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不住思考:“民族、文化”是能夠拿來被販賣的嗎?
原標題:議題操作背后的反思:“民族、文化”是能夠拿來被販賣的嗎?
那些能打動人的營銷,往往是最為“真實”的。
真實的背后往往能引發更多的思考,這是所有握有大眾傳播能力話語權者,都應該把握與考量的。
知名攝影師Jimmy Nelson拍攝了一系列引發世人驚嘆的大片,大片主角是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少數民族。沒有過分的修飾,最真實地呈現他們最自然壯麗的模樣。
Tiger's Nest, Upper Paro Valley|Bhutan|2016
圖片來源:Jimmy Nelson’s Facebook
一邊看著、一邊在內心一次又一次驚呼,這些人、這些事,實實在在同我們生活在21世紀、發出一封微信語音信息只需要不到1秒的世界里。
Vaioa River, Atuona, Hiva Oa|2016
圖片來源:Jimmy Nelson’s Facebook
Wodaabe、Gerewol festival, Chari-Baguirmi region, Chad|2016
圖片來源:Jimmy Nelson’s Facebook
Jimmy Nelson既不是科學家,也不是人類學家,在30年前,他開始為這些少數民族進行拍攝。
圖片來源:Jimmy Nelson’s Facebook
打開Jimmy Nelson的官方網站,一本相冊要價¥700至¥800人民幣之間。
圖片來源:shop.jimmynelson.com
忍不住思考:
“民族、文化,是能夠拿來被販售的嗎?”
然而,在這個問題背后,最深層要探討的其實是廣告媒體在“議題操作”上,我們是否能夠主動替那些相對弱勢的群體發聲?我們的視角是否足以代表這群人所生活的方式?
Wodaabe、Gerewol festival, Chari-Baguirmi region, Chad、2016
圖片來源:Jimmy Nelson’s Facebook
當今我們在討論任何營銷內容能否吸睛的時候,“民族色彩”一直是個可被操作的群體,因為她的“真實”、“神秘”、“獨特”,以及“弱勢性”。
無論是任何枯燥的內容,只要疊上一層“民族意義”的神秘面紗,整個營銷氛圍都會因此更加令人印象深刻。
1、1996年亞特蘭大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主題曲之一《Return to Innocence》
歌曲中最一開始的古調吟唱,是來自臺灣高山族——阿美人傳統古調《老人飲酒歌》,在尚未得到正當授權,音樂制作人將整個音源片段截取作為這首歌的開頭,也因此成為最引人矚目的一首歌。
2、旺仔牛奶“56民族限定版”,不管是誰看了都想收藏一整組的沖動!
圖片來源:冊大事體了
2013年,Jimmy Nelson將拍攝過程里的感受用文字集結成冊,出了一本“Before they pass away(在他們消失以前)”,在最初他也不得不承認、也一個不小心,用來自資本社會視角所表現出的悲觀——“他認為這些民族終將難逃消失的命運”,這也是為什么這本書的書名取名為“Before they pass away(在他們消失以前)”。
然而旅行的過程中,這些親身經歷的感受是真實呈現在他眼前,書本問世后,和各式各樣的人碰撞交流,他才意識到“他的相機”并不單純只是記錄了這些圖像,他更多是用來“說故事”的。
Jimmy Nelson在阿姆斯特丹的一間藝廊里與觀眾的分享會
圖片來源:Jimmy Nelson’s Facebook
比起販售這些相片,Jimmy Nelson更在意地是他在表達理念時候的正確性。“而這本書,更是他對這些他可能永遠都沒有辦法完全理解的民族文化的一種致敬!是客觀而嚴肅的。”
打著民族牌的營銷背后,字字句句都得斟酌,因為一個不小心,都有可能誤觸了“種族歧視”、“刻板印象”的警鈴。
看著那些觸目驚心的案例,
想要傳達的idea是什么?而被販售的又究竟是什么?
1、D&G品牌形象爭議廣告
以華人世界最普遍使用的飲食工具“筷子”作為整個影片重點,自以為是的幽默,其實就是一種低等幽默,不好笑也不討喜。
圖片來源:Youtube
2、Dove多芬沐浴乳爭議廣告
一名黑人女性衣服一脫變成了白人女性。
雖然后期官方出來澄清是想表達任何女性皆適用,但若缺乏種族議題敏感度,便會產出這樣的內容。
圖片來源:edition.cnn.com
對于Jimmy Nelson與他所創立的基金會來說,民族、文化從來就不是他想描述的重點。他想傳達得,是在這些個體背后,生而為人的獨特性,進而延伸到,向世界宣告:我們更應該珍視這些還存在的事物,而不是只是消費。
偉大的社會人類學家Margaret Mead曾經說過:“我出生在一個文化多樣性的多色世界,我擔心我的孫子們醒來會進入一個從未有過其他色彩的單一世界里”。
圖片來源:Jimmy Nelson’s Facebook
當Jimmy Nelson帶著他的書來到世人面前時,他已做好準備。無論是心態還是思想上的,他知道他永遠也沒有辦法代表這群人的所思所想,但是他知道自己的鏡頭具有足夠的影響力,能夠影響這個世界怎么看待這些民族、這些事。
當我們在做每一個廣告營銷案例的時候,也應該秉持著這樣的理念,去傳達一個真實的事情,更為中性的,而非僅是販賣焦慮、販賣熱點。
在十年、二十年后,才具有仍影響這個世界的正面能量。好比APPLE早期喊著”Think Different(不同凡響)”,十年后我們見識到了天馬行空是人類最厲害也最無可取代的能力。
但我認為,所有營銷邏輯的背后,我們都更應該“Think Thoughtfully(面面俱到)”,因為你的營銷不是你自己的,而是所有大眾眼里、耳里以及心里所呈現的。
敬所有廣告工作者、敬那些動人故事背后里的平凡以及偉大。
圖片來源:Jimmy Nelson’s Facebook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