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誰是謝添地啊?
誰能想到,《聲生不息·大灣區季》播出后,最出圈的不是陳小春、也不是李宇春。
而是——謝添地。
“謝添地到底是誰啊”
“真的會被這三個水靈靈的大字logo笑死”
“不是每一瓶牛奶都叫特侖蘇,但是每一個歌手都叫謝添地”
“祈求添地放過一堆歌手”
……
作為節目總冠名商,謝添地在《聲生不息》里讓人無法忽視的、碩大的、比歌手還大的、承包舞臺前后左右各個角落的品牌logo,以及讓人摸不著頭腦的品牌名,成功為品牌搞到了話題。
這存在感,任誰不好奇哪個是謝添地
仿佛注名的logo植入,讓歌手們痛失姓名
存在感是真真的,引起的討論也不少。
有人說,黑紅也是紅
也有人說,太煩了,逆反心上來了
站在品牌營銷的角度,評價謝添地的品牌植入不能光看節目效果。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說說——
謝添地到底是誰?
一、謝添地,一個高端牛奶新品牌
聊謝添地,就要說到它的品牌創始人是白瑛。
往前倒20年,白瑛是蒙牛的元老、特侖蘇的締造者,“一手開創了中國乳業高端牛奶的先河。”離開蒙牛后,今年4月重回乳品行業,全面執掌越秀輝山。當時有行業媒體指出,“備受行業期待的是其新品開發的能力”。
幾個月后,新品開發落地了。也就是今年11月剛剛推出的謝添地。
集團層面看,這是一個被寄予厚望的新品。
2019年輝山乳業因債務危機停牌,2020年越秀集團入場,重組越秀輝山。之后集團對越秀輝山大力投入:
先是投資超10億對輝山牧場環保升級改造,后是投資近1億元用于全產業鏈數字化建設,2023年又對越秀輝山提出增長目標:2025年達到銷售收入超100億元。
今年加入越秀輝山的白瑛,面前就是這樣一個百億營收目標。
謝添地,就是實現這個目標的一步大棋。
此前,越秀輝山一直長于奶粉和低溫液態奶品類;現在,他們要借謝添地,在常溫液體奶、高端白奶領域發力,尋找新的增長突破口。
那為啥要取這么個奇奇怪怪的名字呢?
新品牌上市,都要有個響亮的名頭。
許多年前,我們記住特侖蘇是因為那句“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侖蘇”。現在,許多人又記住了,謝添地——聽由天時,由著地利。
這名字,說土也挺土的,說好記也好記。而且品牌名稱背后,也內涵著品牌定位。
在品牌發布會上,相關負責人是這樣介紹它的:
“在這片土地上,老天給我們什么,我們就接納什么。我們非常感恩這片天地的賜予,這,就是‘謝添地’。”
謝添地品牌宣傳片
雖然時隔20年,在“如何證明自己高端”這個角度,謝添地和特侖蘇還是頗有點一脈相承的路子。
比如,都強調奶源地。
在特侖蘇的故事里,奶源來自乳都呼和浩特,擁有北緯40度左右天然有機牧場的優質奶源地。謝添地也強調地域特色,主打東北的“萬年黑土地”。
當然,價格是特侖蘇兩倍還多,比高端更高端的謝添地當然還有更多“珍稀”賣點:
1、奶牛:全球僅1%的珍稀娟姍牛。
2、產品:五大原生營養。
3、理念:尊重自然,尊崇原生態。
品牌、產品定位整好了,下面的問題,就是怎么把這個品牌推出去。
二、回頭再看謝添地的綜藝冠名,一個新品牌要借此“上位”
1、不惜巨資投綜藝?
雖然網傳九位數的高贊助費略顯夸張,但網臺同播的頭部綜藝總冠名費用至少也要千萬級。且據悉,謝添地還與《聲生不息》簽訂了2-3季的長期合作協議。
這對一個新品牌,無疑是一場高投入冒險。
謝添地的豪賭,正因為它是一個新品牌,且是被集團寄予厚望——雖然今年11月剛上市,但聯想到明年就要兌現的“百億計劃”,給越秀輝山和謝添地的時間并不多。
新品牌謝添地很急,它需要一個快速出位的契機。
押注綜藝植入,就是出奇制勝的一招。
一直以來,綜藝節目都是乳企傳播投放的基本盤。經常生產爆款綜藝的湖南衛視,更是品牌合作的香餑餑。特侖蘇、金典都曾借綜藝冠名,在芒果綜藝里“吃到好的”。
花大錢、豪賭千億,成為那個唯一的節目總冠名,才有機會獲得最大的關注、讓品牌以最快的速度被更多人記住。
所以,品牌發布會剛開完,謝添地緊接著就官宣了《聲生不息·大灣區季》的總冠名。
2、其他方面的考慮
暴力植入,深度綁定
都說謝添地植入太暴力,但這真的很難忽視啊。
如果你看過節目還會發現,除了隨處可見的logo,主持人的口播、歌手們“現場飲用”、“即時推銷”,以及節目前前后后的廣告時間,線上線下歌手們的定制海報、微博宣推……就是說,這排面、這曝光率,擱哪個甲方都得說“錢花到位了”。
品牌在節目中的露出
歌手的傳播物料
這不能忽視的植入,都讓人忍不住懷疑,品牌logo的設計,是不是一開始就考慮到了綜藝植入?
某種程度上,比起11月時舉辦的那場只有行業關注的發布會,在《聲生不息》的強勢出場、于節目內容的深度植入,又何嘗不是一次創新形式的品牌發布。
調性適配,所求頗多
再說說,為什么謝添地要選《聲生不息·灣區季》植入。
影視湘軍做音綜也是一把好手。去年直播版《歌手》如此,《聲生不息》也是如此。
在市面上音綜都圍繞網絡熱歌狂打的時候,《聲生不息》反其道而行之,從港樂季、到寶島季、再回到大灣區,走懷舊路線、家國情懷。拉滿的文化調性,得到不少觀眾的喜愛。前兩季收視都很不錯,今年第一集平均0.6107%的收視,也甩開不少同期音綜。
節目上線第二天,謝添地的熱度指數環比上升500%+
也不光看中好收視。
從節目類型看,音綜與高端牛奶品牌聯動,在《歌手》打響“天賜好聲音”名號的金典,早有成功示例。加上節目本身“生生不息”的諧音,天然無修飾的好音樂和順應天時的好牛奶,也能做順暢的心智轉移。
同時,再想遠一點,謝添地是廣州越秀與遼寧輝山的結合,《聲生不息》本季也與大灣區緊密聯系。節目中的家國情懷是彰顯品牌格局的好時機;同時,節目在TVB同期聯播,也讓這個來自東北的品牌,有機會向灣區的高消費人群推出去。
三、有聲量,沒銷量,謝添地要走的路還很長
現在看,“謝添地”確實借獨家冠名《聲生不息》打響了品牌“出道”第一槍。
但曝光有了,銷量還遠遠不夠。
盡管熱度和討論度都很高,但節目播出一周過去了,謝添地的電商銷量卻并不樂觀。在天貓,品牌主打單品成交量,都不過100+。
品牌冠名的聲量遠沒轉化成銷量。
照這個情況,謝添地能為越秀輝山的百億目標貢獻多少,還要打個問號。
稍稍分析下其中原因,
一方面,粗暴植入,謝添地的名頭是打出來了,但好感度卻未見其是。再聯想到當年壓中《浪姐》但依然沒搞出啥名堂的梵蜜琳,綜藝冠名能為品牌帶動多少增長,很難說。
另一方面,也不只營銷層面的問題。
從市場上看。對比特侖蘇。它是誕生于高端牛奶市場的相對空白期,所以能迅速獲得認可。高端牛奶市場已近飽和的當下,謝添地面臨的競爭和挑戰無疑更多。
此外,雖說過去幾年,高端奶市場以每年兩位數的速度增長,娟姍牛奶的價值也正被更多消費者認知。
但價格越貴,消費者購買越需要信任鋪墊。尤其消費回歸理性的當下,要說服大家為近10元一盒的常溫奶買單,需要做的工作,遠不只是一次綜藝冠名就能完成。
但謝添地顯然也沒想著就做一錘子買賣。據了解,品牌與《聲生不息》的合作簽訂2-3季的長期合作協議,大有走長期主義,持續曝光和積累影響的意思。
新品牌打響認知的一步已經完成。
上場后,如何真正上桌?謝添地應該還有不少后續動作。
節目播出后,謝添地也在跟隨熱點,做先線上線下的聯動活動
品牌也同步在線下商超鋪貨
往大了看,乳品行業,尤其液態奶領域,常年都是蒙牛、伊利兩巨頭打架,除了還有點實力的光明,其他品牌都還差氣候。行業競爭格局長期固化、行業標準能提升的空間也很大。
這條白色的河流里,多一些波瀾,總歸不是什么壞事。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