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放大招?全新“Reaction”社交功能上線!
放大招?Facebook全新Reaction功能上線!上周發生在國外社交媒體圈最熱一事,可以說是Facebook已經推出全新的Reaction功能。作為鼻子比較靈敏的社媒君,本想第一時間跟大家分享這事,但由于資料還不齊全,所以才拖至時今。
數英網用戶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系本人
其實Reaction功能是由Like功能延伸改變而成的。Like功能是Facebook最具有代表性的象征之一。在加州Menlo Park園區的門口,Facebook更為其設立了一個巨大的雕像。
Facebook已擁有16億用戶(比中國人口還多),最可怕的是據統計,每天在Facebook上點贊的次數已超過60億次,這個次數要比每天使用google進行搜索的次數還要多。Like功能會直接影響Facebook每一季數百億的廣告收入。各大品牌。出版商與個人用戶不斷且有策略睇分享他們覺得會得到更多Like的內容。
但一個Like不足以表達對帖子的反應,就比如,有人覺得,如果她在 Facebook 上發布了一則離婚的消息,她的朋友們還是會咬著牙點一個「贊」。又比如,當尼泊爾地震發生的時候,總是有一些心急的人會點擊那個豎起的大拇指。
長久以來,Facebook 的帖子下方只有一個點贊的 “Like” 按鈕來讓用戶表達對帖子的感受,這種單調的表達方式受到了許多用戶的詬病,尤其是他們居然找不到發泄不滿的 “Dislike” 按鈕。
修改 “Like” 鍵好比可口可樂改動自己的配料密方。Facebook 團隊領導人此前數次想拿它開刀,但是修改后的樣子都達不到可進行公測的程度。“在人們心中,這個功能已經與 Facebook 劃上等號了,所以任何改變都必須足夠好——否則會嚴重降低我們的用戶體驗,” 團隊領導人還說,“但是所有的嘗試都失敗了”。一個非常直接的反向設計——“Dislike” 鍵很快就被團隊成員否決,他們認為這個選項會引發過多的消極情緒。
為了確定新的情緒,Facebook 的研究員開始收集最常用的評論短語。“haha”、“LOL”、“omg so funny” 這些都屬于 “笑” 的范疇;“心心眼 Emoji”、“心臟跳動的動圖”、“luv u” 被劃入 “愛” 的分類。
最后總結出人們最為常用的六種情緒反應,Facebook 把它們稱為 “Reactions(反應)”:憤怒(angry)、傷心(sad)、驚訝(wow)、哈哈(haha)、歡呼(yay)和愛(love)。
Facebook的“Reactions”功能不會拋棄“Like”,以上都是對其的擴充。在公司內部,員工就 “如何加進新的情緒但又不使帖子顯得擁擠” 激烈爭論。畢竟 Facebook 越易用,越能吸引更多用戶。扎克伯格的解決方案是:界面仍舊不變,還是只顯示一個大拇指,但當用戶長按的時候,其它選項就會出現。在此基礎上,Facebook團隊為每個選項加入動畫以更清楚地表明含義。這些黃色的 emoji 表情會彈跳和變化,比如表示 “生氣” 的表情會變成紅色,眼睛向下怒視。當人們給出了自己的反應后,News Feed 中的消息就會顯示出有多少人表達了歡呼、驚訝和愛。
這一升級貌似瑣碎——不過是讓更多的回復能以點擊的形式進行。沒有這個升級的話,人們照樣可以用各種 emoji 或者文字來進行回復。但是這一功能很有可能讓 Facebook 的用戶黏度進一步提升。此外 News Feed 的算法也相應地將進一步完善,讓用戶收到跟自己關系更近的推送和廣告。
自從推出了Reaction功能后,更有專業人士對各國的官員做了一份Facebook Angry關注表。直至2月26日22:25統計后,有位知名官員得到的Angry數足足達到28.2K,真是十分驚人,已經達到國際化水平!
Facebook已在2月26日開始更新“Reaction”功能。但這套功能實際相關數據,我們還是抱著有待查看的心態,或許有一天Facebook會覺得這套功能會比Like更遜色的時候,讓時間倒回,再次只使用Like。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