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營銷背后:刷爆朋友圈的MINI廣告片,是如何誕生的?
如病毒般傳播的MINI CLUBMAN廣告片
來源:SHP+
原標題:多才多藝彭楊軍,Mini Clubman導演處女秀
還記得先前那支如病毒般
刷爆朋友圈的MINI CLUBMAN廣告片嗎?
良倉拍攝團隊三次穿越內蒙古,經過無數次的測試和NG,
切割了一輛嶄新的MINI CLUBMAN......
究竟這支視頻是怎樣拍出來的?
一看到最近的Mini Clubman廣告,我們就立刻被它所吸引。片子打破傳統,不落俗套,沒有酷炫的車技,沒有美麗的風景,也沒有名人代言,亦沒有趕時髦,追逐中國汽車廣告片中泛濫的快節奏視覺感。只是簡單的一臺車,跟隨著它的足跡和變化而展開敘事。
雖然不難想象這個廣告片的幕后大師一定是一位打破傳統束縛的導演,但是我們沒有想到這竟然是他首次擔綱導演。
良倉 X MINI CLUBMAN短片拍攝花絮視頻
彭楊軍身兼數職 – 自由攝影師、媒體專家、策展人、良倉網創始人,良倉網是一個集生活方式、設計和網店于一體的平臺,2013年由彭楊軍和妻子陳皎皎共同創辦。自此便打造了一個聯動全球數百家生活方式媒體和機構每日播報全球最前沿的格調生活、創意設計資訊的社區。
有了導演這個新的身份之后,彭楊軍已經獲得了諸多好評。SHP+有機會采訪了彭楊軍,了解他的背景和創作首部商業廣告片的體驗。
SHP+:這是您的第一條商業廣告片,感覺如何?
彭楊軍:是的,這是我第一條商業廣告片,感覺還不錯,沒那么難,也沒那么容易,拍的過程中覺得辛苦,拍完了覺得還挺好玩,還想拍。
SHP+:您是怎么得到這個第一次擔當導演的機會的?是您先向他們推介自己的想法,然后他們才決定用您的嗎?MINI CLUBMAN 的廣告文案是什么樣的?
彭楊軍:MINI中國的團隊一直在嘗試做一些不一樣的視頻片,他們有一次問我們想不想為他們拍一支視頻,關于他們的新車,我覺得很有意思。MINI中國的項目負責人我認識了十年,我們本身是很好的朋友,他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人,感覺不是混汽車圈,而是混藝術圈的人。因為之前喜歡我們做的雜志和網站,有過很多平面和網站的合作,這次因為看過我們良倉視頻組之前做的一些紀錄片和良倉的宣傳片,就試著看能不能合作一把。
我帶了一些我認為好的片子去跟他們聊,然后他們就給了一些brief,比方變大變長,5門變6門,內飾變得更好。我就根據這些brief給了我認為有意思的視覺解決方案,當再跟他們提方案時,我們很快就達成了一致。而且他們反過來會刺激我,讓我更大膽,比方說拆車。
現在來看,他們團隊還是挺膽大的,在討論拍攝的過程中,他們一直很保護我的想法,特別是我們切割了一輛新車,這都是他們的主意,因為當時中國就兩輛新車,我都勸他們算了,他們最后還是狠心切了車,片子拍到一半的時候,狀況頻出,他們居然發消息給我說:“彭,我們知道你盡力了,該妥協一點就妥協一點,我們完全理解。”我當時特別感動,就回給他們:你們太不了解我了。
SHP+:在大部分的汽車廣告中,我們看到很多酷炫車技,夸張手法,或者最常見的就是找名人代言。而您為MINI CLUBMAN拍攝的廣告片中,這些元素我們都沒有看到。您對這條廣告片的愿景是什么?
彭楊軍:我覺得好廣告有兩類,其中一類是有趣、有情懷,不說事,說品牌精神,我喜歡這種,但我更喜歡的是順便把事也說了的。所以我就在想,我怎么來講清楚這些事情。我自己是很喜歡車的人,特別是六、七十年代的車,我自己就收藏了兩輛古董車。
我喜歡看車在不同年代的變化和呈現出來的美感,所以我選擇用三代車的對比來表示新一代MINI CLUBMAN的變大、門變多和內飾的升級;
我選擇用上帝視角,并且畫面極度對稱,就是希望用完全不同的視角來呈現,來做類比;
包括用數據、秒表,這既是一種形式感,也是最容易讓人明白的方式。
這條片子至少有一點做到了,就是跟中國其他汽車廣告完全不一樣。還有一點我必須提到,這次的文案給整條片子加分不少,在這里表示敬意。
SHP+:片中用到了很多航拍鏡頭,整個畫面都是嚴格居中的,是如何做到的?流程是什么樣的?
彭楊軍:一般航拍都是各種飛,鏡頭串來串去,看起來好像難度很高。但其實反而這種看上去似乎沒有任何變化的同速跟蹤拍攝難度非常高,就像在天上架了個移動軌道,起停行都得非常精準。
在內蒙拍攝公路上三輛車行駛的那段鏡頭,因為內蒙地勢平坦、風大,我們行進的路程較遠,所以我們選用的是雅拓800E遙控航拍機,這種外形酷似直升機的航拍機特點是機動性好、抗風、飛得快、飛得遠,一般用于大場面追逐拍攝比較合適。在進入大水泥空場那一段時,我們要做的是精確追蹤和穩定懸停,所以我們選擇了大疆s900六軸飛行器,這個機器特點就是適合在狹小空間或區域做精準控制。
NG無數次,加上有風,在做后期時,發現整個工作量翻倍,只好分成兩個后期公司,光做鏡頭穩定就做了很長的時間,所以最后的影片幾乎感覺不到任何晃動和偏移,畫面和被攝物體嚴格居中。在跟后期制作團隊溝通時,他們稱我這個是變態的法西斯美學,當時很多人不理解,好在最后片子出來效果不錯,大家都挺開心。
SHP+:攝影是去記錄事情本身,留給觀眾思考空間。而廣告則是注入藝術風格,加之后期效果。那您覺得您的攝影經驗,是否與制作商業廣告片有沖突?
彭楊軍:我的攝影風格是偏紀實和人文,看上去確實和商業廣告片有很大的差別。但是我在剛工作的時候做過很長一段時間時裝攝影師,所以很早就了解商業的規則和接受這種商業的表達。同時我最主要的身份是媒體人,我做了十年的雜志,從《視覺》的首席攝影師,到意大利的《colors》的創意總監,現在還在做的《新視線》創意總監,媒體人的身份讓我一直從多維度來思考問題,我一直推崇形式感為內容服務,內容決定視覺。所以我會把我自己的創作和廣告片分的很清楚,同時我作為攝影師、媒體人的思考對廣告片一定有特別大的幫助。我覺得所有的經歷、身份都是相互作用,是疊加而不是沖突。
SHP+:攝影與廣告片兩者之間,您是如何平衡的?未來您的工作重心會偏向廣告片嗎?
彭楊軍:我是個很分裂的人,以前還會有身份焦慮,我到底是做什么的,現在我已經完全想明白了。比方說我的身份是自由攝影師、媒體人、策展人、良倉網的創始人,如果這些我都能平衡好,攝影和商業片完全在我能接受的范圍里。但是這一切有個前提,我不拍我不喜歡的廣告片,我希望自己是一種開放的心態來做事情,這些事情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相互啟發。喬幫主不是說過一句話嗎?創造力就是尋找事物和事物之間的聯系。
我們一直希望良倉成為一個全平臺聚合的模式,媒體、社區、電商平臺、孵化平臺、創意公司、展覽、活動、出版、實體空間、開放的對外合作,很大的想象空間和生動生態。關于視頻這個部分,我們提供創意、制作、發布、社交傳播的綜合方案,也會簽約更多優秀的國內外導演和優秀的后期、執行團隊。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