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15 年,有哪些腦洞大開的戶外廣告?
戶外廣告已經不局限于一個廣告牌了,而且要讓觀眾動起來才算出彩
做個好看的視覺設計,寫一句有趣的文案已經不能算優秀的戶外廣告了。在數字浪潮席卷營銷界之時,戶外廣告也紛紛升級成互動性質。看看今年最有趣最好玩的 12 個戶外廣告都是怎樣腦洞大開的吧,我們從最后一名說起。
來源:好奇心日報
12. 捷藍航空:來撕開海報吧
廣告公司 Mullen Lowe 為捷藍航空(jetBlue,一家總部位于紐約的廉價航空)構想出了這個戶外營銷點子。他們在巴士站廣告牌上多貼了一層海報,上面寫著:“真正的紐約客就會把這個海報揭起來”,“來吧,取下來看看后面是什么吧”。這些海報其實是優惠券,取下來的“勇敢者”能獲得免費的捷藍航空的飛機票、球票和冰激凌店的兌換券等等。有時捷藍的工作人員還會跳出來給你驚喜。他們在紐約的五個區一共發了 181 張海報。
這個廣告不同于一般的純粹刷存在感的戶外廣告,但很有互動性,讓消費者有參與感。捷藍航空的廣告風格,一直都算是比較活潑輕快。
11.北極熊: 一只活動的戶外廣告
《雪鎮疑殺》講述的是一個北極小城上的懸疑故事。英國的 Sky 電視臺為推廣這部新劇,用上了一只活動的戶外廣告——一只北極熊。它在倫敦大街上晃悠,把路人嚇得半死。其實這不過是做得很逼真的假熊而已。為了達到效果,電視臺請了特效公司和演員,用靜電流的技術讓北極熊的毛發更自然。
這個事雖然和劇情相關性并不大,但是具有話題性和傳播性。你看看路人都在拍照傳到社交網絡呢。
10. 我們對變化視而不見,對癌癥也是
路面上的路障一天天變大,無人理會。那么身體里的腫塊呢?
這是 BBDO 為英國癌癥研究協會做的公益廣告。為了讓“腫塊”能慢慢變大,他們請來了模型模具公司 Artem 來完成這個項目。Artem 的團隊改良了聚苯乙烯的材料,使得它既能堆積又能承重。
9. 隨日出而登場的麥滿分
這個加拿大戶外廣告牌上的麥滿分會隨著日出登場,提醒你好好吃早餐。
不知道會不會日落而息呢?概念是挺好,但是畢竟日出的時候人流量有限,大概只能靠口碑二次傳播了……
8.不想被警察看到的戶外廣告
去年夏天俄羅斯宣布停止從歐盟和美國進口食品。莫斯科的一家銷售意大利產品的商店為了讓人們能注意到他們的食物,聯合廣告公司設計了一款“不想被看到”的戶外廣告。
這個數碼廣告牌運用了人臉識別系統,當識別出廣告牌前警察的警服時,它就會自動跳轉成俄羅斯餐廳的廣告,只有面對普通的行人,廣告牌才會恢復真身——變成意大利食品店的廣告。
點子是好的,不過那個辨別系統貌似不夠靈敏啊。警察走到面前才開始徐徐地換海報……
7. 會到社交平臺上吐槽的路坑
巴拿馬的高樓大廈越來越多,道路卻十分不平整。開過車的人才能體會那一下突然的顛簸是多么煩人。怎樣敦促有關部門來管這個事兒呢?當地電視臺想出了這么個鬼點子:在坑坑洼洼處放一個特殊的裝置,每次有車開進坑里,它就會自動發一條怨婦式的推文給巴拿馬交通部門。電視臺和社交媒體上討論這事兒都討論瘋了。交通道路部后來果然出來修補路面了。
這個創意有種“看我不念叨死你”的意思。好的廣告果然是能解決問題的啊!
6. 為你的自拍生成像素拼貼畫,動態的哦
廣告公司 Breakfast 花了 18 個月時間為 Forever 21 做了一個巨型的戶外廣告。這個廣告牌與以往一般的動態廣告都不一樣:每當你自拍上傳 Instagram 并打上相關的 # 標簽,線軸上色塊自動拼貼出自拍照片的樣子!創意不錯,執行也是挺有誠意。
為了完成這個用了 6,400 個線軸,整個裝置重約合 907 公斤,由 20 萬個可移動的色塊組成。這個戶外廣告的風格(技術上的實現可不容易哦)既前衛又復古(畢竟拼貼畫是色塊組成的嘛)。比起用 App 或者 Photoshop 這樣的軟件給自己做一個馬賽克風格的頭像,這個更有趣,因為你能看到它轉動起來的樣子。
5. 要不要收留流浪漢?這是個問題
陽獅倫敦為一個關愛流浪漢的公益組織 Depaul 做了一個戶外宣傳。這些貼在街角的故事,如果只看左側,內容是這樣的:不要收容那些流浪的少年兒童。但是如果你拐個彎,連著讀這些文字,主旨完全反轉了:給了你收留流浪漢的理由。大概他們想表達:改變固有觀念做善事就在一念之間。
左側是一個不想收留流浪漢的人內心所想
完整的故事,卻是相反的:還是收留一下他們吧
4. 用技術流的方法做兒童防曬霜廣告
教育消費者是營銷推廣中難度最大的環節之一。比如說要賣防曬霜,你就得讓潛在消費者理解擦防曬霜的必要性。巴西妮維雅為了推廣兒童防曬霜,做了個“曬傷娃娃”。這種娃娃采用了一種對紫外線特別敏感的材料。如果不給娃娃涂上防曬霜,它就會被曬紅,只要一抹上防曬霜,皮膚就恢復正常了。對小朋友來說,真是非常形象,易于理解。你會看到爸爸媽媽給小朋友涂防曬霜的時候,小朋友給玩偶涂防曬霜。小朋友就是在辦家家玩游戲的時候學習這個世界的呀!
3. 士力架的廣告投放的位置,可以說再合適不過了
饑餓會讓人犯錯。BBDO 為士力架在紐約的公共區域找了一些稀奇古怪的,明顯是制作者犯糊涂弄錯的標識、設計者沒過大腦的裝置(比如說同時貼了“從此門進”和“此門不通”的地方)。他們在這些蠢萌的錯誤旁邊貼上了士力架的小海報:“饑餓的時候人會犯錯。”所以,來個士力架吧!
這不是隨便貼的小廣告,廣告訴求和環境非常有關聯。這個營銷還有點小幽默。這都是哪些犄角旮旯里找到的?做這個戶外營銷的團隊真是有細致的觀察能力。話說聰明的你都發現了這些設計哪里有問題嗎?
2. (可能是)史上最有效最省錢的 UGC
普通用戶用 iPhone 6 拍攝的圖片可能是今年最好(大概也是最省錢)的戶外廣告了。這些好看的圖片突顯了新手機升級了的照相功能。這個營銷是蘋果和 TBWAA\Media Arts Lab 一起做的。
這里還有一些用于 iPhone 6 戶外廣告的照片:
by Ahmed A. in Albuquerque, NM
by Jeremiah C. in Atlanta, GA
by Alastair B. in The Cairngorms, Scotland
1. 有了關注,才沒有傷害
婦女節的時候,公益組織 Women’s Aid 及一家戶外廣告的公司做了一個營銷,反對家庭暴力。這個營銷運用了人臉識別技術。首先你在戶外廣告牌上看到的是一個傷痕累累的臉,當越來越多的路人們開始注目到這個廣告牌時,受傷的臉會康復得更快。
這個設計幾乎是完美地展現了這個公益廣告的訴求:當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意家庭暴力時,暴力會消散得更快。
看完了這 13 個廣告,你會發現營銷界對于戶外廣告的定義越來越廣了。單向傳播(單純刷存在感,指望路過的人發現你)已經不再適用于好的戶外廣告。優秀有效的戶外廣告不僅要讓消費者愿意掏出手機記錄、在社交網絡上傳播,還要能讓他們有參與感。讓他們發現:你的出現和互動會讓這個廣告內容變得不同。
關于「好奇心日報」:
qdaily.com — 把世界變成問號。每日報道與你有關的商業新聞,無論它是科技、設計、營銷、娛樂還是生活方式。另外還有一個“生活研究所”供你吐槽生活。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