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島用賈冰的方式,好聰明
我前幾天看到躺島官宣賈冰為代言人的傳播項目時,眼前一亮。
賈冰,大家都熟。廣告中的老面孔了。之前我還專門寫了篇文章吐槽喜劇演員被濫用的事。
我總覺得,用賈冰的方式就那么幾種:東北味的幽默、狂飆味的大哥。就和付航必喊passion,李雪琴必cue鐵嶺一樣乏味。
當然,也不是說完全不能用,畢竟明星代言本來就是沖著藝人身上的標簽去的。但“爛大街”和“好活當賞”差在哪?就差在用法。
躺島這次其實也隱晦地用了賈冰的經典元素:東北大哥范兒的“土豪金”睡衣、全程“滾著拍”的懶勁兒,但是用得很聰明。
具體聰明在哪呢?
理由一 :“瓜瓜涼被”是躺島的拳頭產品
現在大家預算都緊張,我這個人比較功利,很難奢侈地完全孤立地看一個片子。
這次傳播吸引我,也是因為它“性價比”很高——代言人官宣,做到了和品牌理念、產品策略強關聯。
先給大家介紹下躺島:
躺島是成立于2020年的睡眠環境品牌,當時正值“所有消費品都值得重做一遍”的風潮。雖然現在新消費啞火,少有人再提,但新消費的核心理念,即強調產品實用價值之外的附加值,相信大家都是認同的。
躺島創始人楊遠騁是產品經理出身,曾在王興麾下工作,也曾有過內容創業經歷,參與操盤過新世相“4小時逃離北上廣”、“丟書大作戰”等營銷事件,目前仍是新世相聯創。
作為一個老產品人,他信奉并且應用到躺島中的產品準則是:
70%的功能設計+30%的情感價值
楊遠騁曾以貓肚皮枕為例,解釋過這個公式:“一方面它是一個用了新材料的好產品,另一方面,我們還有概念、有故事、有不一樣的設計?!?/strong>
2021年3月,躺島在天貓開店,半年銷售額達3700萬元。品牌第一款產品“貓肚皮枕”一炮而紅,另一款爆品“瓜瓜涼被”,曾拿下過天貓化纖被類目TOP1。可以說,這兩款爆品對躺島來說有著與眾不同的意義。這幾年,躺島一些相對較重的傳播動作,也都圍繞這兩款產品展開。
在產品方面,躺島近年來也在不斷對瓜瓜涼被進行升級,主要是強化涼感技術、優化功能、提升體驗。
這次在春夏時分官宣賈冰為代言人,就是瞅準了這個對瓜瓜涼被這款產品很重要的營銷節點。
代言人和產品策略,配合得相當默契。
理由二:洞察到了賈冰的觀眾緣更本質的來源:社畜感
能挖掘的點似乎都被挖掘過了,賈冰還能怎么用?
躺島這次找到了兩個點并加以放大:
1、名字
2、社畜感
“名字”梗,下面這組海報已經闡釋得很清楚,躺島以“真冰代言人”定位強化瓜瓜涼被的“自然涼感”賣點,更用“我是賈冰,躺島才是真冰”的slogan,將代言人符號轉化為產品信任狀。
我們主要聊聊“社畜感”。
以前還真沒注意過賈冰老師的“社畜體質”,看完這次傳播想了想——賈冰在綜藝節目里顛勺,在影視作品里愁眉苦臉地抽煙,都太像"上過班”了。
躺島這次抓住了賈冰身上的“社畜共鳴點”。他的那種疲憊、那種隨性、那種對生活的無欲無求,并且直接把他的“班味兒”腌入廣告:
開場油畫也很有意思,放大了賈冰面部的“飽經滄?!?。
這些看似邋遢、隨意的姿勢,反而讓這支片子的創意原點更有說服力了。
一般來說,廣告會給產品化妝,化濃妝。
而躺島用賈冰給產品“卸妝”——什么睡眠美學、生活儀式感統統不要了,就要那股“老子累了一天只想癱著”“夏天熱得煩死了”的真實感。
大家都懂,其實消費者對鋪天蓋地的“涼感科技”“透氣抗菌”的強調,早就免疫了——畢竟參數再牛,也不如半夜熱醒時一腳踢飛被子的暴躁真實。
躺島聰明就聰明在這里:不堆參數,不喊賣點,讓賈冰用身體語言完成產品教育,從床上滾到便利店,從巷口滾到草坪,從小吃攤滾到了大馬路,滾過了一整個夏天。全程無臺詞卻演繹出了“尋找涼感-發現涼被”的用戶旅程,將賈冰的“社畜感”轉化為產品解決方案的具象化見證。
理由三:把“滾”這個動作最大化利用,“滾”到了線下
這個短片最驚艷到我的點,是創意兼顧到了線下傳播,我猜應該是在一開始就把跨媒介適配的問題想好了。
一開始看這個短片的標題《賈冰,你上哪去?》好像也沒什么,就是普普通通一句話。
但是如果再看看這些線下傳播動作呢?
—賈冰,你上哪去?
—滾到了線下門店,滾到了地鐵站大屏,滾到了用戶心里。
《賈冰你上哪去?》的短片標題,再配合賈冰在短片里滾來滾去的魔性畫面,讓觀眾不僅記住了這個動作,還對賈冰的“去向”產生了好奇。而線下傳播則巧妙地承接了這種好奇。
門店的物料設計呼應了短片中的“滾”元素,直接把賈冰的“滾”從屏幕延續到了現實。地鐵站的廣告則是把場景拉到了日常通勤中,讓觀眾在不經意間被熟悉的畫面吸引。太聰明了。
寫在最后
這個項目最吸引我的是一種連貫性:
1、代言人策略和品牌理念、產品策略強關聯。利用賈冰的名字和社畜感,把代言人變成了產品說明書。
2、短片中“滾”的動作設計,預埋傳播基因,將線上和線下傳播整合到了一起。
躺島的品牌動作畫出了一個完整的圓,但仍給消費者保留了很多參與入口,并且也不需要用戶花太多心思去“拼拼圖”。
也許,想達成品效合一,不一定要把所有媒介鋪滿,也可以讓每個觸點都講同一集故事。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5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