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9億美元賣出美團股份 接下來要打仗了
美團終于撕掉了“阿里系”標簽和大眾點評一起進入騰訊戰隊;而阿里巴巴入股“餓了么”后也開始著重扶持自己的口碑網;百度則是重金投入百度外賣。至此O2O領域也出現了BAT三足鼎立的局面。
來源:界面(微信號:wowjiemian)
1月28日,《華爾街日報》報道稱,阿里巴巴正式同意出售美團-大眾點評股權,總價值約為9億美元。報道指出,出售股份的主要原因在于阿里巴巴正在建設屬于自己的O2O平臺。
美團網曾經是“阿里系”的一員,從B輪開始,阿里巴巴幾乎參與了美團后續的每一輪融資。但阿里巴巴和美團網的關系卻一直若即若離,此前美團的具體業務幾乎很少和阿里巴巴本身的業務相結合,投資也基本停留在資本層面。
阿里巴巴和美團的關系耐人尋味。在2015年初的融資發布會上,王興將美團網定位為繼阿里巴巴、京東和唯品會后,中國第四大電商公司,并劃清了和阿里巴巴之間的距離。王興甚至公開聲明,“我們是非常獨立運作的,而且我們也不打算所謂地站隊,因為我們認為我們可以自成一隊。”
但不站隊也讓美團感受到了“獨立”的代價。
美團旗下的貓眼電影用兩三年時間逐步占據了在線電影售票市場近70%的市場份額,而作為后來者的淘寶電影票,在今年4月納入阿里影業后,通過收購院線售票軟件公司“粵科軟件”等資本運作,正在迅速縮小自己和美團之間的差距。
在美團所攻堅的外賣領域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背靠百度的百度外賣、背靠京東的到家美食會等公司,也主要依靠賬期時間短,資金到賬快等優勢與美團對抗。“獨立”意味著需要有優渥的資金基礎保證自己在市場競爭中位于不敗地位,意味著需要不斷融資,不斷競爭,然后繼續融資進行下一輪競爭。但上市時間卻始終未被提上議程。
伴隨著這些新業務一起繁衍增長的,還有它們背后高攀不下的地推人力成本、運營成本、和各個領域的競爭對手博弈市場份額的補貼成本、以及支撐這些業務有序運行的服務器帶寬成本。
“我們必須有一個龐大的、訓練有素的線下團隊,來服務遍布全國的供應商和消費者,這是我們過去一直做的事情,也是美團在O2O領域之所以能取得進展的原因。”美團COO干嘉偉表示,傳統電商只需要大型、優質并相對集中的商品并與物流供應商取得合作,就可以滿足全國大部分的消費者。但本地生活服務即O2O有強烈的本地特殊性,需要按不同區域來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地推的重要性就尤為突出。
目前美團總共有超過15000人的線下地推團隊。其中團購部門9000人,外賣配送超過3000人,酒店3000人,還有貓眼業務下的數百人團隊,而且這個地推團隊的人數還在不斷增加。
這導致了從去年7月開始,美團網和大眾點評先后遇到了融資困難的情況,美團網當時正在進行的10億美元E輪融資一直遲遲沒有落定。最后在去年10月份,美團網正式宣布和大眾點評合并,合并后騰訊將追加10億美元投資,至此美團網終于撕下了阿里巴巴的標簽,聯合大眾點評一起進入騰訊戰隊。
這讓阿里巴巴感到威脅,也讓阿里巴巴和美團網的關系走向冰點。在合并消息傳出后沒多久,2015年11月阿里巴巴也對外宣布,將開放支付寶旗下的餐飲O2O口碑網的平臺API接口,吸引更多的線下商戶加盟。與此消息同步公布的是,海底撈、西貝、外婆家與口碑網達成入股意向。這三家餐飲品牌被認為是“餐飲界的BAT”,具體入股金額和入股比例并未披露。
更讓行業震撼的是,今年1月開始多家媒體報道阿里巴巴極有可能在幾周內完成對初創企業餓了么的融資活動,參與餓了么規模12.5億美元的融資活動,融資結束后餓了么估值達45億美元。換句話說,阿里巴巴繼續利用自己的資本優勢打算通過投資和合并的方式,利用餓了么和口碑網來構建自己的O2O平臺。
盡管目前已經初步形成了O2O領域BAT三足鼎立的局面,但還很難判斷誰真的能順利地從這一戰局中勝出,從目前來看至少更像是一場“金錢游戲”。去年7月李彥宏宣布將投入200億元構建百度糯米面O2O平臺,大眾點評和美團合并后在今年1月也宣布已經成功融到33億美元的巨額融資,阿里巴巴也斥資數十億美元來彌補這一塊業務的空白。
美團網和大眾點評的信心在于目前兩者聯合已經在O2O領域有一定的壟斷地位。但雙方此前業務極為類似,在合并過程中如何解決協同問題還需時間來觀察。然而對于阿里巴巴來說,其在電子商務領域的統治性優勢,也許可以利用母體在移動支付、LBS地圖服務等其他資產幫助這個后起之秀的O2O平臺增強競爭力。2016年對于這三大巨頭來說,將會是一場更嚴峻的戰局。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