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的重要藝術手法——懸念
什么是懸念?欣賞戲劇、電影或其它文藝作品時,觀眾、讀者對故事情節發展和人物命運很想知道又無從推知的關切和期待心理。這是辭海中的定義。那么,我們如何理解文案中的懸念呢?
希區柯克曾舉過這樣一個例子:兩個人走進一個屋子,坐下來談話,突然桌子底下的炸彈爆炸了!觀眾大驚失色,但這種緊張只能持續15秒,這個過程是“驚駭”,是“震撼” !
如果這樣寫:這兩個人走進屋子前不知道兇手將炸彈藏在桌子下,并且炸彈是設定在1點鐘爆炸,但兩個人仍然坐下來談話。而時鐘顯示,現在差10分就1點……
這樣,觀眾就會在接下來的10分鐘內一直處于緊張焦慮之中:這兩個人的命運究竟如何?那么,這個過程叫做“懸念”。
所以,在本文中,懸念就是文案中令人好奇而又不能馬上知道底細的情景。懸念,可以是一個場面、一段情節,也可以是貫穿整個文案的一個具體事物、人物某一時刻的神態描寫等。
他為什么年薪百萬辭職去做洗發水呢?
一一植觀洗發水廣告語
植觀洗發水這篇文案就是一個懸念:“年薪百萬辭職”是起點,“做洗發水”是終點。文章開頭一句話同時指出起點和終點,就會引發別人對答案的疑問:這么大的落差,他為啥要這么做?
你是否和我一樣?每天早上起來,不知道今天能不能賺到錢?不知道明天會怎么樣?
這篇文案說的是大多數網絡創業者的現狀。文案中隱藏的懸念是:如果天天都能賺到錢,我到底應該如何學習,在什么方向努力? 所以,從文案創作者的角度來看,懸念就是觀眾很想知道又無從推知的一個情節;而從客戶的角度來看,懸念就是一個待解開的謎團。
一、在文案中如何設置懸念呢?
設置懸念就是在文案的某一部分設置一個疑問或矛盾沖突,以造成讀者某種急切期待和熱烈關切的心理的一種寫法。設置懸念的目的就是讓客戶對文案產生急切的期待和熱烈關心,繼續看下去,尋找答案。
那么,在文案中的什么位置設置懸念呢?
1、在文案的標題或者篇首設置懸念
這種設置懸念的形式運用很廣泛,它有助于創設氛圍、環境,展開矛盾,引出下文。文案的標題:成交30萬的文案和成交300萬的文案有何不同?一張圖告訴你營銷失敗的各種可能、她為了愛放棄年薪百萬的工作成為全職媽媽,最后……
又如UC震驚部的辣標題:
《裸男面對一群禽獸圍攻泰然自若》
真相是:
《這才是真正的蕩婦》
真相是:
《高潮來臨,男女興奮過度不知所措》
真相是:
《街頭驚現兩裸男暴雨中飆車》
真相是:
UC震驚部,其實在很久以前叫標題黨。
標題黨是互聯網上利用各種頗具創意的標題吸引網友眼球,以達到各種目的一小部分網站管理者和網民的總稱。其主要行為簡而言之即發帖的標題嚴重夸張,帖子內容通常與標題完全無關或聯系不大。
“標題黨”們,為了吸引眼球,提高點擊率,往往斷章取義、聳人聽聞,語不驚人死不休,將“懸疑”進行到底,把“驚悚”演繹至極。
UC震驚部的標題真的是男人看了會沉默,女人看了會流淚,孩子看了會撞墻!
驚、爆、黃、悚式標題,短期內是會帶來流量跳躍式增長,但是!但是!網友總有一天會視覺疲勞甚至反感。
“狼來了的故事”我們都耳熟能詳,當網友一再被標題欺騙,點擊文章,而文章又題不對文,久而久之,他們就會覺得這是在浪費時間欺騙感情,以至于再勁爆的標題都無法再吸引他們點擊。(知乎/不吃魚的喵)
新聞講求的是真實性,寫文案不是寫小說,里面的內容要和標題保持高度一致,在尊重事實基礎上寫出好標題,才是正在的牛逼。
下面,我們言歸正傳:
再見面是三個月之后,她的肌膚細潤如脂,仿佛年輕了10歲,她是如何做到的?
這是一款面膜的文案,在文案的開頭就設置了懸念。愛美是女人的天性。她們會追問:用了什么產品,用了什么方法,會有如此神奇的效果?
2、是在文案的篇中設置懸念
這種設置形式有助于承上啟下,推動情節的發展。
如:
治療頸椎病方法總共五步,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第五步是核心和關鍵,我不想說出來,讓一些人拿去賺錢。想知道其余的兩個方法,請私聊。
這是一個治療頸椎病的文案,在文中設置了懸念:第四步、第五步是什么呢?
無數的初學者學了很多課程,卻沒有什么效果,因為他們不知道,只要掌握了這種方法,就可以寫出成交率很高的文案。如果你想掌握,請你掃碼加入王牌。
這是一個培訓文案,也是在文中設置了懸念:這種方法是什么呢?
二、設置懸念的五個關鍵節點:
1、以人物某一時刻的神態描寫為懸念
2、以人物某一時刻的言行心理描寫為懸念
3、以環境描寫為懸念
4、以記敘場面或一段情節為懸念
5、以貫穿全文的一個事物為懸念
1、以人物某一時刻的神態描寫為懸念:
她一聲不響地坐在船舷上,愁眉不展,眼睛里還噙著淚水,船一搖晃,淚珠便直滾下來。
她為什么會哭呢?這是怎么回事呢?文案自然引起了讀者的注意。
2、以人物某一時刻的言行心理描寫為懸念:
一定要堅持到年末!張老板望著辦公桌上的日歷,又暗暗地下了一次決心……在張老板看來,它似乎比剩余的日歷要厚一些。
他為什么又暗暗地下了一次決心?看起來卻似乎比剩余的日歷要厚一些呢?這些心理描寫既緊緊地抓住讀者,也自然展開了情節,為后文埋下了伏筆。
3、以環境描寫為懸念:
天下著大雪,又快黑了。這是他在這個城市的最后一天。在這又冷又黑的晚上,他光著頭在街上走著。
他是干什么的?天冷又下著雪,他為什么還光著頭?天快黑了,他為什么要離開?
4、以記敘場面或一段情節為懸念:
王老板玩起了套路,要供貨商一周內供貨2000件。供貨商說只用3天,還簽下了供貨合同。
供貨商知道王老板是在陷害自己嗎?只用3天能供貨2000件嗎?
供貨商又是怎樣供貨的?這自然引起讀者濃烈的興趣。
5、以貫穿全文的一個事物為懸念:
每當我學習收藏夾里那篇扎心文案的時候,就會想起她來。
這篇文案是怎么來的?為什么我要把它放在收藏夾里?為什么看見文案就想起她來?懸念,便會層層展開。
總之,在這里要強調的是:設置懸念不能隨意,要力求合情合理,不牽強、生硬。所設懸念要簡明、干凈利落,不能枝蔓橫生、故弄玄虛,以致使讀者眼花繚亂,甚至厭煩,從而失去懸念應有的作用。
簡單地說,懸念就是讓故事更具魅力的一種方法,故事還是那個故事,只是通過情節的巧妙設置,使故事有了懸念,讓受眾欲罷不能。懸念的作用是勾起讀者的興趣一直讀下去。
三、設置懸念的九種方法:
1、直接提問法
就是在文中,直接突出一個大家不知道怎樣回答的問題?常常出現在文案的標題或文案的開頭。
為什么說互動是社群的生命?
為什么口碑落地是轉化的關鍵?
銷售的核心是篩選嗎?
2、矛盾對立法
社群落地,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線下場景營銷沒有衰落,正在興起;
新零售沒有退出,正在深化。
將相反的或語義對立的詞匯統一在一個人或事物上,造成矛盾,讓人在無法理解中思考、閱讀,破解迷惑。
3、特例與尋常對照法
每一次周一是公司的例會,大家對營銷問題都爭論不休。而今天卻沒人發言,氣氛很沉悶。
人或事物尋常是一種狀態,在某個特定的時間點是另外一種狀態。
讓讀者在對比中,感覺到“這一刻”不同尋常,一定是發生了什么事,到底發生了什么呢?
4、倒敘法
記敘事件時,先將故事的結局,或者最精彩的部分即結局放到敘事的開始部分來寫,然后再從故事的起因開始,交代事件的來龍去脈。
這樣開頭,讓讀者直接面對故事的結局,搞不明白——為什么會這樣,于是帶著問題邊思考邊讀。
例如:我和媽媽到車站接姥姥,姥姥一見到媽媽,放聲大哭.....(姥姥怎么哭了,到底發生了什么?)
5、反經驗法
人活著,總會在內心深處積累各種經驗,這些經驗在我們頭腦中根深蒂固。
然而當我們讀一些句子或段落時,獲得的信息和我們的經驗絕然不同,這時,我們就會產生疑問——為什么會這樣?
例如一篇文章的題目是“100-1=0”,我們平常積累的信息是100-1=99,便會覺得非常奇怪。
又如:裝在套子里的人、下蛋公雞、穿裙子的男人、六歲狀元郎等等,都屬于這一類。
6、吊胃口法
文章一開頭就出現了某個問題,需要解決,但作者一直不告訴讀者答案,直到文章結尾,才都開包袱。
讓人明白真相。例如,很多懸疑劇、諜戰劇、偵破小說等等。
如在《你有權保持沉默》中發生的高冷測謊神探和低情商懸疑文碼字員一起解迷的故事,直到最后,真兇才落網。
7、迷惑法
通常在文章的標題或開頭,或運用修辭、或用典、或運用一種奇怪的語義組合,讓讀者不明白作者要表達什么,要寫什么,讓讀者看著標題或開頭,一頭霧水,激發讀者的獵奇心理。
如一篇文章的標題是“太空清潔工”,誰能上太空去搞保潔工作?到太空里又去清潔什么?
讀完文章,才知道,作者是運用比喻這種修辭方法,將一種能夠清理太空垃圾的衛星比作太空清潔工。
又如一篇文章的開頭:素質教育就是教會學生砸缸。
讀完了才明白,這里的“砸缸”指典故“司馬光砸缸”,教會學生砸缸,指培養學生應對問題的能力。
8、插敘法
敘述一件事,事件敘述到中途,突然借助某個緣由,插入另一件事,讓讀者帶著一個放不下的故事、一個不知道的下文和結局的故事,讀另一個故事,讀者的心中始終有一份沉沉的牽掛。
如:
《水滸傳》第七十二回:……不說宋江等軍馬去了,且說燕青立在人家房檐下看時,只見李逵從店里取了行李,拿著雙斧,大吼一聲,跳出店門,獨自一個,要去打這東京城池。正是聲吼巨雷離店肆,手提大斧劈城門。畢竟「黑旋風」李逵怎地去打城,且聽下回分解。
9、抑揚法
先從貶低、否定的角度,去刻畫一個人,然后筆鋒倒轉,逐步透過人物外在的丑陋,揚起人物唯美的精神世界,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逐步覺醒、發現。反之,為先抑后揚。
如先揚后抑:曹禺的《雷雨》寫周樸園,先極力寫他對梅小姐的深情厚意,仿佛是一位有情有義的好丈夫;
但是,當他發現站在面前的魯侍萍就是當年的梅小姐時,便撕下他那溫情脈脈的面紗,現出了兇惡的本相而把侍萍趕走。
一揚一抑,把周樸園冷酷偽善的本質揭露得淋漓盡致。
懸念的主要作用,就是抓住讀者的心,引起讀者對事情的發展、變化、結果,對人物或事物的處境、結局產生關切的心理,使文章情節發展更具有引人入勝的魅力。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規范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4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