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小紅書和 havas 實習經歷,拒絕雞湯
文:許佳怡,編輯:帽子,首發:廣告新生
原標題:在廣告公司實習,可以“做回小孩”
「新生自我介紹」
Hihi,我是+1,一位復旦大學大三讀廣告的小朋友,一位測了十幾次都沒改過的超典型isfj。
2024年下半旬,
我在一家4A廣告公司havas創意部門完成了第一份實習,
然后來到了互聯網大廠,目前正在小紅書的商業部摸爬滾打中。
回想起這兩段實習經歷,似乎一直在“大人”和“小孩”之間反復切換,經常發的小號(編輯備注:竟然還有小號…)朋友圈文案便是:“慢慢學做一個大人..!”、“不做大人的時候才最開心了…”。
剛好帽子姐詢問我關于實習的感受,于是,我想在這篇日記里,回顧一下我短暫但豐富的實習生活,同時也為接下來的繼續上班的自己打打氣。
小紅書熱貼實習要“轉變學生思維”
但凡在小紅書上搜過“實習”兩個字的人,一定會看到過類似“擺脫學生思維”這樣的“經驗帖”,里面說了各種第一次當實習生的大學學子會犯的職場錯誤,職場應該怎么辦——從工作到社交等等,而且一旦點進去看一次,一定會不斷給你推送。
我在找第一份實習的時候,真是深受小紅書這些帖子的迫害。
或許是受到廣告學專業特質——實習要趁早的影響,也有可能是因為身邊有同學從大一的暑假就開始進行實習,我從大二的寒假就開始焦慮實習這個事情。
其實在進入havas之前,我曾短暫地去過一家醫療外企,進行了為期兩周甚至可能算不上實習的實習生活,而僅僅維持了兩周的原因也是——我覺得裝大人太累了,且沒有什么收獲。
每天在工位上假裝自己很忙,實際無事可干。
偶爾和正職同事開會,說話前也需要先想想語氣合不合適,總而言之,那時候我每天都陷在無限的內耗中。
我的第一份正式實習,進入havas是很機緣巧合的事情。
2024年5月底,我參加了華釜青年獎的比賽,拿到了還不錯的成績,后來通過學校老師認識了實習的leader美美,加入了創意組,當了兩個月的文案實習生。
當然,也會有不少“裝大人”的時刻。
沒活干的時候糾結要不要主動問,要怎么問;
會想要怎么更好和同組哥姐們多多聊天;
和部門同事以及客戶開會的時候不知道說些什么才好;
在初期,在微信群或者私聊發消息的時候甚至都要斟酌五分鐘。
我的第二份實習,也就是幾個月前,我來到了小紅書,面對更加龐大和復雜的部門體系,這種時刻就更多了。
剛開始的時候邊上學邊實習,白天上班晚上回學校開小組作業的會,身份切換到累得想死。
前不久因為自己的工作失誤,內耗到沒忍住第一次在工位上掉了幾顆眼淚。
我個人的習慣是,遇到困難沒到不問不行的時候,我會先把能想到的解決方式全試一遍,然后自己再做五分鐘心理準備才敢站起來拿著電腦去問Mentor。
總的來說,每時每刻都試圖做一個自以為狀態最佳的理想大人,真的是最內耗的事情。
在廣告公司實習,可以“做回小孩”
相比較而言,暑期在havas實習,是很開心的一段時光。
那些一下子浮現出來的開心瞬間,好像也就是那些“做回自己、做回小孩”的瞬間:
第一次拿到工牌、裝飾工位;
可以不用多加考慮地自由提出、和大家一起討論idea;
寫出來的文字被mt小小夸獎;
自己花了幾天做的創意能夠被看到;
和同事一起吃飯開心聊八卦、玩梗的時候……
簡單回顧一下,也試試用文字定格這些時刻吧~
第一天到公司,通勤包里除了電腦,特意帶上了兩個玩偶,路西法和烏薩奇。
每每看到大家裝飾得特好的工位,都會幻想自己裝修后的溫馨畫面,于是先用兩個玩偶寶寶增添活人感。
以及,后來工位上再放上了一盒糖和一本小筆記本,用來摘抄/記錄idea,兩個月后寫完了整整一本,大學上課寫的字都沒這么多。
(編輯備注:我們廣告新生的「新生下午茶」欄目已經開通了,將會陸續去到各個公司進行線下采訪,觀察新生們的狀態,歡迎持續關注!)
實習的時候同組的哥姐們都是特別可愛有趣且包容的人,會帶我們一起開會,很愿意聽我們講簡陋的idea,常說很需要我們年輕人、還沒被打磨的想法。
作為isfj,真的很需要鼓勵式教育,才能慢慢地建立起自信和表達的勇氣。
到現在也能清晰地如數家珍地說出實習期間參與的每個項目,因為就算是只要寫一句話或是一個詞,只要參與過,就會很珍惜。
尤其是杜蕾斯的項目,不管回想多少次都覺得太幸運,自封為實習高光時刻(編輯備注:在現場,是真的,的確很NB了)。
一是這個機會特別難得。Leader能夠讓我們兩個實習生去獨立地從0到1產出idea,給予我們充足的準備時間,最后獨立匯報給老板聽。
二是想idea的過程也有好運加持。這個項目是需要幫助杜蕾斯品牌實現在印度市場的傳播,是一個很新鮮的題目,有關性教育,又是在印度做傳播。
當時在前期找資料的時候,查了很多印度市場性相關的報道內容,在這個過程中有很多次揪心的時刻,這也讓我對這次策劃投入了更多的感情。
到后來很巧合地在一個報道里看到了ai相關的內容,于是放進了我的第一個idea。
也是借著這個項目,很難得地和cco有了兩次交流的機會,第二個idea也是在交流后慢慢改出來的。
最后又在同組art哥姐們的幫助下,產出了兩張美美的caseboard,也是第一次擁有自己的caseboard。
更加幸運和驚喜的是,這兩個idea能被選中并提給印度客戶。(編輯備注:大家不要覺得實習就是拿咖啡、水時間和績點,其實認真學習和付出,尤其是用心或者天賦玩家,是會被大家很快看見并記住的哦!)
后來在面試小紅書的時候,兩輪都被反復問到做這個項目的過程,我也能很自信地說起那些細節。
當然,還有很多約飯的輕松時刻!
尤其開心的是,八月底去釜山比賽的時候,和帽子&甲魚(公司前往釜山參賽的正職組)一起吃飯逛街拍照。
到現在都還記得那頓頒獎典禮之后的和牛,吃超大杯BR冰激凌,一起拍人生四格,臨走前還和newstar們一起吃了好吃的飯~~
以及在釜山自己小逛的時候給哥姐們買了不一樣的小禮物,給每個人寫賀卡的時候,真的會覺得不舍,想在havas多做很久的小孩,多去做有意思的東西。
美美的拍立得和飯
在互聯網大廠實習,開始學著“裝大人”
再說到現在的小紅書工作,艱難度過了“半工半讀”的適應期,現在更加熟悉了手頭的工作,也慢慢地在學著如何更好地進入工作狀態。
這次的實習崗位是廣告銷售,和之前文案崗位最大的不同,或許就是現在更多基于數據邏輯,再去想怎么做好小紅書里的“人matters”——
在小紅書強調以用戶為中心,而之前我往往會先從“人”出發,再試圖找數據策略輔佐。
日常的工作也就是最基礎的拉數,去看品牌在小紅書的站內投放效果,再基于數去找洞察,看怎么讓品牌拓人群、拓場景。
最近一個覺得很奇妙的時刻,是參與了一個品牌的新品IP策劃環節,看到里面的創意概念、slogan真的很有之前在廣告公司寫文案的感覺,而這次是在為這些概念的提出找數據支撐,仿佛這兩次實習也巧妙地形成了閉環。
大廠的實習和4A還是有很大不同,因為接觸的東西更雜更散,同時也是學校里從未接觸過的更商業化的東西,需要從零搭建起一個認知鏈條,而在慢慢搭建的過程中,也有一些欣喜的時刻。
比如越來越熟悉拉數邏輯后,能真的找到想要的數據,再挖出一個就算很小的洞察點。
在枯燥的工作之余,小小加入一些自主性,或許是在大廠實習最幸福的點。
當然也少不了午休自己戴上耳機在冬天散步曬太陽,本i人真的很愛。
偶爾裝裝大人,別忘了做自己
回顧完了這些時刻,給自己,也給其他可能在內耗著的實習伙伴們灌點小雞湯。
裝大人,就好像在給自己戴上一層面具,不斷模仿著自己認為“好”的處事方式,但很有可能在自己的圈子里反復徘徊,走不出來。
實習,還是做小孩好一點,勇敢發問總是好的,也不用總是被文字討好癥困擾著,
小紅書的帖子點點不感興趣就好了,畢竟不管怎么樣,自己開心才是正經事!!(雖然我暫時還做不到但是努力中…)
我的朋友圈背景,也是我的人生態度
編輯有話說:
曾經短暫地與+1共事過一段時間,她的確是那種比較有天賦的廣告學生,從一個人可以獨立參與并產出idea來說,的確是很優秀了。高校buff加持,做廣告很靈,學跳舞也很努力,每天都能看到她發跳舞的動態。
覺得,其實人生還挺漫長的,實習這件事,可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花期,00后對于找工作這件事也普遍唱衰,所以很多很優秀的“小孩”都拼命想要快點成為“大人”,這可能也是一種時代特色。但無論如何,我永遠喜歡并支持少年身上的朝氣,和熱情。
那些碎碎念的文字,那些感到羞澀又驕傲的瞬間,大概也是人生中非常難得的時刻。
加油吧,年輕人~
作者公眾號:廣告新生(ID:wxblight)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6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