀
我在微信開了個書架群,就是那種不聊天只發精華文章的,為保證大家分享的文章質量,里面基本上都是自媒體運營者,網紅和各大雜志編輯。時間長了我發現,每一篇高質量的微信幾乎都是一個知識點,知識點的累積就開始影響閱讀者對文章水平的判斷力。這也就是俗話說的,好東西是拿來洗眼的。我現在基本上不看朋友圈了,都是在看訂閱號。
c、不斷的嘗新
我時不時會上app store排行榜,把每個類別的app都下載一遍玩一下,然后刪掉,這就是嘗新。看到新的品牌活動,或者有朋友圈分享的東西,大部分能去試就試一下,玩個flash拿個優惠券,用不用兩說,起碼搞清楚人家怎么做的。我沒有太強烈的個人喜好,所以只要我看到的,我都要搞清楚怎么回事。
6、有哪些要告誡職場新人的話
a.不要自滿,不要看不起那些年長的,覺得人家這不行那不行,這不如你那不如你。以后你就會發現自己這種想法有多愚蠢。
b.不要有太強烈的個人喜好,尤其是當你根本不了解你不喜歡的東西到底是什么的時候,那會令你的視野變得更窄。
c.保持犯錯,年輕最大的資本就是低成本試錯,當然不是讓你作死,是不要因為害怕犯錯而不敢去嘗試。
d.保持禮貌,我們的父母親戚經歷了三反五反,經歷了大饑荒,經歷了文革,他們的一生顛沛流離,充斥著苦難與斗爭。他們的某些禮儀教養是缺失的,但并不意味著你也可以那么去做。不要隨地吐痰亂扔煙頭或者插隊高聲喧嘩之類,那一點也不酷。
e.不要熬夜,不要作賤身體。俗話說:30歲前睡不醒,30歲后睡不著。我年輕時加班太多,能量儲備不夠。30歲后報應都來了,睡的淺,體能差,腸胃也不好,頸椎病也來了,目前在健身,算是亡羊補牢吧。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4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