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電影專家,來源:弧光電影藝術中心
電影構圖,顧名思義就是在一部影片的三維空間中,導演通過設計將空間進行分割及組織,使得畫面達到一種平衡和諧的趨勢。
電影構圖作為電影語言的組成部分,自然成為導演藝術風格以及敘事的一部分,甚至是重要部分。
某些類型電影導演會根據情節發展刻意制造不平衡的畫面來制造與眾不同的戲劇效果,但追求和諧畫面之美的導演仍占大多數。
這其中有些導演對于電影畫面的分配,色彩傾向的運用和空間密度的分配達到了一種近乎“強迫癥”般的精細和一絲不茍,甚至已然成為個人導演作品中的鮮明標簽,比如一提起軸對稱美學首當其沖的電影大師庫布里克,以及東方暴力美學愛好者,剛獲得第72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桂冠的韓國導演奉俊昊,將中軸線對稱構圖發揮到極致并帶給觀眾“極度舒適”觀感的鬼才導演韋斯·安德森,他們的畫面構圖及色調搭配的剛剛好,風格顯著讓人過目不忘。
庫布里克一生只拍了13部電影長片,但每部作品都是影史中的經典。
他是封閉空間中軸對稱構圖的代表導演之一,也是最負盛名的導演之一,他對于封閉空間中對稱結構的使用可以稱得上是教科書般的例子,其中以《閃靈》、《全金屬外殼》、《2001太空漫游》最為經典。
或許是因為庫布里克在中學畢業后曾擔任紐約《Look》雜志的攝影記者的緣故,從他1949—1950年的攝影集來看,正透視和對稱構圖已經成為他偏愛的構圖方式之一,而建立在正透視基礎上的對稱構圖具有嚴肅性、冷漠型、客觀性的意味,也就是說自那時起庫布里克便以這樣一種冷靜疏離的主觀觀看方式觀察客觀世界。
這種觀察世界的方式,造就了庫布里克之后享譽世界的作者電影風格,富有想象力的畫面同時也為敘事主題而服務,打造一種獨特的視覺盛宴,這讓他在20世紀的眾多導演中享有“視覺詩人”這一美譽。
電影學者通常將庫布里克看做戰后現代主義的代表人物,他在創作中表現出的悲劇化的哲理性,以及對社會思潮與文化現象洞察的深度,在現代主義大師中名列前茅。
在庫布里克的電影作品中,封閉空間中井然有序的對稱更加增添了環境中的未知性,空間造型推動了敘事進程在一定故事背景下又造就了恐懼窒息的情緒,這一特點在電影《閃靈》中得以發揮到極致。
沿中軸線站立的雙胞胎姐妹,大俯視鏡頭下完全對稱的地毯線條以及迷宮森林曲折的道路,庫布里克用一種極致的空間細節來表現被命運支配的恐懼,使人物在空間構圖中產生一種沒有退路的絕望處境。
封閉空間除了渲染恐怖氛圍,在《2001太空漫游》中搭配未來空間新奇而獨特的造型不僅讓人眼前一亮,更通過色彩、空間、構圖的融合展示襯托出了敘事的新穎性。
庫布里克在《2001太空漫游》中的封閉空間似乎還體現了對于未來的假想,盡管客觀空間被封閉,但主觀的人思考的空間卻是敞開的。
不論是《閃靈》亦或是《2001太空漫游》,導演用一種嚴謹的規律性色彩分配將畫面和諧的分割,完美的形成極度對稱的美學。
同時不僅在空間構圖方面運用封閉空間,在敘事構成方面也熟練使用封閉循環性的講述方法,太空漫游中波曼最后在封閉房間里看到了自己的老去和新生,在這一敘事封閉空間里是人生的封閉循環往復,也使未來蘊含無限可能。
除了這位影響了20世紀后期電影美學的電影大師之外,今年5月憑借《寄生蟲》獲得金棕櫚大獎的韓國導演奉俊昊也是封閉對稱構圖的愛好者,只不過對于奉俊昊的影片來說,暴力美學以及鏡頭敘事的運用在很大程度上被觀眾所重視,從而忽略了原來奉俊昊也是一位隱形強迫癥構圖導演。
在韓國影壇素有“Bongtail”之稱——即(奉Bong+細節detail),從小熱愛漫畫或許成為奉俊昊對畫面如此執著的原因之一,對于分鏡頭的完美呈現同樣十分執著,往往要親力親為繪制分鏡頭故事板,下面這個短片就囊括了所有奉俊昊強迫癥的電影片段,是否刷新了你對奉導的固有印象。
中軸線對稱透視通常發生在單一的密閉空間內,對于奉俊昊的電影來說這一構圖模式多數發生在底層人物所處的極端環境中,這與韋斯·安德森為中和這一鏡頭的局限用色彩搭配轉移注意力相反,奉俊昊正式從色調和道具方面將對稱構圖的特性發揮到極致——即恐懼、嚴肅、畫面主體受支配的特征被放大渲染,以體現他對體制、權威的批判以及對人性的洞察。
通過觀賞奉俊昊的電影,能明顯看出“逼仄幽深”是他所構建的電影空間的鮮明特點,在《綁架門口狗》中由于元俊將狗藏到了地下室之中,所以的眾多場景在地下室、樓道、天臺之間切換,在破舊狹小的拆遷環境中,走廊上昏暗的燈光和低明度的基調讓觀眾從視覺到心理上都有一種壓抑陰冷的感受。
《漢江怪物》中的小賣部是一家人生存的維系,下水道作為場景的核心敘事空間更加體現了決心與怪物抗爭到底的決心與毅力。
《雪國列車》則是將“車廂”作為整個故事的敘述主題,每一節火車構成了一個獨立的空間,每個空間又組成了一個小型的社會,這些畫面構成了奉俊昊對社會問題的獨到見解,折射出導演對社會等級秩序和生態平衡的疑問,揭露真正的現實,真正的人性,正因為如此奉俊昊的電影才能擁有如此震撼人心的力量。
在新作《寄生蟲》中,奉俊昊更是使用了大量的對稱分割結構,封閉空間更是貫穿了整部影片的中心立意。
“故事有百分之九十都發生在那棟豪宅里,它有著垂直發展的結構,二樓、一樓、地下室。連接三個空間的是樓梯,我們劇組都開玩笑說這是一部‘樓梯電影’?!?/p>
在樓梯這一電影常用的符號意向中,奉俊昊結合韓國的社會現實并通過黑色喜劇的形式將韓國社會貧富階層的關系表現的淋漓盡致,對于各階層人物多面性的刻畫,避免了簡單粗暴的對比。
新作保持著奉俊昊一貫的現實主義題材,在悲觀與現實中聚焦小人物的處境,以小見大,一眾角色的精彩群戲讓社會底層小人物的生活也熠熠生輝。
影片結尾的多次反轉,所謂階級問題,始終是一個存在卻無法可解的難題。
與庫布里克和奉俊昊對軸對稱構圖的運用形式不同,生活年代的差距以及國際社會大環境的差異性使韋斯·安德森的電影夢幻純凈又富有童話意味還含有一些神經質的搞笑成分,這些看似不相容的元素搭配在一起使安德森的電影發揮了獨到的化學反應,從而形成了獨屬于安德森的個人美學。
處女作《瓶裝火箭》和《青春年少》時期的韋斯·安德森尚未形成鮮明的個人風格,但對于俯視對稱構圖的運用及色彩搭配的和諧已初見端倪。
畫面疏密有秩,多以開放式構圖為主,更顯得影片風格干凈純粹,比起印象中的美國電影,更像是北歐導演的作品。
自2001年的影片《天才一族》之后,對稱式構圖逐漸打上了安德森的標簽,導演對于對稱的要求不僅展現在構圖上,色彩搭配方面亦然,尤其當對稱構圖缺少變化的特點讓觀眾感覺死板壓抑時,安德森總會利用一些細小的色彩元素使畫面在保持基本的絕對平衡之外又不失鮮活跳躍。
比如在《了不起的狐貍爸爸》中,狐貍一家從超市下水道井蓋里探出頭來的鏡頭,以及《布達佩斯大飯店》中門童與女孩在成堆的蛋糕盒中相擁的畫面,都是在靜與動之間達成了某種平衡,締造了某種與眾不同的幽默效果。
此時的韋斯·安德森已漸漸轉戰封閉式構圖的設計和表達中,封閉構圖中的對稱結構對于細節和和色彩的和諧度要求更高,對畫面的統一性和多樣性也有著更高的要求和標準,導演需要通過個人經驗完善的考慮到如何將一幅畫面安排好,找到其中的規律與秩序,以完成最佳的視覺效果,并將自我的真情實感傳達出去。
將這種既瑰麗又和諧的個人美學高度風格化的影片是2014年的《布達佩斯大飯店》,這部影片畫面構圖考究,配色大膽和諧,卡司陣容強勢,是安德森將自我意識發揮到頂峰的作品,被《時代周刊》評選為當年的“十大佳片之一”,同時提名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攝影等九項大獎,并最終拿到包括最佳美術指導、最佳原創配樂在內的四個獎項。
安德森在影片中嫻熟的運用了封閉結構來展現復古的年代感,這種構圖方式在上世紀十九世紀初的好萊塢黃金時代的電影中十分常見,卻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開放式構圖興起之后成為一種懷舊的存在。
但安德森對于這種富有年代感和繪畫質感的構圖方式十分推崇,在他的作品中大多以窗戶、門框等元素框住畫面,最為經典的便是《布達佩斯大飯店》中D夫人仰面躺在棺材中的畫面,包括酒店遠景中纜車、火車的鏡頭也同樣使用了封閉式的構圖。
時至今日《布達佩斯大飯店》仍舊是眾多攝影愛好者學習構圖配色的典范,充滿導演個人獨有的辨識度,是讓人耳目一新的杰作。
而2017年由程耳導演的口碑票房俱佳的電影《羅曼蒂克消亡史》也是將對稱構圖運用的淋漓盡致的影片,電影中的對稱構圖從開頭到結尾幾乎貫穿始終,這里的軸線對稱構圖則展現了這一構圖特性的另外一大特點——即用于闡釋莊嚴或史詩級場面,被攝體與觀眾之間保持一定的社會距離,有助于客觀冷靜的對待敘事主題。
《羅曼蒂克消亡史》作為一部描述上世紀30年代舊上海的群像戲,歷史的莊嚴感和分寸感自然必不可少,導演用極致對稱的構圖還原了那個黑幫叱咤風云的年代,觀眾的被支配感也顯而易見。
擊斃張先生的杜淳和做掉北方客的杜江都以低角度的仰拍畫面帶給觀眾強烈的主觀感受,影片中的緊張氛圍使人感同身受,將觀影體驗推向高潮,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杜淳和杜江的猙獰與冷漠。
下圖的畫面是比較典型的畫中畫構圖,房間的結構由鏡面的反射以及燈光和沙發的擺設而顯得層次豐富又曖昧不明。
高飽和度的紅白相間的沙發置于畫面的對稱軸線,在一片棕色的低調中形成了最醒目的視覺中心,由沙發構建的歡愉的舞臺表現了趙先生內心欲望的真實寫照。
而在下面這幅圖中渡部身著黑白搭配的服飾,與畫面整體色調及明度都極其和諧,同時方形和圓形的窗戶也強化了畫面的對稱感。
空間的主角渡部站立在畫面的中心軸線上,強化的軸線與右側隨意掛起的中國服飾和右側擺放的整整齊齊的日本服飾形成有力對比,通過這一構圖暗示渡部的雙重身份。
像這樣的軸心對稱畫面在程耳導演的這部作品中不勝枚舉,規整的畫面結構方式讓這部史詩作品更增添了一份莊嚴感,導演對于視聽語言的技巧運用十分嫻熟,將構圖及故事主題搭配的剛剛好,故電影自首映開始便廣受好評自然也是在情理之中。
除了以上舉例的代表電影之外,另有不少導演曾在自己的作品中獲多或少的使用過軸線對稱的構圖方法,比如由法國導演讓皮埃爾·熱內執導的《天使愛美麗》,專門講述“強迫癥”生活狀態的影片《貝拉的奇幻花園》以及日本短片《適得其所》,后者將對稱構圖的概念縮小,轉而放大強迫癥追求井然有序這一特點,同樣也使畫面秩序盎然又充滿趣味和哲理。
瑞典女導演Niki Lindroth von Bahr的定格動畫系列,配色之簡潔構圖之嚴謹簡直就是韋斯·安德森的動畫版,這位出生于瑞典斯德哥爾摩的導演自2010年開始至今共導演了四部動畫短片,其中2017年的作品《重負》拿下“動畫界的奧斯卡”昂西動畫節最佳短片水晶獎以及多倫多國際電影節的最佳短片獎,并提名第12屆FIRST青年電影展短片類大獎。
本片是一個充滿暗示又發人深省的音樂劇,共分為四段場景片段,故事發生在位于高速公路旁的超市、公寓式的長居酒店、電話客服中心和漢堡餐廳中。
在這些封閉的動畫場景中,擬人化的動物形象在這里載歌載舞,影射被生存壓力所折磨的現代工薪族在職場不得不強顏歡笑的現象,構成了一幅幅沉悶而又嚴肅的軸對稱構圖來表達派對表象之下的重壓。
敘事氛圍由歡樂逐步變為噩夢般的漆黑,呼應了動畫短片的題目——Min B?rda(重擔)。
導演用戲謔自嘲的音樂劇來熬過不堪的生活,這種可愛中又透露著一些喪的孤獨感大概是瑞典人的國民性。
最后送上這部由瑞典“強迫癥”女導演執導的“重口味”小清新的定格動畫短片做結尾,一定能讓喜歡強迫癥構圖的你渾身舒爽。
經授權轉載至數英,轉載請遵守規范
作者公眾號:弧光電影藝術中心(ID:arcatfilmschool)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