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份,為什么不是永輝?
作者:房煜,來源:十億消費者
原標題:蘇寧為什么比永輝更需要家樂福?
一家法國公司,坐擁大陸地區210家大賣場,全年在中國地區有接近300億元的銷售額,如今這些數字都會成為歷史。多次傳出賣身傳言的家樂福,這次終于看到了命運標注的價格。
6月23日,蘇寧易購發布公告稱,子公司蘇寧國際向轉讓方以現金48億元人民幣收購Carrefour China Holdings N.V.(“家樂福中國”)80%股份。
問題是,為什么不是永輝?在2018年初,騰訊、永輝、家樂福三方曾經聯合發布聲明,達成戰略合作關系,并達成股權投資意向書。一位永輝內部人士稱,他知道消息后,也很“震驚”。此前曾有零售業知情人士告訴虎嗅,永輝方面對于家樂福的出售意向一直非常了解,其股東之一香港牛奶公司也對于并購家樂福抱有一定興趣。但是,與家樂福談了很久“戀愛”的永輝,最終沒有走到最后。故事的進展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
蘇寧易購無疑是下了一盤大棋。落子家樂福,也讓蘇寧的智慧零售藍圖更加清晰。蘇寧易購集團副董事長孫為民獨家回復虎嗅時說:
“家樂福是在中國市場最適應本土化的外資大賣場,最強的本地化采購和單店運營能力。家樂福的快消和鮮食供應鏈加蘇寧的互聯網零售,對雙方都是一個新的跨越。”
曾經分別在家樂福和蘇寧工作過的資深人士萬明治先生(前蘇寧超市總經理)在朋友圈感嘆:
“中國一定有一個或者數個萬億級的企業誕生,兩個老東家的聯姻,只是順應了時代潮流而已。”
而時代潮流就是,任何單一業態在現在的泛零售渠道時代,都無法獨霸舞臺,而是需要通過線上、線下不同渠道,大店小店不同的業態,在各個時空范疇來包圍消費者。這方面家樂福并非沒有嘗試,做電子商城,開便利店和小業態生活超市,加入京東到家等外送平臺,但終于還是慢了時代半拍。
家樂福并非沒有下家等待,最終錯過永輝擁抱蘇寧,謎題的答案或許是一句話,此刻的蘇寧比永輝更需要家樂福。而在商超這個中國零售業最大的存量市場,一個更為強大的零售軍團將正式登場。
一、不是永輝
在公告中,為了說明家樂福中國的資產價值,蘇寧國際對于國內主要零售巨頭的價值做了一張表格,根據2018年股權價值/收入倍數,永輝超市以1.37位列可比公司第一位,而家樂福中國估值僅有0.20。其他進入列表的公司包括家家悅等,同時這張列表并未列入中國線下超市兩家龍頭公司,華潤萬家和大潤發。
按照公告數據,2018年,根據家樂福集 團提供的未經審計的管理會計報表,家樂福中國2018年營業收入約為299.58億元。
而在兩月前,永輝發布的2018年財報顯示,2018年全年,永輝超市實現營收705.1億元,同比增長20.35%;做一個簡單的計算可以知。如果永輝以上市公司主體收編家樂福,2019年永輝超市跨過千億門檻,已經可以說板上定釘。
那么這對于整個零售行業的格局有何影響?商超零售永輝和大潤發的雙寡頭格局會更加穩固,區域零售龍頭基本上以后只能打“防守反擊”,而新晉者再想突破現有格局,發展出一個新的全國連鎖品牌,已經失去了歷史的窗口期。
近年來,家樂福中國開店速度放緩,但是仍舊有210家門店,分布在22個省份51個城市。這意味著,210家門店中有很多“老店”,這些老店很多都開業于外資大賣場在中國攻城略地的黃金時期,占據了城市的中心商圈和優質物業。雖然從財務報表上看,數字未必好看,但是這些資產如果納入永輝版圖,算不算如虎添翼?對于永輝而言,今年更加明確的將云創板塊獨立發展后,永輝超市的重點也是要打好存量資產深挖潛力的戰役,早日撞線千億目標。
但是另一方面,以永輝現在的體量和戰略重點,如果在2019年去消化家樂福如此龐大的資產包,可能也會造成一定的戰略“分心”。原因在于:
第一,就2019年的短期目標而言,上市公司板塊永輝超市重點仍舊應該是繼續優化財務表現,追求更好的門店質量;同時,積極進行多業態的探索,將永輝生活與永輝到家業務做深做透;此外,永輝百佳超市剛剛在廣州開業,作為同業整合,永輝百佳已然是個示范田,體量適中,又具有安全邊界,對于一向追求穩健的張軒松而言,即使整合不利,也不至于傷筋動骨。這三管齊下,已經足夠整個永輝團隊(包括云創)忙活到2019年年底。
家樂福不是不好,是來的不巧,商業也需要講究緣分。
對于家樂福而言,公告中所指:
“同時,本公司將對家樂福中國提供股東貸款,用于運營資金方面提供支持,具體金額視交割日家樂福中國公司凈負債、運營資金的情況確定。”
這暗示了家樂福中國對于資金方面的渴求。
所有長跑而沒有步入婚姻殿堂的戀愛,最終都容易成為美好的回憶。或許這時,蘇寧出現得恰到好處。它解了家樂福的燃眉之急,也間接影響了永輝直通千億規模的道路。
二、48億元?
今年5月,彭博社也曾發表消息稱,家樂福可能把中國區業務作價10億美元出售。現在,整個家樂福中國作價60億元人民幣,這個數字甚至比蘇寧的出現本身,更讓人驚訝。
公告顯示:
“家樂福中國100%股份的估值60億元人民幣,較其2018年末歸屬于母公司所有 者權益-19.27億元有較大幅度的增值。家樂福中國賬面凈資產為負的主要原因為,近年來線下零售業態受到互聯網的沖擊,家樂福中國雖然積極的應對,但仍帶來了階段性的經營虧損。”
可見,“凈資產為負”是一切的根源。既然如此,蘇寧為何又需要家樂福?
宏觀方面有兩個原因。第一,前文說到,家樂福的門店從資產角度看,仍舊具有很大的城市商業流量價值。特別是對于蘇寧而言,蘇寧易購本身是兼具零售業和商業地產思維的超級零售集團。如果梳理一下蘇寧近年來的動作,蘇寧的朋友圈不僅遍及零售業,也贏得了地產圈的“半壁江山”,許家印等都是座上賓和常客。在2017年底的智慧零售大開發戰略暨合作伙伴簽約大會上,來了300多家地產商。而張近東在2017年底接受筆者采訪時也說過一句豪言,未來五年,蘇寧會成為中國最大的商業地產公司。
這是整個蘇寧集團和永輝超市的一大區別,永輝還是一家比較純粹的零售公司,一直專注以生鮮為核心的零售業務。在這種情況下,同一張牌,放到不同的組合里,可能產生的效果就不一樣,家樂福這張牌在永輝這邊可能是個“對子”,到了蘇寧手里可能是“同花順”。
第二個原因在于,無論商超零售多么不好做,蘇寧必須要啃下這塊硬骨頭。
為什么這么說?因為時至今日,商超仍舊是新零售改造的主戰場。前面說過,商超領域仍舊是中國零售業最大的存量市場,而且商超領域對于普通消費者的日常居民消費,覆蓋能力最強,很多其他新型業態,也可以說是在商超的基礎上演變發展而來,所以說,開超市,是零售業的基礎課程,一個雄心勃勃要打造泛零售生態圈的巨無霸公司,不可能跳過這一課。
目前,蘇寧已經擁有一大兩小多專的十余個不同業態,如果說這些業態之間的關聯,那就是把它們放在同一個商業體內,加上一定的餐飲和服裝品牌,就是一個標準的社區購物中心。但是,在商超領域,目前蘇寧只有蘇鮮生,屬于生鮮超市,至少從購物中心主力店的角度,仍舊有所欠缺。
這一次,家樂福正好算是最大的一塊拼圖,補上了。
值得注意的是,蘇寧特別提到了6000家蘇寧小店與大店之間的互動關系。
蘇寧方面對媒體表示:
“蘇寧通過輸出智慧零售場景塑造能力,將家樂福門店進行全面的數字化改造,構筑線上線下融合的超市消費場景。蘇寧線下超過6000家蘇寧小店可與家樂福門店聯合,完善最后一公里配送網絡,提高到家模式的效率并節約物流成本。”
這意味著,在目前用戶習慣正在養成期的超市到家領域,蘇寧易購有了更為全面的布局和更為合理的物流配送分布體系。須知在過去的電商體系中,B2C配送和城市即時配送是不同的玩法。針對以“分鐘”為計量單位的城配服務,主要載體是蘇寧小店和前置倉。目前蘇寧小店還在高速擴張中,如果未來完成1萬5千家的目標,加上家樂福的200多家大賣場,整個布局無論從規模還是商品品類豐富度,都是蔚為可觀。一位零售業同行評價說,這會是一個“商超領域行業龍頭級的競爭對手”。
而對于家樂福而言,若交易順利通過審查,后續的核心問題是團隊和品牌問題。孫為民先生稱家樂福為“最適應本土化”的公司,此言不虛。由于在中國市場深耕多年,家樂福的中層和基層員工也都是經驗豐富的本土員工,可以想象他們的未來應該不會受到太多影響。
在管理層方面,根據公告,標的公司治理結構分為股東大會、監督董事會和管理董事會。股東保留事項須經股東大會全體股東同意通過,其他根據適用法律和公司章 程規定須由股東大會通過的事項須經持有過半數表決權的股東同意通過。監督董事會由7名監督董事組成(其中5名監督董事由蘇寧國際委派,2名監 督董事由轉讓方委派)。監督董事會的主席由蘇寧國際委派的人士擔任,此人同時為家樂福中國首席執行(CEO)。
未來的家樂福的品牌何去何從?誰會成為未來的CEO ?或許要假以時日才能給予定論。不過考慮到家樂福集團保留的20%股份,以及阿里巴巴重新請回黃明端執掌大潤發的安排,或許會有類似的安排。考慮到蘇寧公告中對彼此的股權做了三年內禁止對外轉讓的約定,看來蘇寧是做好了對家樂福進行長期改造的心理準備。
經授權轉載至數英,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作者公眾號:十億消費者(ID:gjgc168)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