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的「紅包照片」功能,告訴了我們三個運營道理
來源:產品菜鳥匯(ID:U_quan)
數英網用戶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系作者
26號下午推出的“賤嗖嗖”紅包照片不僅讓朋友圈刷屏了,更是把整個互聯網圈弄得議論紛紛,有人說它是微信付費閱讀的開始,有人說它打響了巨頭春節紅包大戰的第一炮,甚至紅包照片的提前下線導致有人說微信涉黃….
營銷視角下的紅包照片是各種第一時間的借勢營銷案例,比如岡本的一起搖和杜蕾斯的高清無碼。
作為一枚運營看到紅包照片事件,當時是想寫如何利用人性做運營,后來覺得話題太空洞也就放棄了更新。
不過事件第二天《十問微信團隊, 關于紅包照片你想知道的一切》這篇文章,從回答的字里行間來看不像市場做的華麗公關文,還是有幾分產品運營人員的屌絲淳樸的感覺,倒是給了自己寫點東西的方向。
其中文章有3句話跟運營的相關性比較強,大家可以感受下,是否也能想到點什么。
通過這幾句話,我們可以把26號的紅包照片定義成這樣一個運營事件:“它是一個歷時了3個月才開發出來的微信活動功能測試”。
看似簡短的定義對運營來說卻意味著很多,因為朋友圈「紅包照片」功能,用刷屏告訴了我們三個應該知道的運營道理。
道理一,活動運營可以向活動功能運營方向努力。
活動功能是活動運營的升級,它的項目重要性與難度遠遠超出的了一般的活動運營。普通的活動運營是做一個活動頁面,然后在產品顯眼的位置用廣告位給頁面導流量,讓用戶在頁面上進行互動。
活動功能呢,則需要深度結合到產品,讓用戶直接在產品原生功能上互動,它對運營的回報很大,不僅數據提升快,功能互動量好的話還能升級成為產品的固定功能。比如貼吧的投票功能貼,起初是PC端僅用于貼吧官方活動的功能,只有運營配置上線了才能在部分的貼吧置頂顯示,現在它被做成移動端的固定發貼功能,開放給了所有的貼吧用戶。
不管怎么的活動功能還是得回到它的本質——活動運營。活動運營是指針對不同目的、不同性質的活動進行的運營,包含策劃、準備、實施、復盤。相比于內容運營、用戶運營的潤物細無聲來說,活動的運營更具引爆性,能夠在較短的時間里對目標數據進行提升。
這次紅包照片的活動功能目標,看《十問微信團隊, 關于紅包照片你想知道的一切》中的這句話就明朗了——“從構思到開發三個多月,中間經歷過多個玩法的嘗試和推翻,但目標一直都很清晰:大家在這一年中,肯定珍藏了一些很有意義的照片,希望借著除夕這個特殊時刻,和紅包這個新玩法,和親朋好友分享這些照片,樂一樂。”
活動目標表面上為促進社交互動量,實則還有微信紅包相關數據的提升。根據往期微信紅包公布的數據,可以初步的圈定紅包照片有意提升的數據范圍。
1、微信紅包收發總量
2、人均發放紅包次數
3、微信紅包參與人數
4、朋友圈互動量
5、微信支付新增用戶量
從我周邊同事在26號下午的微信情況來說,紅包照片對這5個數據中的微信紅包收發總量、人均發放紅包次數、微信紅包參與人數、朋友圈互動量,這四項數據的提升還是蠻大的。就我本人在當天就玩了3次的紅包照片,收到了十幾次的紅包,也發了十幾次的紅包。微信團隊也發文認可了它的價值,“昨天的測試結果符合我們的預期”。
坦白講,除夕那天如果是同樣的紅包照片功能,你還會繼續跟26號那樣熱衷的參與嗎?
我覺得用戶的參與度會降低,畢竟用戶對抄老梗的互動并不感冒,更何況有不少人在26日的這一輪刪檔測試中還受到了“智商傷害”。如果微信團隊想繼續利用它提升目標數據的話,除了對紅包照片的破解方式采取加密策略外,應該還會在這10天不到的時間做出一些新的互動調整。
道理二,做運營要耐的住寂寞。
看到《十問微信團隊, 關于紅包照片你想知道的一切》文章時,一眼就擊中我的文字是“從構思到開發三個多月,中間經歷過多個玩法的嘗試和推翻”,自己也在朋友圈發文感慨了下:運營真相,紅包照片歷時3個月準備的活動,測試期間試過很多種互動方式。
運營新人容易出現工作急躁,失去方案迭代耐心,恨不得能夠立刻上線結束工作。
可是我們看到的那些口碑好,傳播廣的互聯網事件,它們背后的基本上都是得經歷2個月以上的準備與開發。
1,項目的目標構思,探索項目對產品的價值
2,項目的功能規劃,實現價值的功能策劃
3,項目的功能嘗試,小流量的測試與用戶調研
4,項目的功能優化,迭代實現價值的功能策劃
5,項目的功能立項,確認功能的開發投入產出與優先級
6,項目的功能開發,協調設計、前端、后端的需求
7,項目的功能測試,功能黑盒子與白盒子測試
8,項目的功能上線,準備市場推廣資源
針對這次的紅包照片的刪檔公測,有不少技術大牛反饋做這個功能開發的技術不夠走心,照片模糊只是渲染由前端做了,懂抓包的人能夠輕易的拿到模糊前的圖。
不過在微信這樣的大產品能夠立項,并且排到期做這種按照張小龍產品價值觀來說并不是對用戶有價值的功能已經實屬不易。紅包圖片功能的上線,倒也教了我們兩個立項小技巧。
1、運營要把項目的收益跟產品的核心功能綁在一起,這樣項目容易被認可立項,就像這次的微信社交互動功能跟紅包的結合。
2、項目所涉及到的開發盡量是能夠實現代碼的復用,比如紅包照片就調用了隨機紅包的接口,進而降低開發成本。
道理三,測試要多做。
還記得元旦跨年那晚刷不出紅包時的焦慮嗎,目前提升微信紅包收發次數的一個很突出的瓶頸是服務器在紅包高峰期的穩定性和服務端限承壓能力。
顯然在春節期間微信會把大部分的服務器帶寬都騰出來給紅包,以防止再次出現用戶紅包收發困難的尷尬,紅包照片這樣的功能需要多少服務器支持互動的并發,自然是要預先測試出來,好提前做紅包照片的限流計劃。
即使不是在微信這樣的大產品,服務器測試在活動功能的運營是必不可少的環節。比如你的產品想在春節做一個彈幕活動,開發了一個從發貼框發的句子只要是觸發了與春節有關的詞就會出現在大幕這樣的功能,運營還是需要進行測試或者根據往年的技術經驗,了解這樣的互動活動得留多少臺服務器來支撐。
測試的另一個目的,當然還有用戶接受度測試,畢竟之前都是小范圍的調研。
通過真實環境下的測試,才有找到更有的功能優化方案。這次紅包照片的刪檔測試,從效果來看,用戶參與度極高,同時接受和掌握的速度很快,導致了瞬間的刷屏。瞬間的刷屏也會對用戶體驗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這給的紅包照片的除夕活動提供了優化的方向和依據。比如通過對入口發放、限制次數等方式,制定體驗最為優化的規則。
以上是我看了《十問微信團隊, 關于紅包照片你想知道的一切》的文章后的想到的一些運營視角下關于紅包照片的觀點,如果你也有一些好的想法歡迎在評論區交流。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