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相」張偉:如何做一個高辨識度的微信公眾號?
在一個文藝青年和情懷被嘲笑的時代里,新世相創始人張偉,作為文藝聯盟的教主,他是怎么倡導審美和品位,并如何引導潮流的?怎樣讓自己的微信公眾號有辨識度?以及具體的操作經驗是什么?請看他在吳曉波實踐營的走心分享。
來源 | 吳曉波上海書友會(微信號:wuxiaobosh)
嘉賓 | 張偉(世相、新世相創始人)
整理 | 阿球(ID:ronnie_1986225)
編輯 | 一番隊長 (ID:330373665)
原標題 | 我不會因為別人的眼光而放棄...(強烈推薦)
一、雞湯和流行
不管是在世相還是新世相里面,我一直追求兩件事情,一個是品質,一個是流行。
說到流行,我想不管是運營一個公眾號還是做一個個人,在各位的朋友圈里可能都會對流行產生一種本能的恐懼,這是互聯網時代的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凡是流行的,很容易被人認為是雞湯,也就是說大家總是誤解流行和雞湯這兩件事的區別。然后,當看到一個東西過于流行的時候,就往往會擔心它是雞湯,以至于不敢分享,同時你自己也不敢制作這樣的東西。
1、雞湯確實比較容易流行,但是流行的東西不一定是雞湯
我首先要做的反倒是為流行這個詞正名。流行這個詞正在被很大程度上污名化,這是不對的。雞湯確實比較容易流行,但是流行的東西不一定是雞湯。
雞湯確實是會經常地涉及很多我們常見的精神困惑,或者生活狀態的困難,但是同樣反過來,一些可以幫助人們獲得更好的道理的并不一定是雞湯。舉個例子,大家都會說我很喜歡蘋果手機,蘋果手機就是一種又流行又品質很好的東西吧,他是雞湯嗎?應該不是。然后還有很多,比如nike,比如說皮克斯的電影,再比如說我們大家都會知道的一些中國古典的文化作品,比如說紅樓夢,比如柳永的詞,這些都很流行,但他們都不是雞湯。
2、我不會因為別人的眼光就放棄一件真正值得喜愛的事情
經常發生的一種情況是,當我們喜歡的一樣東西被很多人鄙夷嘲笑否定的時候,我們慢慢的就不再好意思公開宣稱這東西了,然后把它藏在自己心里。而且久了以后我們也會困惑,這東西到底是不是對的?是不是我對他的喜歡是錯的?
我自己一直很堅持一件事情,我不會因為別人的眼光就放棄一件真正值得喜愛的事情。所以在世相和新世相的過程中,很多人會因為它們太流行,被太多人提及和喜歡而批評,認為它不夠純粹不夠堅持。但是我從來不會為此感到困惑,我為一樣好東西流行起來感到高興。
3、一定要強烈的表現出自己的堅持,表現出自己的個性和人格,表現出自己的好惡和偏見
其實我認為做一個好的公眾號和做一個在生活中被人認可、喜歡的人的道理很多時候是相通的。
那剛才我說的其實是我認為第一個最重要的道路:一定要強烈的表現出自己的堅持,表現出自己的個性和人格,表現出自己的好惡和偏見,不管這東西是不是太強烈被一些人討厭被人不喜歡。
但是,首先你要讓別人意識到你是在堅持一種自己非常喜歡并且愿意為此做出各種努力。
如果你能在做人、寫東西、做公號的過程中表現出自己的強烈的人格,那你就非常容易被辨識出來。世相從一開始到最后,很多人給過一個評價就是,我看到世相的標題在朋友圈出現,或者是看到一段話,一張圖片,他們很可能就能辨識出來這個文章這個圖片是世相選的。這一點其實就是一個成功的公眾號應該有的東西,就是它有非常強烈的非常清晰的人格。
二、提高辨識度
怎么樣讓自己有辨識度,怎么樣讓別人能夠清晰地記住你,不管喜歡還是厭惡,都要強烈對你有一種情緒和感情。
1、一個好的公眾號首先要能撫摸那些日常生活里的困惑,植入最平凡的生活場景
第一件事要撫摸到那些經常發生的困惑,或者是大多數人會發生的恐怖。是要讓人聯想起來,每個人都可能遇到的一些生活的狀態,生活的困難,生活的喜悅,這些細碎的但是很日常的東西。
其實我們通常是高估了人和人之間的不同,低估了人和人之間的相似性。我在世相里說過這樣一句話,不要做潮水要做河床。我的意思是不要去過多關注那些表面的、看上去很熱鬧的、易變的破碎的東西,而是關注那些經過很久很多年也不會改變的,存在于人類的情感和生活中的一些比較基本的概念,事物,情景,比如說生老病死,愛恨情仇。
如果你去總結一個人的一天,你會發現,不管這個人是什么人,他的一天都會在一些基本的場景里面。比如說吃飯,約會,工作,逛街,或者他的很多的情緒可以被歸結成幾大類,可能是愛情,可能是生活上的痛苦,可能是能不能找到未來,可能是分手的悲傷,可能是重新碰到一起…
那我覺得一個公眾號要做的就是不斷的去陪伴、去撫慰這樣的一些情景,這樣一些生活狀態,這樣的一些痛苦,或者歡樂,通過各種方式去跟人談論這些日常生活反復出現的話題。
世相的后臺經常有很多人發來問題,發來困惑,發來痛苦。我這么久觀察后,基本上就是,那個人不愛我,或者跟那個人分手了,或者是我的父母不理解我,或者是我不知道下一步該怎么辦,我的夢想無法實現,真的只有這幾種。
你可以想想自己的生活狀態,自己的生活經歷,每天你的痛苦或者喜悅是不是也就是這些,每天你要經歷的生活場景是不是也就是這些。如果是的話,那你就可以相信,這個世界上的大多數人和你都是一樣的,不管這個人的經濟地位,不管這個人所在的位置有什么不同,他們基本上會被同樣的這些情感和生活場景所包圍。
所以你如果在做一個公眾號的時候,可以不停地植入這些場景,不停地觸及這些情感,它就會被人們記住,被人需要,而且會被人反復地需要,這樣子就會達成一種非常好的陪伴的效果。
2、一個好的公眾號要有用,這樣才能被長久地需要和依賴
還有一點經驗就是要有用。這一點不管是做人,還是做公眾號都是這樣子。
你可以去想想,你身邊那些比較受歡迎的朋友,他們是不是可以給人一種感覺,是可以在關鍵時候幫到人,在關鍵時刻值得依賴。公眾號也是這樣。
如果你能讓別人感覺到你可以提供很多指南,這個指南不一定是非常具體的物質指南,也可能是幫助解決困惑,或者是在某一件事情發生的時候,他覺得你曾經提到過的某句話、某件事情可以給他們作為參照。
其實不管是情感困惑還是解決生活困難,往往不是通過一兩句話就可以解決的,但是如果你非常確定地、非常有效地給別人提供一些這樣的幫助的話,那你就會被長久地需要和依賴。
3、一個好的公眾號要強調自己的獨特性,讓關注你的人獲得一種身份的認同
還有一個需要強調自己的獨特性。也就是說讓喜歡你的人,讓關注你的人,感覺到你有一種就是因為喜歡你、關注你而獲得一種身份感,獲得一種只有我關注你才會有的一種莫名其妙的優越感。
其實很有意思,你會發現大家需要的優越感,并不是那些一定需要錢或者花大力氣才能實現的東西。大多數時候,人們需要的優越感實際上是很簡單的,就是他喜歡某樣東西,你可以想到很多人,這些人可能喜歡地下音樂,可能喜歡某個非常小眾的品牌,他們會因為這些東西而非常驕傲。
我記得我的朋友圈有段時間被喜歡Y3這個品牌的人刷屏了,我就觀察到像Y3這個日本的服裝品牌,很喜歡它的人恨不得讓所有人都知道自己喜歡它。其實Y3并不是一個很貴的牌子,但是因為它本身就有強烈的氣質,所以,人們認為我穿Y3我喜歡Y3甚至我談論Y3都是一種很有品味的事情。
4、一個好的公眾號應該和自己的讀者或者用戶建立一種共同的使命感
還要試著給自己的讀者或者用戶建立一種共同的使命感。這種使命感可能是一個很大的事情,也可能是一件很具體的小事,但是它一定是具體的能夠去做的。
比如說世相一直在說我們要改變潮水的方向,在新世相里這句話變成我們夠嗆改變潮水的方向,但還是要試試。不管怎么說,“改變潮水的方向”或者說“讓這個社會的文化品位審美水平提高”都是一件值得所有人一起努力的事情。
有了共同使命感之后,大家就會覺得自己有責任感,而且覺得自己小小的努力真的可以讓這件大事完成。比如說,我每天只需要做一件很簡單的事情,讀一下世相或者向別人討論一下世相里面發的東西,或者比如說我們只需要去購買某一個品牌的東西,或者我們每天做一件很簡單的事情,讓自己變漂亮一點點,就算有一件大事兒,這個大事兒是一件關乎整個社會品味和審美的大事。
三、具體實操
下面可能我會講一些相對具體的實操上的經驗,還是圍繞剛才說的那些點,但是會結合世相運作經驗來具體的看看。
1、建立辨識度的第一步:要有一個簡單易懂、傳播度高的slogan
比如為了讓自己有辨識度,應該怎么做呢?我自己從一開始就注重幾個方面的東西。
第一就是slogan很重要。首先要在每個地方每一句話里每個文章里面,要不停地強調我的存在,或者一個人的存在。這個人可能是我,可能是世相君張偉,可能是羅輯思維羅振宇,可能是錘子手機羅永浩。
另外,口號非常重要。我一直很注意的挑選世相在某個不同階段的口號,從一開始的倡導見識和審美,到倡導長文章的閱讀,到我們終將改變潮水的方向,到不做潮水要做河床,還有要倡導有物質基礎的精神生活或者是為精神生活找到物質基礎。
slogan這東西有什么用呢?就是用一句簡單的易懂的話,讓別人記住你倡導的東西,而且會反復出現反復出現,所以會讓人加深印象,每當想到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就想到你。
因為之前一直在做雜志,所以我會從雜志的操作中獲取很多經驗。舉個例子就是紐約客。
紐約客在創辦的時候,他曾經設置過一個小小的頭像,是一個戴禮帽的留著胡子的小人的形象。經過這么多年的反復強調之后,每次看到這個小人就會想到紐約客,也會想到紐約客所倡導的那種屬于紐約人的經典形象,比如說可能是一個年紀稍大的睿智的打著領結的喝咖啡的一個現代都市男性朋友,他有很好的文化,有一定的幽默感,而如果你成功的為自己建立起這個形象,那么別人再想到你的時候就會首先想到這個形象,他也更容易記住你。
2、建立辨識度的第二步:不斷的讓自己的一些非常強烈的好惡出現。
這些好惡有時候可能會讓一些人不喜歡你。
比如說,如果你是一個非常強的蘋果迷,那那些喜歡安卓的人可能就不喜歡你。但是我覺得人不能討好所有人,起碼這樣做可以讓那些同樣喜歡蘋果的人更加喜歡你。
我經常會做這樣的事情,比如說談一談我對喬布斯喜歡,或者是談談對某一個品牌的討厭,這樣的做法看上去是違反了過去我們倡導的新聞原則的,比如新聞要客觀,但是我覺得這恰恰是自媒體的好處。
3、世相通過自己的標題風格,寫作風格和題圖風格來建立和反復確認辨識度
另外就是世相通過自己的標題風格,通過自己的寫作風格還是自己的題圖風格來反復確認東西。
世相的標題從一開始就有很多人討論,有的人很喜歡,有的人非常反感。喜歡的人反感的人其實理由是差不多的。
另外就是世相的圖片,世相的圖片我自己有非常強烈的堅持就是,小清新一點的,有點文藝范兒的,漂亮的適度裸露的女性的照片,這個照片的選擇被很多人提過意見。反正是說你老是發張女生照片是不是政治不正確?是不是太直男審美了,是不是太俗了?
我自己并不介意這種說法,但是也不會聽他們的,因為我自己非常清楚,一個風格只有被反復強調的時候,人才會認為這個風格是你的。
如果世相的照片一會兒是這樣的照片,一會發一些非常曖昧的東西,一會發一些非常優美的風景照片,那別人在想起世相的時候是不會有一個非常清楚的印象的。
我甚至認為世相的照片選擇是人們對它印象深刻的非常重要的原因。而在新世相回來以后,有好幾個讀者在后臺留言說,終于打開新世相的界面的推送,一下子看到了熟悉的照片風格。我覺得這就是非常成功的在一些人心里植入了某種影響,他把這種印象和你和世相的公號和我這個人緊緊聯系在了一起。
再比如,如果你看過世相的話,你知道世相每次的文章前面會有一個saying,其實就是相當于前沿或者是編者的話。這個saying在我看來是非常重要的,雖然從一開始到現在,包括新世相恢復以后不停有人說,你為什么要在一篇好文章前面加上一段自己的看上去并不那么好的話呢?
這個就是我想和所有其他推薦文章號的區別。
世相這段話是我自己一個人寫的,所以它的風格是一致的,所以不管我推薦什么樣的文章都會因為前面有一段話,因為有一段風格相似的話,因此這個號會保持一種固定的風格,不管我推薦的是詩歌還是小說還是懸疑還是兇殺。
因為sayings的存在,大家會覺得風格是一致的,而不會因為你今天和昨天分享的文章風格區別極大,就好像在看一個很分裂的東西。
四、品位、文化、有分寸
下面我將分享我在世相里經常提到的一件事,就是怎么樣讓自己變成一個有品位有文化同時有分寸感的表達者。
1、如何在這個“文藝青年”和“情懷”被嘲笑的時代,更恰當地表現自己的文藝氣質和情懷?
都知道現在不管是“文藝青年”,還是“情懷”,這幾個詞都是被很多人嘲笑的,當然這個嘲笑背后有很復雜的原因。但是我還是剛開始說的那句話,我建議大家不要因為別人的眼光,別人的不喜歡,而不敢去堅持不敢去喜歡自己鐘愛的一些東西。
但如果你真的認為自己是一個文藝青年,認為自己是有情懷的人,又怎樣盡量讓自己文藝的氣質和情懷變得更加恰當,更容易被別人接受呢?
2、首先一定要有堅持自己品位的勇氣。而這種堅持某種東西的勇氣,是會讓別人產生尊敬的
我想說的是羅永浩的例子。在一年多以前羅永浩一開始提情懷這個詞的時候,被很多人嘲笑調侃,甚至情懷這個詞本身都變成一個不好的詞。
可是在一年多以后,在前不久的那個發布會上,當羅永浩經歷了這么久的嘲笑調侃,再一次淡淡的堅持說出自己對情懷的堅持的時候,你會發現很多人態度變了,因為大家發現他是真誠的,是真正的喜歡這樣東西,而人們對一種堅持真正的喜歡的精神往往是不會那么調侃的。
同樣,文藝青年這個詞,或者情懷這個詞,或者是很多詞,因為太多人喜歡而被認為是雞湯的話,你是不是因為別人的嘲笑而不敢喜歡了呢?我覺得不要被別人影響。
這個分兩方面說。不要因為別人都喜歡一樣東西而喜歡,也不要因為別人都調侃模樣東西就不敢喜歡的東西。
比如說,安妮寶貝流行的時候你不要因為別人都喜歡安妮寶貝就喜歡她,可是在一段時間里安妮寶貝被很多人嘲諷的時候你也不要因為這些嘲諷而不敢喜歡安妮寶貝。除了安妮寶貝以外,蘇珊桑塔格也是一樣的,喬布斯也是一樣的,不要因為別人都在讀他們的作品就喜歡他們,也不要因為別人都在嘲諷他們而故意的不去讀不去分享他們的作品。
2、其次就是如果你喜歡某樣東西,就要真正花功夫去了解這樣東西。
如果你喜歡某樣東西,那么就要讓自己不只是喜歡一些表面的字句、流行語,而要真正了解這樣東西。
比如說,你如果真的喜歡搖滾青年的生活方式,那么你就不要只是喜歡他們身上表現出來的憤怒,反叛,或者是黑暗等等。你要去了解搖滾音樂的歷史,要去了解搖滾音樂的代表人物,他們的演唱技巧,要去知道搖滾的潮流所應和著某一種時代氣質。
你除了要了解它的表象還要了解它的內核,這樣,別人就不會認為你的喜歡只是膚淺的跟風,你的喜愛是有邏輯支撐的,是有堅實的基礎的。
接著剛才那個話說。很多人可能會喜歡所謂的日本文化,那在這個時候,那你喜歡的是什么呢?是不是只是一些大家都在說的日本的園林,日本山水,或者日本的禪日本的茶道呢?
我覺得不是,不應該是這個樣子的。你如果真的喜歡他的話,應該通過閱讀中跟別人聊天,通過去看視頻,通過去日本旅行來了解日本文化比較深的東西,比如說某個作家在他的書里面寫過很多日本的文化是怎么樣一步一步到現在這個樣子。我覺得你應該了解這東西。
3、另外就是要有分寸感。要在表達自己對某種事情的支持的時候,既準確又克制
分寸感其實還蠻重要的,因為尤其是喜歡文藝喜歡情懷的人經常會有一個問題,就是他們在說一些話的時候可能過于柔軟過于的深情,所以就會讓一些人覺得聽得太久,不想再聽了。
我最近特別喜歡看動畫片《銀魂》,也是因為這個道理。我總覺得,不管你心里有多少深情,你在表達出來的時候都要試著去中和這種深情,不要一味的深情下去,《銀魂》就是這樣子的,他雖然是一個有很多深情的動畫片,但是他在表達的時候帶著一種戲謔和調侃,這樣子經過調節以后別人反而更能夠接受你的深情。
普魯斯特曾引用過一句話,這句話我覺得非常好的強調了表達的分寸感這件事應該怎么做。
他舉的例子是說,當你要講一件非常柔美的東西的時候,你一定要在里面插上一兩個粗俗的字眼,這樣這個粗俗的字眼不但不會破壞這句話,反而會給這句話增添一種復雜的魅力。
4、無論何時何地一定要真誠,而且執著于自己喜歡的東西
最后一個建議就是,無論何時何地一定要真誠,而且執著于自己喜歡的東西,一定不要跟著別人在某些場合戲謔的來調侃自己。
比如說文藝狗這種自嘲的詞匯,我覺得沒有必要說。把自己的喜好當成一種堂堂正正的、不需要害羞、也不需要向別人委曲求全的東西。只要你有了這種力量,就會像某些電影里面演的那種,被人打了半天之后卻仍然挺著脊梁昂著頭不肯服輸的人,一樣獲得別人的尊敬,也會讓你喜歡的東西更容易被別人認可。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