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歲北歐老牌,用幾朵花玩出3000多種創(chuàng)意,一年狂賺14億
來源:普象工業(yè)設計小站
原標題:被日韓玩命山寨!69歲北歐老牌,用幾朵花玩出3000多種創(chuàng)意,一年狂賺14億
大家好,我是象君。過一陣子想去北歐玩這幾天就一直在做攻略,發(fā)現了一個芬蘭國寶品牌還蠻有意思。
就是那個認得出來,卻叫不出名字的:
對,就是marimekko。被日本年輕人追捧的牌子,簡簡單單的花花一年竟能賣出14億。
它今年69歲,每個芬蘭人都有一件他家的單品,據說這是他們的一種信仰。
你知道這兩年特別流行的日韓廓形衣服嘛?
其實他們的鼻祖也是北歐的marimekko被亞洲各國爭相模仿的它到底有什么魔力,我們一起來瞧瞧!
01 芬蘭人手一件的單品
Marimekko雖做服裝起家,但在后來把一只腳踏進家居用品領域,把鮮艷熱烈的花花印在各種地方。
象君最喜歡他家的杯子,造型簡約印著或簡單或繁復的經典圖案,很獨特又溫暖。
這個經典的花色相信你們都很眼熟,總有種似曾相識,在哪見過的感覺。因為他們在北歐太火了,這股風慢慢刮到了亞洲來。
他家的衣服也是以肥大寬松出名,好像布料不用花錢一樣。
它也很喜歡搞聯名,我們最熟悉的就是它和優(yōu)衣庫的聯名了。兩個國寶品牌強強聯手,當時象君都想去買一件。
也跨界和美妝品牌搞過事情,畢竟marimekko的花花太過經典,印在哪里都沒什么違和感。

02 這小花上天入地,有多厲害?
這經典的小花花上天入地去過全球各種地方,不乖乖在衣服上呆著,還出現在好萊塢和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的上空。先是熱氣球上來一波,緊接著就是飛機。
芬蘭航空上都印著花花圖案,可見這國家是多鐘情于這牌子。
連飛機上的靠枕、毛毯、杯具也都是他家的。
馬路上的雙層大巴和地鐵里的車廂也能看到這芬蘭國寶品牌的身影。
但真正讓marimekko名聲大噪的是早在1960年的時候,杰奎琳?肯尼迪(美國zongtong候選人肯尼迪夫人)在丈夫選舉時一口氣買了7條marimekko花裙子,穿著它們支持自己的老公競選。
準第一夫人穿著寬松肥大的平民款一下子登上了當時的新聞頭條樸素形象推向全世界。價格雖然不便宜但和Dior、Chanel比不了。
03 3000多款小花為二戰(zhàn)后的人民而生
1951年,正是二戰(zhàn)后的日子。整個北歐經歷了戰(zhàn)亂,灰暗,寒冷,孤獨創(chuàng)始人Armi Ratia抓住了時機。
創(chuàng)始人Armi Ratia ,聰明的她估摸著是時候做點改變了,想用大膽的色彩沖淡戰(zhàn)后消沉。
于是招來幾位設計師將自己的小染坊變成了生活品牌Marimekko。
「Mari」是芬蘭常見的女孩名字,「Mekko」翻譯過來是「裙子」,一開始她做各種女孩的裙子。
后來什么都做,廚房用具、家居用品、文具等等。很多人都說這是全球最早將包、服裝、家居融為一體的元老品牌之一,對當時的北歐有劃時代的意義。
沒想到一不小心成了芬蘭的國寶品牌,當地每家都有一件Marimekko的單品似乎已經成為信仰。
有人說,那些明亮的花花們在當時成為恢復全國士氣,走出晦暗的鼓勵。
如今這花花品牌已經69歲截至今年,花花圖案超過3000種,靠著這些簡單鮮明的小花他們每年賣出了十幾億。
04 日本年輕人都愛的罌粟花
3000多種花花,我們當然沒見過那么多,但你一定看到過這一款最經典的花色,Unikko罌粟花——
這已經成為Marimekko最受喜愛、最暢銷的圖案。很多人也許不知道品牌名,但都記得這大朵大朵的罌粟花它已經成為標志性的存在。
然而一開始,這罌粟花并不被品牌創(chuàng)始人看好,甚至遭禁用最開始,創(chuàng)始人不許員工設計印花圖案。
她覺得布料上的任何印花都比不上自然的花卉。
然而設計師Maija Isola一意孤行,她在1964年堅持設計出了這款Unikko罌粟花。沒想到一發(fā)不可收拾,這一朵朵罌粟火遍了全球。
這位女設計師在工作的38年間設計了500多款花花。
05 鼓勵女孩穿衣自由請穿你想穿的
Marimekko的服裝都有一個特點:簡單肥大。這樣寬松的服裝一直沿用至今,不但成為北歐服飾的代表,這些年也成為日韓爭相模仿的“廓形”。
在60年代,他們決定反時尚,敢于對抗Dior、Chanel的奢華美學。在當時,他們幾乎不請模特,讓員工和朋友充當,沒有時髦的妝容發(fā)型,甚至不戴任何首飾。
不同于之前流行時尚對女性身材的挑剔和禁錮,他們放棄繁瑣的剪裁,讓無論高矮胖瘦的人都能穿得自信自由,也因此掀起了服裝界“男女平權”的思潮。
很快便獲得眾多女性的推崇,從一件簡單的連衣裙上升到精神領袖的高度,成功打開了美國市場。
主設計師Vuokko說:好的服裝可以允許穿著者自由舒適地移動。
也讓這樣的廓形風格一直沿用到現在,影響全球。
當一個品牌能推動一場思潮,解放女性的穿衣自由。這樣的品牌就成了一種信仰,自然就能收獲不少信徒,潛移默化地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放眼國內,有哪些品牌讓你記憶尤為深刻并悄咪咪地改變過你的生活方式呢?一起來聊聊吧!
經授權轉載至數英,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作者公眾號:普象工業(yè)設計小站(ID:iamdesign)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guī)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