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回到5歲,你讀了這樣一本創意教科書,If…
這本書的名字叫“If…(如果……)”,是我們家5歲小兒子leo在澳洲小學里帶回家的教學參考書,整本書練習的就是“If…(如果……)”這個句式,可是內容的呈現方式卻是非常有創意,不是練習什么“如果你長大了,你想做什么?”“如果明天下雨,你去不去?”之類的無聊話語,而是充滿了奇妙的想象。
我覺得這根本不像是一本幼兒教科參考書,而更像是一本給廣告人的創意教科書,因為它完美演繹了“創意”的經典定義——舊元素,新組合。
來源:新浪博客
作者:楊舸
一、無中生有地在一個元素上加上另外一個元素
如果貓可以飛翔……
如果蠕蟲有了輪子……
如果孩子們長了尾巴……
如果閃電造出了犀牛……
二、利用相似形態的元素替換產生出的創意
如果老鼠變成了頭發……
如果青蛙吃下了彩虹……
如果狗兒們成了群山……
如果斑馬身上有了星條……
如果腳趾頭成了牙齒……
如果毛毛蟲變成了牙膏(這個感覺很惡心,呵呵)……
如果樹葉是魚兒……
如果蝴蝶組成了衣服……
三、將抽象的元素具象化
如果音樂可以被抓住……
如果丑陋的就是美麗的……
如果白云有了靈魂……
如果螞蟻會數數……
如果蜂鳥說出了秘密……
四、改變元素原來的形狀、形態或者所處環境
如果月亮是正方形的……
如果鯨魚生活在外太空……
如果蜘蛛能閱讀盲文……
這些富有創意的“如果”,不但讓孩子們練習了“如果”的用法,也非常奇妙地涵蓋了一些基本的元素組合方式。
“如果……”,在以前奧美的創意教材中,本來也就是一種思考創意的方式,讓你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一些不同的結果。
例如,如果你是一個丟在水里的塑料瓶,你會看見什么?
這樣的角度,是平時作為“人”在河邊或者“人”在船上甚至是“人”在水里游泳,都不會有的角度。
你會被小魚啄,你會一半在水上一半在水下,你會突然被大魚拖下水,又突然彈起來,你可能會因為冷熱而膨脹壓縮,你可能被一個癡情人放進一卷情書或者一個愿望然后繼續漂流,你可能最終被凍結在冰里然后一萬年后融化分離出來……也許可以寫成一本穿越小說都說不定的。
對于那些不習慣甚至于不喜歡假設的人而言,假設是沒有意義的,是生活中的自我麻醉,是一種幼稚的人生,是一種不夠理性不夠堅定的表現,是一種易于脫離現實思考問題而不符合生活要求的……有的人,還喜歡很鄙視地看著人家說:“我不喜歡假設!不要跟我說如果!”把自己搞得很有精英很有老板感覺似地。是不是因為我們5歲的時候,缺少了這么好的“創意”教科書?
這樣的書,可比現在學校里讓學生極度白癡地不停做考題,有意義多了。
培養“創造性”,不是空口叫口號的,而是要從5歲就要做起的。
中國的很多事情,問題就出在口號叫得太多,但是卻總是在做的時候就忘記了。怪不得人家說,在中國,只要口號叫得越多的事情或者標語出現越多的事情,恰恰就是做的最不好的事情,例如“不要隨地吐痰”、“不要亂穿馬路”、“不要大聲喧嘩”、“五講四美三熱愛”、“精神文明”、“創造和諧社會”……以為只要喊過口號了,就已經盡到責任也完成任務了。
如果我是一個5歲的小孩,我會拿著這本書,去找某個廣告公司的創意總監,告訴他,雖然我只有5歲,我已經學習到了如何創意。然后,我跪在凳子上趴在桌子上上班,我可能沒有電腦,但是正在幫助那些有電腦而且用得很好的叔叔阿姨們想創意,因為他們小時候光顧著做練習題了,就是忘記了或者被忘記了學習如何創意。我可能上廁所時還偶爾會需要同事幫我擦屁股,或者吃飯時需要總監幫我撿地上的飯粒,甚至向客戶提案時忽然進來一個什么董事長大人指著我問這是誰家的小孩……但是,沒有關系,我正在做廣告創意,這跟年齡沒有關系,跟思考方式才有關系。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