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不屬蛇?Nike好自以為是啊
非常非常非常傲慢。
屬蛇的人感覺要被冒犯到。
Nike蛇年春節項目《過個狠年》的數英評論區,罵聲一片。
《過個狠年》
看到大家都在吐槽,我就放心了,原來不止我一個看完后,心情十分復雜。
不得不說,Nike這次太自以為是了,忽視了CNY營銷的底層邏輯是尋求最大公約數的共識。
(以下分析僅針對項目本身
一、營銷主張空有態度,與CNY營銷背道而馳
核心主張:今年不屬蛇,今年屬曼巴。
熟悉籃球的人一看就明白曼巴代表什么,但不看籃球的人一定云里霧里的。
正式開說前,引用百度百科,來解釋曼巴寓意:
已故的NBA球星科比·布萊恩特有個綽號叫“黑曼巴”,那是非洲草原上毒性最烈的一種蛇,而科比的精神,也被稱為“曼巴精神”,“永不言棄”是科比自己給予這種精神的定義。總的來說,曼巴精神,就是從不退卻,從不放棄,從不逃遁,忍辱負重,在困難中創造奇跡。
理解什么是曼巴,再回到項目本身,就明白了Nike用意。
即將到來的2025蛇年春節,Nike上新科比支線產品,官宣曼巴之年系列,并在“just do it”的品牌主張之下,推出全新企劃《過個狠年》,詮釋曼巴精神。據悉,Nike在2008年開始,就為科比推出支線系列。
官網首頁
上新產品
蛇年,科比,黑曼巴, 曼巴精神。
以運動精神為內核的品牌,找到特定運動員身上不言敗的體育精神為落腳點,為蛇年營銷作答,這看起來是順其自然的策略推導。
但問題出在Nike想要劍走偏鋒,想要更個性,更銳利,來充分體現自身的深層次,便寫下如此盛氣凌人的slogan:
今年不屬蛇,今年屬曼巴。
這句與之前的勝者愛找虐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是想突出體育精神強大感,然而所在語境不同,導致觀感失衡。
一下子,很多人覺得被冒犯了,哪怕其中有不少人是老球迷,對曼巴精神抱有認同,致以敬意,但架不住Nike這樣“自我感動”式的操作,狠狠吐槽。
Nike憑什么說不屬蛇,就不屬蛇?憑什么在蛇年春節,削弱蛇的主位?
不得不說,Nike的好勝心是看到了,就是沒看到同理心。
在中國古代,十二生肖屬相是一種紀年方法,流傳至今,是每個中國人之間的不言自明。
當品牌決定在中國市場展開營銷動作,應該考慮到大眾情緒。
過個狠年,可以。但品牌營銷重心得是2025蛇年,而不是畫蛇添足地渲染今年不屬蛇的情緒,導致大眾反感。錯得離譜。
品牌做CNY營銷,我一直以來都覺得,最重要的是尋找最大公約數的情感認同。
要知道春節,是刻在中國人骨子里的精神符號,是一年到頭忙里忙外,期待回家團圓的情感寄托。
而Nike做CNY營銷的時候,沒有切實地洞察到大眾這份純粹的過年情結,只會自顧自地熱血敘事,喊口號,難以動人。
新年新氣象,新年開好頭。我想Nike是希望在新年時候,做好體育精神的表達,振奮人心。
遺憾的是,Nike沒能做好創意概念后的情感過渡,沒抓住體育精神和新年期待的聯系,一昧延續2024年巴黎奧運會的系列營銷的那股狠勁。洋洋灑灑之后,留下一片虛無。
當策略坍塌,做什么花活都無濟于事。
二、隨時隨地大小狠,不合情理的細節太多了
怎樣算過個狠年?
不管年夜飯團圓,自個兒跑進房間里一頓猛練。
打球時候手指扭到,不趕緊去醫院檢查處理,自己給掰直了。
不是我說,這也太狠太尬,太不合常理了吧。
雖然想要成功,必然要付出一定代價,要日復一日的訓練,忍常人所不能忍的。但Nike廣告拍得也太沒苦硬吃了吧。難道這就是Nike眼中的努力,不太敢茍同。
還有片中,無論是籃球、足球、跑步還是網球愛好者,一遇到挫折,都異口同聲地念到“科比”,下一秒瞬間滿血復活的既視感。我相信每個人都有精神信仰,在即將低頭的時候,心里默念那個人名字,沖勁立馬就有了。
“你見過凌晨4點的洛杉磯嗎?”面對如何取得成功這一問題,科比曾這樣反問記者。而這句反問是最好的答案,成為無數球迷的人生座右銘,像光一樣。
真正的敬仰,是放在心里。過于高調,就難逃作秀之嫌。
此外,比較疑問的是,每個細分運動的愛好者,都以科比為精神支柱嗎?我不得而知。
不過從中能看到Nike的野心,想吸收不同運動領域的人群,不只是專業運動員,還有喜歡運動的普通人。
只是既然想更走向泛人群的生活,以春節為課題,Nike輸出就不該是這么重的表演痕跡,也不是不惜一切只為要強的過度歌頌。相較Nike2024年出的一系列廣告,2025開年這支顯然遜色太多了。
更能發現,Nike擅長在各大體育比賽節點做營銷,從勝者出發,找各種新視角,去釋出勝者為了贏的生命力。然而一遇到CNY營銷節點,Nike明顯不會延續大主題,做出更細膩,更值得細品的營銷,要么忙于炫技,要么執著大道理,無論是《過個狠年》還是《是龍藏不住》。
年夜速遞
《是龍藏不住》的節選評論
老實說,不合時宜的熱血敘事,不被人嗤之以鼻才怪。
做CNY營銷,走皆大歡喜的路線,沒什么不對,也沒有高低之分。對誰都好,品牌也能更聚焦大眾注意力和好感。非要標新立異,只會把自己“擠”到進退兩難的境地。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4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