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懷疑有品牌在“監視”我的生活!
走心文案是品牌與用戶發生關系并捎帶私貨的慣用手法,它們都來自品牌對生活的洞察,而且尤其喜好對年輕人“痛扎”。
它們角度精準、畫風多變、洞察細致、用詞犀利,甚至讓人驚嘆是不是悄悄安了攝像頭,監視了自己的生活:
不想上班,是你。
月初中產,月末無產,是你。
每天糾結吃啥外賣,最想念老媽拿手菜的,是你。
同一個世界,同一批操心的老阿姨,也是你……
讓人忍不住懷疑——這個品牌怕是在“監視”我的生活!
而上面的素材節選自招商銀行五一勞動節的官微推文《年輕人的貧窮,是常態嗎?》,文章在推出兩三個小時后,就突破了10萬+的閱讀量,“在看”數900多。這意味著,你不是唯一有這種感覺的人。
留言板上,很多網友直言被“窺視”了生活和內心。
有驚訝推送及時,像自己嘴邊的下一句話:
有人感慨說出了年輕人的心聲:
還有人分享內心深處的觸動:
從營銷策略上來看,這篇推文還傳遞了一個新趨勢——場景化共情營銷。
招商銀行雙微服務商酷岸傳播團隊認為:
品牌與用戶的溝通早已不是用‘高高在上的姿態進行指導’,而是‘融入人群進行陪伴’,輸出正向情緒,消解人群焦慮,讓讀者感受到品牌對自己的了解、理解甚至人文關懷,從而認同品牌和信任品牌。
場景化共情營銷,拆開來看:場景化-情緒(共情)-轉發,就是細致入微的“監視”到用戶的生活和內心,然后用場景化展示出來。
受眾一看,這不就是說的我嗎?這不就是我心里想的嗎?受眾情緒一旦被激發,很容易轉化為點贊、轉發、留言行為,數據自然會被帶動起來。
那么在場景化共情營銷中,都有哪些騷操作可以借鑒?
搜集多個相似的品牌案例之后,我們終于發現一些場景化共情營銷的“套路”。
一、場景化共情營銷的內容打造
1、 氣氛烘到了嗎?
為啥晴兒和爾康就聊了會天,紫薇便耿耿于懷?因為他們倆相處時的氣氛烘得太好了!
雪夜、月亮、殿外階梯,這些時間地點的設置,浪漫清新感撲面而來;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哲學,一個接一個的場景演繹出“郎才女貌”、“恰逢知己”。這曖昧氛圍烘得,隔著字眼都能聞到。
品牌傳播同理,通過對時間、空間、人物動作和對話的設置,打造多個場景,營造出情緒氛圍。大環境帶入情境,細節處增強觸動。
比如招商銀行“小年夜”的推文,用深夜、大廈、辦公室等,打造出“青年白領深夜獨自在辦公室中加班”的場景,擊中了很多加班族的共鳴點。
而指向深夜的鐘、柜子里最后的泡面等細節設置,進一步加強了“疲憊”、“孤獨”的氛圍。
2、 故事講好了嗎?
氣氛是場景化的“催情大法”,但劇情承載的角色更重,上述文章就講了一個比衰更衰的反轉故事。
不止獨自加班,還搶不到特價機票:
搶個老板紅包,也是運氣最差的:
連最后一桶泡面也被打翻了:
一個個場景像電影鏡頭一樣,串聯出“青年白領悲慘加班”的故事。
而讀者跟隨場景融入情節,跟著這個加班青年體會到越來越低落的情緒,無論是同情,或是聯想到類似遭遇,當他們感受到過山車式的情緒變化,就離轉發不遠了。
這篇推文最終獲得了68萬閱讀量,3700多轉發量,1300多“在看”數。
二、場景化共情營銷的人群洞察
1、挑準人再撩
你要撩人,最尷尬的不是硬撩,而是撩錯人。
在很多案例中,品牌似乎熱衷于對年輕的白領階層進行深挖,但深入分析就會發現這樣的人群定位并不準確。
在經濟緩行、競爭激烈的社會里,大家戲稱自己為“社畜”,而品牌面對的這個群體,是以“壓力”歸納——
指代進入工作和家庭后,承載了來自生活工作家庭多方面壓力的成年人。
《成年人的崩潰,總是猝不及防》里崩潰的成年人
所以,品牌在場景化共情營銷上,是從情緒出發,設置與品牌產品相關聯的“社會性情緒話題”標簽,進而引起讀者討論和傳播。
比如易車和長圖汽車站近期合作的《成年人的崩潰,總是猝不及防》里,體現的最為明顯。
不僅有被“甲方”逼瘋的設計師:
被逼“買房”的年輕人:
還有在“創業”浪潮中的又一個失敗者……
“加班”、“甲方”、“買房”、“創業”,這些都是大家茶余飯后的話題。
2、從WE到ME
你發現沒,為啥這類品牌故事都喜歡從一個男/女主入手?因為人太多,代入感會凌亂。
越是片段性的場景,越要讓人物簡化且有代表性,即一個人代表一群人,好讓讀者最大化地實現情感聚焦,便于將自己的情緒投射——“好像看到了自己”。
例如養生堂的品牌推文《熬夜是一種癮》,就用一個熬夜小伙的一天刻畫出了“熬夜族”的集體畫像——
3、輸出人文關懷,偷走用戶的心
撩完就跑,是渣品牌。
如酷岸傳播所說,品牌最終是需要輸出正向情緒,消解人群焦慮,輸出人文關懷。
撩了,還要關心,要負責——這才是可以托付的品牌。
招商銀行《年輕人的貧窮,是常態嗎?》開篇雖然一路喪,但最后還是安排了主人公和生活達成和解,積極向上的氛圍占領最后高地的同時,也讓許多讀者觸動,表示受到了鼓勵。
三、豐富形式增強讀者帶入感,激發情緒
最后,場景化情緒營銷的承載形式大多為長漫畫,這是因為大眾對圖像的敏感度比較高。
就像很多明星的緋聞曝光,經常來源于照片中透露的蛛絲馬跡。圖片承載的信息量比起文字更豐富、直觀,且更有表現力和代入感,而難度和成本又低于H5和視頻。
如今,長漫畫形式已經成為品牌場景化共情營銷的首選形式了。
知易行難,說了這么多,想采用品牌場景化共情營銷?試試上面的思路,第一步……先去找個好畫手!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