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萬征集的四川文旅新Logo,槽點不止眼熟
作者:大大君,來源:小象愛設計
原標題:花22萬征集!四川文旅發布新LOGO,你喜歡嗎?
兩個月前,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
向社會征集四川文旅LOGO和廣告語
重點是——
總獎金:22萬元
最高獎:15萬
想想之前大大君之前講過的
《西湖大學1萬元征集LOGO》
《中國礦業大學2000元征集校徽》
相比之下,這簡直是有生之年系列!
大大君竟然看到了6位數的單項獎金
而且是純LOGO的征集
(設計師們是不是后悔沒有早點看到?。?br/>
那么在這么豐厚的獎金“誘惑”之下
最終作品會是怎么樣的呢?
4月15日,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召開新聞發布會
發布了四川文旅最新版的LOGO
這樣!
▼
圖形中央是一只趴伏著的熊貓圖形
周圍圍繞著不同形式的彩帶
共有紅、橙、漸變綠三種顏色
各自有不同的代表意義
官方給出的釋義,是這樣的:
熊貓是黑白二色,
在LOGO中表現為冷暖互補色,
有太極的動勢;
上方的綠色山水取義九寨溝,
大熊貓在山水間嬉戲;
紅色飄帶代表紅色辣椒,
表達四川美食;
三條黃色彩帶取義三星堆的三字,
表達天府歷史文明;
整體表達為四川,有金沙太陽神鳥的印象,
標志優美靈動、簡約時尚,
表現文創天府的魅力。
太極?熊貓?
大大君只能想到它
▼
這個LOGO的寓意還是不錯的
但是這個LOGO怎么看著略顯眼熟?
直到看到鳳凰旅游網的報道
大大君瞬間明白了:
來源:鳳凰網旅游
這不是鳳凰系的LOGO嘛!
同樣是向中心螺旋的形式
一個是鳳眼,一個是熊貓
跟同樣是漸變色的鳳凰衛視放在一起
就顯得更像了
同時發布的,還有新口號:
“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
咦?“三九大”?
跟“十九大”、“十三屆人大”是差不多的意思么
其實是——
“三九大”=三星堆+九寨溝+大熊貓
無論是LOGO還是slogan
都是將各種內涵意義簡單粗暴地“摞起來”
再加上幾乎所有地域性LOGO都會用的
漸變色和飄帶元素,讓LOGO趨于程式化
新LOGO亮相后,廣大網友除了吐槽LOGO設計本身外,還對此次征集的過程表示不滿。
網友對新標志的看法
然而,你以為這個LOGO是
從征集作品中雀屏中選的嗎?
不
是
呢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公布的評審結果顯示:
第一名空缺!
具體三幅入選作品請看下圖:
二等、三等獎作品 來源:作品征集頁面
什么?!
15萬的一等獎,說空缺就空缺了?
2個二等獎+1個三等獎=12萬
剩下的10萬元,就用來請設計師了——
我們所看到的LOGO
是“成都許燎原現代設計藝術博物館”
為其優化設計的最終成品
而對于參賽的設計師來說
15萬→5萬,這落差真的不是一點點大
有沒有聞到一絲套路的味道?
畢竟比起直接找設計團隊做、
或者直接“5萬元征集LOGO”
這波“22萬元”的宣傳效應強的不是一星半點
怎么感覺免費幫他們打了個廣告呢
下圖為小編在800多幅作品中隨機抽選的部分作品,里邊還是有比較優秀的作品,當然也有不少渾水摸魚的視覺垃圾:
部分參賽作品 來源:作品征集頁
至于為什么在846幅作品中選不出一等獎官方并沒有詳細介紹,反正就是沒有。
其實這已經不是什么新鮮操作了,去年底,歷時一年多的征集,安徽征集旅游LOGO的結果公布公布后,也是缺少了一等獎。當時安徽旅游征集明確一等獎獎金為7萬元。
近幾年好多機構通過征集的形式希望獲得優秀的設計方案,動不動獎金5萬、10萬、20萬...,看起來很吸引人,但結果往往并不像預想的那樣。征集來一個LOGO就想代表一切,最終卻因沒有規范的延展和有效的執行而消失在視野中。
記得很早前,小編問一個專門做征集的朋友,問他為什么所有的參賽作品都是一個造型,不是漸變就是筆刷,而且顏色也非常的相似,特別喜歡大紅大綠?他很自信的表示:市場需求,只能做這樣才有幾率中啊…
最后,希望“征集”能多一點誠信,少一點套路。
經授權轉載至數英,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作者公眾號:小象愛設計(ID:xiaoxiangaisheji)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9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