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輯思維《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全回顧【下】
2015年12月31日晚20:30,《羅輯思維》創始人羅振宇將在北京水立方召開一場名為《時間的朋友 2015》的跨年演講,而且還表示要做20年。
羅輯思維《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全回顧【上】:http://www.sh-jinniu.com/articles/21578.html
第四部分:O2O大戰
O2O大戰異常慘烈!資本都扛不住了,巨頭紛紛合并。
但資本辦婚禮后,卻沒能讓燒錢大戰偃旗息鼓……
接下來15分鐘發言的是,滴滴出行創始人程維
程維說滴滴燒錢,其實并非他們的初衷。并呼吁國內互聯網公司多研究基于互聯網的核心科技。
O2O讓社會化分工前進了一大步!
O2O的興起,為大眾打造了方便自由的生活。
應屆生工資與O2O從業者收入的差距。
金字塔收入結構被打破,現在更像是仙人掌模式,只要你有手藝,就能借助互聯網渠道展業,手藝人的地位真真切切的在上升。
每一代連接技術都會產生這樣的奇跡,互聯網也是這樣,必然產生一代紅利,然而享有者未必是連接者。
就連羅胖的這次演講,也是站在無數巨人的肩膀上。(他甚至追溯到開鑿大運河……)
石油、鋼鐵、銀行業……他們無一例外因為鐵路基礎設施重構了產業成本,找到了新的產業模型和交易入口,于是崛起。
這部分內容的總結——


互聯網基礎設施已經構建好了,要重新思考紅利。(羅胖表示——如果這句話不是馬云說的,就算是他說的……)
第五部分:IP
什么是IP?——可以擺脫單平臺的束縛,對用戶產生吸引力的事物。
2015的熱門IP,以及2016的熱門IP的展望。
如果把IP換成我們熟悉的事物,那應該是白素貞——積累了大批死忠粉,才能爆發產生這么大價值。
IP為什么會火——讓人們有存在感、是一種社交貨幣、是新型交易入口。
同樣的鬼吹燈題材電影,羅胖認為都很好看,但在原著愛好者眼里是兩極分化的評價。
甚至作者都無法決定觀眾對IP的控制欲,兩個例子——粉絲對金庸作品修訂的態度、安娜卡列琳娜的死……
在某些特定領域,IP可以幫助粉絲制造存在感。
其實本質是為社交提供資本,提到了俞敏洪的例子,俞敏洪為了融入宿舍氛圍去讀書,讀完卻發現舍友的話題換了……
《人類簡史》中,提到了一種滅絕了的人種,可能就死于“太實在”……而我們的存活,可能也是源于IP的概念自古有之。耶穌其實也是IP,由于耶穌的存在,讓大家有了歸屬感和存在感,進而更順利的展開大規模協同!
魔獸世界,玩家在游戲里總共花費了上千萬年的游戲時間。玩物喪志,是上輩人的觀點(其實這個觀點也算是他們的IP),但影視劇、游戲,成為了年輕人的社交話題,IP是這些話題的載體。
傳統的交易入口,靠流量和性價比(如店面和集市),但人格化的交易入口正在崛起。
IP也可以成為交易入口,是一種通過“推薦”就能促成交易的新入口,這個入口也分領域,如果讓羅永浩去推薦化妝品……
稀缺性是商品的核心價值。
互聯網讓交易變得便捷,所以流量不是問題當錢和支付能力也不是問題的時候,什么是IP的稀缺性?
萬物有靈!讓人覺得信任的“人”,是稀缺的!(所以自媒體才這么繁榮。)
IP載體(如老羅和羅胖)提供“稀缺性”,你拿到了(購買)這個稀缺性,這在你的社交圈中意味著什么?
iPhone 6s玫瑰金的例子——對于一些人來說,稀缺性的顏色很重要,交易和功能反而不再重要……
羅輯思維的例子——提高信息曝光率,卻沒帶來更多成交。因為羅輯思維是人格化的交易,粉絲購買力不會因為流量變大而提高。
第四個交易入口,羅輯思維2016年的新嘗試方向!
消費升級大家都看到了,但是路徑是怎樣的?分別心是佛法用語,也是人性中非常堅定的存在。IP能夠為商品提供稀缺性,滿足和彰顯消費者的“分別心”。
第六部分:幾家互聯網公司
阿里和騰訊
阿里賣假貨、騰訊無創新……這不應該是媒體人咬住不放的話題。
合法賺錢,是用戶用錢投票創造的價值!
阿里和騰訊,不約而同的在2015年拼命搶占支付入口。
掌握支付入口能獲取大量用戶數據。
他們想借用戶數據,做更高維度的銀行。
銀行的重要職能是為“風險”去定價。
馬云一直在努力重新定義阿里這家公司——關鍵在于對大數據的掌握和運用。
阿里的收購邏輯,也可以用數據獲取的角度去分析理解。
數據的運用,可以做很多事,好事或者壞事……
數據是土壤,基于大數據可以做很多事,這里提到淘寶檢測惡意刷評的例子。
未來已經來臨,要努力看懂行業領先者的戰略布局。
微信,大音希聲,已經融入人們生活,充當互聯網身份證。
阿里和騰訊的目標一致,就像是在山峰的兩側,力求盡快登頂。
與時俱進的重要性,跟隨得上互聯網才能有新的商業模式發展。
小米和華為
小米把硬件供應鏈撕開了一條口子,讓智能手機門檻大大降低,值得尊敬。
這是小米的發展模式,不依靠技術也不丟人,只是與華為的路徑不同罷了。(其實我們之前也提到過這個話題:華為Mate 8發布會吐槽篇)
線:攔路搶劫——小米的模式,是力求打造生態鏈,長久的賺錢;點:坐地分贓——華為的模式,追求單品利潤。
點線的發展,周而復始,推陳出新……
O2O市場趨于飽和,很那再有介入機會。
要造“點”(老羅說羅輯思維也經歷了線到點的轉型)。
做“線”太難了
進不去——是說做“線”的時間窗口太小,往往只有幾年的時間。如果這些人沒有生在1953-1956這段時間,恐怕就沒他們什么事了……
守不住——很容易被別人顛覆。
跟不上——要不斷加大投入,推動了商業進步但很難獲得資本利潤(以航空業舉例)。
被忽視的商業巨頭——Apple,穩扎穩打,追求單品利潤。
比起華為,老干媽更像是追求單品利潤的高手。
褚橙,看似簡單,其實非常符合互聯網的商業模式。
羅胖希望雷軍能嘗試做一做貴一點的手機,體面的賺到錢甚至幫雷軍注冊了商標。其實雷軍嘗試了,但效果不太好……(年初小米Note發布會上的雷軍,好像有點不一樣……)
說到羅胖自己和羅輯思維
外界的聲音——
羅胖居然是個生意人?大姨媽似的謠言……
對待自己——
結硬陣,打硬仗,沒想一夕成名,死磕20年,用努力贏得尊重。
每天發60秒音頻,自虐求圍觀,對自己狠,欺負自己給你看,誰下手比我狠你就試試看……
與年輕的媒體人拼什么?歲數越大,睡覺越少……
對待員工——
讓年輕人買房,財務自由。
2016正式到來!
懷舊老歌
穿插的彩蛋,暗合演講內容
許愿人:房多多創始人 段毅
現場發放了20萬許愿紅包
2016年底的演講羅胖決定去深圳舉辦,表示只有想法,求各方贊助和支持。
介紹本次跨年演講的幕后英雄,特別感謝了和菜頭。
本次演講的總結。
羅胖和羅輯思維的原則。
羅胖說羅輯思維更像是新事物新邏輯的發現者——就好像歷史上的摩西、漢尼拔、哥倫布、張騫、衛青、霍去病、成吉思汗、庫克船長、加加林、阿姆斯特朗、埃隆·馬斯克……
羅胖牌雞湯,居然來自《聊齋》,一個人在深山老林過夜,朋友勸他三思,他是這樣說的——
最后一句——真誠才是成功的關鍵!
濤說PPT
原創 誠意 干貨
關注我,給你更多有趣的PPT干貨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