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瓶建學校、圣母院頂游泳?看看瑞典設計師的腦洞建筑
作者:拾壹,來源:一起設計
原標題:這些奇葩設計沒被實施,但只看方案效果圖,就讓人驚呼:太有創意!
公共建設是城市規劃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當公共建設完善的時候,城市的各種機能才能良好運轉。
那如果在這樣的基礎之上,讓設計師發揮各種奇思妙想,會有什么樣的效果呢?
來自瑞典斯德哥爾摩的設計工作室 UMA,由 Ulf Mejergren 創立于 2010 年。Ulf 是一個年輕的設計師,「腦洞」相當大,常常有很多讓人覺得神奇的想法,甚至會覺得有些「奇葩」。
Ulf Mejergren
他所做的設計有很多是針對公共空間領域的,而且絕大部分都是概念設計,但其中所包含的設計理念卻非常有趣而充滿細節。
當你看完他的設計之后,也許心中也會期待某一天能看到這些「奇葩」的想法能夠真正實現。
今天我們搜集了 15 個他的設計,快來感受一下吧!
01 NEW WAVE
用來自海洋的塑料瓶建一所學校
在墨西哥,每年都會產生超過 100 萬噸的塑料廢物,流入海洋。這個巨大的數字讓人汗顏。
UMA 希望能通過廢物利用的再設計,緩解這種情況。于是他設計了一座利用廢棄塑料瓶建造的藝術學校。
這所學校的外立面就如同海浪,有著簡單而經濟的墻體系統,非常有表現力。
在設計中可以看到,這些彩色漸變的彩繪瓶子,其實是穿過彎曲的鋼筋,從而形成了外墻。
并且這樣的利用方式也充滿了學校其他空間。
富有表現力的浪潮外表,可以提升孩子的好奇心,也能提醒人們這些瓶子是從哪里來的。
02 NOTRE DAME
為巴黎圣母院建造一個新的屋頂
巴黎圣母院發生的事故讓全世界無數人傷心難過,UMA 則是通過自己的設計來為其修復工作提供一些有趣的思路。
他把大教堂的屋頂改為一個超大型的游泳池,人們可以在上面游泳、游覽巴黎景色。
03 FROST BRIDGE
模仿「霜凍」現象的橋梁
UMA 設計過許多橋梁,這個項目位于瑞典的烏普薩拉市,有著極為特別的結構。通過模仿霜凍現象,讓整座橋梁凸顯出富有未來感的造型。
兩個涂上了白漆的鋼梁形成橋梁的主要結構,固定在每個著陸點的鋼板上,然后用螺栓固定在地面上。細長的白色鋼柱,形成三個金字塔。
光滑的白色金屬線,穿過框架的外邊緣,形成了護欄。經過薄處理的金屬絲,不規則地附著在外側當空氣潮濕和寒冷時,在這兩層上形成霜。
04 UNDER THE BRIDGE
在大橋下再建一座橋?
這座橋的項目位于斯德哥爾摩,最特別的是它是一座「橋下之橋」。
這座橋其實是一條人行道,可以明顯縮減在城市和西部郊區之間行人行走的時間,還能激活城市中大量沒有使用的空間。
通過連接已有的橋的拱頂和橋面的混凝土柱,并在拱頂上增加樓梯、照明和防護柵欄,這座橋可以相當容易的建造起來。
同時,橋下面的空間將被更好地激活,可以賦予其新的功能。例如凝土支柱非常適合用作臨時的藝術畫廊,而拱頂上的樓梯則作為座位觀看柱子上的電影放映。
05 SLIDE BRIDGE
讓橋梁變成滑滑梯
這座模樣小巧、俏皮的橋梁能讓人感到非常有趣,因為它還同時是一個滑滑梯。
橋梁的結構很簡單,由拱門兩側的樓梯和滑梯組成,連接在橋梁最高點的平臺上。
兩側是相同的,這意味著當它們放在一起時,每個樓梯將面向另一側的滑道,因此滑下來是很自然的。
滑橋由標準的不銹鋼制成,在滑道上則采用柔軟的橡膠材料制成,適合滑行。如果下雨了,你還可以從樓梯走。
06 STOCKHOLM INFINITY POOL
在欄桿外蓋一個景觀游泳池
這個項目位于斯德哥爾摩一處可以看到絕美海景的城市,為了讓這里成為一個更有吸引力的地方,UMA 想到在這里建造一個無邊游泳池。
他們選定了這處人行道,并在這邊上規劃了一個基礎設施。
游泳池的承重結構由重復鋼結構制成,用螺栓固定在后面的基巖上。
泳池模塊則由混凝土制成,并在鋼制控制臺上用起重機吊起固定,更衣室、淋浴和桑拿浴室位于游泳池下方,街景一覽無余。
在斯德哥爾摩無邊泳池沐浴時,沉浸式水將感覺它與下面的波羅的海相連。
到了在冬季,甚至可以利用游泳池結冰的冰面行走。
07 LOOKOUT LOOP
用來看鳥的觀測臺
這個觀測臺是一個從地面升起的圓形空間,就像一個碼頭。
三對彎曲的樓梯段連接成一個環,在中心留下一個空隙。在樓梯下和面向中心的空間,有一個休息的空間。
整個觀測臺由西伯利亞落葉松的心材制成,具有很高的天然抗腐性。每塊板之間的間隙,能讓光線穿過其中。平臺由木板間隔開,并且在木板之間有小間隙,保證木材的干燥。
建筑這種功能性和重復性的結構,由三對樓梯組成,一起形成圓形封閉。每個樓梯下面都有一個進出該結構的開口。
在入口的兩側,有一個有遮蓋的遮蔽空間。行人天橋將連接到該結構,并具有與平臺相同的材料和構造方法。
這種形式在一個微妙的環境中也成為了一種景觀。
08 LOOKOUT LOOP
用一棵樹造一個建筑
聽說一棵標準七年生的桉樹(20米高、20厘米直徑),可以生產 135 公斤的商用木材,這對于造建筑來說是杯水車薪。
但 UMA 在這個為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館所做的項目,用一棵高 30 米的黃楊樹,造了一個涼亭。
設計上,UMA 沒有把這棵樹變成原料,而是用它來做整個設計的框架。建造上,從砍伐到運輸、加工、建造,整個過程盡量保證對這棵樹的完全利用。
結構工程師花了很多天時間,在計算機模型中嘗試不同類型的切割以優化結構。為了將需要從樹上取下的所有部件都實際切割,UMA 為從樹中取出的每一件作品繪制圖紙。
可以看到這個小亭子由一個小木屋和旁邊的設施組成,小亭子有一個桁架框架結構。
這個項目是 UMA 試圖盡可能溫和地利用珍貴的樹木資源,讓最終成型的建筑能以純粹、教育和尊重的方式來展示。
09 BARRACK ATTACK
通過改造立面增加學生游玩的地方
在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可以看到大量的「預制模塊」教室,因為它們造價低、建筑許可取得容易,而且建造迅速。遺憾的是,它們往往就長下面這種樣子,非常難看。
UMA 獲得瑞典藝術資助委員會的預算,對這種社會普遍常見的教室類型進行調查,并且設計出了一種低成本、可執行的改動,用于教室的立面上,例如下面這種樣子。
在原來的建筑立面上進行改造和某種程度上的擴建,原本灰暗的教室不僅變得外觀有趣,學生還得到了更多活動的空間。
UMA 腦洞越開越大,讓這種設計有很多種形式。例如把人工草坪在房子外沿著立面鋪開。
或者干脆用激光膠合板做成海浪形狀的區域,在里面設置了一個戶外圖書館。
或者是利用回收的切割模板支撐模塊化的假樹木做成一片「森林」,通過不同的深度、高度調節,讓森林當中還可以有更多的活動空間和功能空間。
10 HAY STACK CAFE
農場+早餐咖啡店?
UMA 為了探討生態在社會中的作用,在城市當中設計出一種結合了微型農場和咖啡店的建筑。
在這個建筑里,山羊、母雞和莊稼在不同的結構層生活,下方的早餐咖啡店可以用它們來做早餐……這個建筑看著就很奇怪,長這個樣子。
UMA 想用木桿和一堆干草來作出結構體,整個建造的原材料都十分天然。這種建筑看著就與城市周圍非常沖突,但確實有點意思。
11 HOLLOW
公園中的小涼亭
UMA 在城市中心的公園里建造了一個小亭子,讓人們可以在其中休憩。這個小亭子有著波浪形的低調外觀,空間內包括兩個相互連通的小空間,分別是社交區域和更加封閉的睡眠、休憩區。
進到內部,是不是讓人想起韓式桑拿房里的休息區?
12 PATIENT GARDENER
你需要耐心等 50 年才能見到它
UMA 在米蘭理工大學設計了一個小花園,說對這棟建筑你必須得有「耐心」,因為從樹木生長的時間需要 50 年,這樣它才能最終成型。
他們想通過用「自然生長」的方式來建造這個花園,可以減少運輸、材料的成本,而且甚至不需要制造工藝的幫助。
UMA 為這個項目畫的手繪圖,已經稱得上是藝術品了。
13 RADIATOR
超大型的戶外取暖器
你沒看錯,這就是在我們中國北方都能見到的「水暖器」,只是尺寸大一點而已。
UMA 希望能在寒冷的戶外放置一些這種水暖氣亭子,由標準的鋼制水管制成,外部包裹著泡沫橡膠絕緣材料。
在亭子的一邊還有篝火,這貨的作用就在于加熱這些水暖氣的水,使溫水可以在管道中循環。
14 RAPID PALACE
把空地變成一個迷宮草坪
瑞典的一個學校有一大片空地,平時幾乎用不太到,所以學校想要把這片空地變成一個「有趣的校園空間」。
于是 UMA 設計了一個特別的空間,用高高的植物建造一個獨特的草木迷宮,在當中設置各種各樣不同的功能空間。
首先要先種植植物,然后等待它們的生長。
到了最后,學生們就有一個獨特的校園空間可以放松游玩了。
15 STICK CITY
用稻草在森林中建一座迷你城市
這個項目非常有趣,UMA 設計了一個 11x11 的網格,并在當中放置了不同的人箱子,讓小朋友們自己用蘆葦來造摩天大樓。
UMA 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能讓小孩子成為未來的城市規劃者和創意建筑師。
最終造出的這個微型城市將在森林里變為一個特別的景觀,讓游客和孩子能夠在這里玩耍、休息。
UMA 事務所的這些「奇葩」設計,雖然看著非常不切實際,但他們的理念卻深深建立在與環境相互的融合,以及各種美好的愿景當中。
如果能在你的城市見到這種特別的、有趣的設計,是不是也是種好事呢?
本文圖片來源于 UMA 事務所官網
版權歸其所有
經授權轉載至數英,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作者:一起設計(id:together-design)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