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品牌廣告的偷懶方法(20+案例)
品牌自測時間
請快速回答
你家最出圈的產品是什么?
接下來,
請收下這份品牌廣告偷懶方法:用最能體現品牌競爭力的產品做廣告。
聽起來很普?換個角度,你家的拳頭產品本身就是廣告——幫助品牌在消費者心里留下印象。
一個流行說法:一個品牌在觀眾面前出現4次以上才會被記住。
而能代表品牌形象的拳頭產品,已然在大眾心中完成從感知到留下短期記憶,再到形成長期記憶的鋪墊與過渡。此時,只需讓它們適時在廣告中露面,便能喚起并加深記憶。
思路越簡單,腦洞越得大。
來,20+案例一起學學。
一、圍繞產品的顯著特質
品牌打造出具備一定大眾認知度的產品,是這類廣告能成功的前提。
在此基礎上,該類產品的輪廓、質地、顏色、及外包裝等直觀又具有區隔度的特質,是一種除logo以外的視覺錘。
將這些作為廣告創意中的核心元素,融入品牌理念,即可躍過常見的品牌標識來強化消費者的認知。
絕對伏加特|酒瓶
先來一個寫進廣告學教材的經典案例,絕對伏加特。
1980年,品牌推出一支以酒瓶為主體的平面廣告“絕對完美(Absolut Perfection)”,顛覆了以“產地”和“歷史”為賣點的傳統營銷方法,讓標志性瓶身集中傳達產品的品質訊息。
絕對伏加特的第一則平面廣告“絕對完美”
這一另辟蹊徑的策略成功地幫助品牌打開了市場。
隨后,“絕對”系列廣告圍繞瓶身融入了更加豐富的主題,如物品、城市、藝術、節日、口味等等,被《廣告時代》列入“世紀十佳廣告”的行列。
其他“絕對”系列廣告
為產品創造附加價值,將其塑造成人人都想喝的形象,今天來看,仍不過時。
1664|啤酒瓶
倫敦時裝周開幕之際,1664啤酒瓶換上了“高級時裝”,現身英國街頭的廣告牌。
其中包括絎縫夾克款、手工編織款,還有顏料渲染款。與時尚、藝術的靈感碰撞,為品牌標志性法藍色注入了更多活力。
多芬|沐浴皂
新的一年,洗去污垢的好時候。
前不久,多芬憑一組簡單的香皂大片,傳遞出一種樸素動人的嶄新心情。
一塊潔白的沐浴皂被亮片碎屑和彩色泡沫環繞,是各種慶祝活動殘留的痕跡。在展示產品清潔功效的同時,提醒人們去享受那些卸下負擔的愜意時刻。
亨氏|調味醬
看圖識醬,請說出浮上心頭的品牌。
為慶祝其150周年,亨氏推出了一組特寫海報,將鏡頭對準了番茄醬、蛋黃醬等經典產品。品牌的傳奇口號“必須是亨氏”,被替換成深入人心的食物搭配,比如“必須是吐司”、“必須是炸薯條”、“必須是面包” ......
不必多說就能想起的味道,是亨氏穩坐調味品界OG(元老)之位的有力證明。
GAP|牛仔布料
深藍的牛仔布,也可是一片徜徉其中的海洋。
GAP的這組海報,在布料特寫的基礎上加入了新的想象,將其與品牌的節水項目Washwell相關聯。該項目采用的方法相較于傳統洗滌,至少能節省20%的用水量。
生動的畫面,側面體現出品牌對環保事業的積極投入。
科羅娜|啤酒
不必拘泥于產品實物,找到事物之間的相通點,對某一特質作出提煉表達,同樣可以放大品牌感知。
試圖將消費者喝啤酒的動作和欣賞落日的場景深度綁定,科羅娜圍繞產品和夕陽作了多次文章。其中過目難忘又輕量的莫過于去年這組海報——澄黃的一束光線灑在水面上,映出瓶子的輪廓及啤酒的色澤。
產品印象與自然景色合而為一,整體給人以放松、愉悅和美的享受。
可口可樂|弧形玻璃瓶
深究起來,因弧形玻璃瓶被授予商標的可口可樂也是這類廣告的鼻祖。
當初的瓶身設計brief,指向了絕對的品牌辨識度:“一個身處黑暗中的人僅憑手感觸摸便可將其辨認出來;而且非常有型,即便碎裂,人們也可以一瞥便知其身為可樂瓶。”
事實證明,這一策略下誕生的包裝,也成為品牌可一而再進行內容創作的寶貴資產。比如這張曾出現在意大利街頭的品牌海報,幾乎不需要任何線索就能感受到標志性瓶身,無形勝有形。
宜家|Frakta袋
和可口可樂弧形瓶一樣經典的,還有宜家Frakta購物袋。
前年剛盤下倫敦牛津街門面時,宜家就迫不及待讓Frakta購物袋登上建筑外墻,在世界名店云集的地段中賺足了目光。
如今終于開業,品牌又一次圍繞Frakta購物袋,打造了屬于自己的奢侈品快閃店。
在店內,可以在Frakta包包上定制專屬文字、沉浸式收聽Frakta購物袋的ASMR音、配貨其他Frakta藍色調產品,格調拉滿。
蘋果|購物袋
簡潔純白的購物袋、配以打了蝴蝶結的品牌logo,這是蘋果曾在圣誕節推出的戶外廣告。
對于過節不知道送什么的人來說,也是一種明示了。
香奈兒|護膚化妝品
一反優雅知性的大女主畫風,香奈兒的這組母親節海報實在太有反差萌。
筆觸稚嫩的簡筆畫,折射出孩子視角里媽媽的梳妝臺,都是香奈兒家的經典產品:有5號香水、可可小姐唇膏、山茶花保濕精華露……
偷玩媽媽化妝品的童年記憶被勾起,溫馨的情感共鳴讓母親節的送禮選擇悄然落地。
Levis|牛仔縫線
縫線均勻堅固,是復古牛仔布工藝精湛的證明。
Levi's早年宣傳海報中,曾用縫線勾勒出不同衣物版型,及標志性的雙弧形縫線(海鷗袋花)。
即便沒有模特,也能感受到穿著品牌服飾后的神采奕奕。
MiniBAZAAR|化妝品
《時尚芭莎》旗下電子刊物MiniBAZAAR,為各美妝品牌的明星好物出過一組安利海報。
一張白紙上掏出產品的形狀,然后利用隱藏在街頭巷尾的豐富色彩,為它們上色。比如,Fenty Beauty修容棒配上灰棕色、Prada透光唇膏對應冰透藍、Chanel眼影盤是一抹淺綠……
灰瓦紅磚和產品原本的顏色呼應,讓人忍不住想化個妝出門走走,去邂逅更多藏在生活角落里的驚喜。
二、錨定產品體驗中的特定行為或場景
圍繞拳頭產品,除了關注其標志性產品的物理特征,還可以從特定行為與場景中挖掘靈感。
這些產品體驗中更為生動的部分,藏著品牌與用戶經年累月培養起來、而非刻意營造的珍貴默契。
捕捉并放大這些瞬間,不僅能讓人重溫對產品和品牌的感受和記憶,同時也是對消費者參與其中的正反饋,進而加深用戶的忠誠度。
麥當勞|經典食物
最會玩轉“粉絲時刻”的麥當勞,年初在英國推出了一組麥門秒懂的海報。
用薯條蘸草莓奶昔、把不吃腌黃瓜挑出來、把薯餅夾進漢堡……與經典食物相伴、頗有進餐儀式感的小動作被貼臉開大,記錄“只有在麥當勞”的時刻像極了和粉絲對暗號,品牌歸屬感隨之而來。
吉百利|牛奶巧克力
多勞多得,在吉百利經典牛奶巧克力的新包裝上有了具象化的體現。
基于掰開巧克力和周圍人分享這一常見舉動,吉百利作出了公平的劃分:比如,開車的人占大塊、睡覺的人占小塊,貢獻零食飲料的人占大塊、烘托氣氛的人占小塊……
趣味的情景設定,讓“Made to Share(為分享而生)”的品牌價值主張,落到了更多日常場景之中。
奧利奧|餅干
除了經典的“扭一扭、泡一泡”,奧利奧還有一個從舊梗中衍生的產品新玩法——“Name This OREO (為這款 OREO 命名)”。
餅干和餅干陷排列組合的情況,決定了它的具體讀法。
隨著用戶的挑戰參與,“Stay Playful”的品牌精神也愈發深入人心。
Smith's|薯片
澳州最受歡迎的薯片品牌Smith's,通過展示一包薯片被吃完的全過程,喚醒人的本能渴望。
那些薯片愛好者共有的細節,被精準捕捉:翻找形狀完整的波浪型薯片、捏起角落里的最后一點殘渣、意猶未盡地舔舔袋子……
僅是在視覺上重溫這些雖小但令人滿足的時刻,就能讓人條件反射般地想起喜愛它的理由。
KFC|吮指原味雞
即使產品不出現,仍然讓人感覺已經吃上了的廣告,得算上肯德基這支。
無論是吮指原味雞,還是品牌過往的經典Slogan“finger lickin' good(吮指回味樂無窮)”,都給人留下了肯德基好吃到讓人舔手指的印象。
這一動作,也曾出現在肯德基的一組廣告中用以描述食品的味道,勾起人們的味蕾。
樂高|積木塊
樂高圍繞經典產品的敘事,回歸了最小單位的積木塊。
一塊樂高積木塊放在由線條勾勒的簡筆畫中,Imagine(想象)一詞引導著人們對成果展開暢想,可能是小老鼠、金魚、鳥、青蛙……或者別的什么。
品牌與用戶之間的共創感,悄然溢出海報。
王老吉|新年長吉罐
一罐疊一罐,常見的飲料擺放方式,給了王老吉蛇年CNY靈感。
王老吉在經典涼茶罐上作出改動,推出310ml的“變長加吉”款和480ml的“繼續變長加吉”款。
加長的吉,如同蜿蜒的蛇身,同時寓意著好運buff的疊加,又一次讓王老吉成為春節文化及禮品市場中無法替代的文化符號。
Barilla|意面盒車票
生活中許多珍貴的記憶,都定格在和家人朋友圍坐在餐桌旁的那些溫馨時刻。
在世界面食日,意面品牌Barilla與紐約市地鐵合作,將標志性的意大利面包裝盒轉變為團聚票,為乘客提供免費的地鐵乘車服務。活動旨在鼓勵人們走出孤獨的日常,與愛的人一起享用美味的意大利面。
KitKat|巧克力棒門閂
"Have a break,Have a KitKat.(休息一下,來塊奇巧)"
從品牌口號就瞄準人們休息間隙的英國巧克力品牌 KitKat,這回將其著名的巧克力棒轉變為菲律賓小企業真正的休息信號——一塊產品造型的門閂。
有了它,當地企業臨時休息再也不用往門上卡掃把、門前倒紙箱,這一有趣且實用的替代品,巧妙地深化了KitKat在人們休息時分的存在感。
最后
這類以拳頭產品為主體的廣告相對討巧,如同把個人最大優點明晃晃地搬上臺面,是一種“人無我有”的證明。
當然,這一切成立的前提在于,品牌擁有這樣深入人心的產品。放在現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來,大多行業已進入成熟期,頭部品牌占據主要市場份額。新品牌或現有品牌若想推出顛覆性產品,需面臨專利壁壘、供應鏈限制和用戶習慣固化等挑戰。
二來,消費者的需求日益碎片化,品牌被迫分散資源開發多樣化的產品線,難以集中力量打造單一爆款。
再者,頭部企業傾向于構建產品矩陣或生態閉環,單一產品的權重隨之降低。
不過,拳頭產品的稀缺性,正是這類廣告能夠四兩撥千斤的關鍵所在。簡單總結了幾個創作小tip,供參考:
1、保持視覺簡潔,不求全,但求有神
對于這類輕量化的廣告,簡潔是它的優勢。因此,堆砌的產品元素不用多,突出最經典的部分,提煉出類似于簡筆畫的神韻即可。
2、關聯品牌個性,找到產品作為主角的故事感
拳頭產品之所以能讓人第一時間想起它身后的品牌,在于它承載了部分品牌理念。此時,賦予它一些品牌身上有的個性,擬人化表達出來,會更有靈魂。
3、將創意和投放策略結合
好的策略,會完整和增色創意表達。比如Barilla將意面盒做成車票、KitKat將巧克力棒設計成門閂,這些都瞄準了更落地的生活場景,采用了更新穎的投放方式。
最后,希望每個品牌都能打造出極具競爭力的產品,同時,也都有機會運用這種省力又巧妙的廣告方式,達成高效且富有感染力的營銷傳播~
有讓你印象深刻的同類廣告嗎?歡迎評論區分享。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