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江獲諾貝爾文學獎,韓女文學的人性洞察太絕了
亞洲女性的聲音還是被聽到了。
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10月10日下午1點,瑞典文學院將2024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韓國作家韓江。主辦方闡述的理由是:
她以強有力的詩意散文,直面歷史創傷,揭示了人類生命的脆弱。
韓江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亞洲女作家。
這幾年,韓國文學表現亮眼。究其原因:一是,韓國政府施行文化立國的開放政策,選拔扶持文學新人的制度較為完善。二來,趙南柱、金愛爛、申京淑等新一代韓女作家們和韓江一樣敢寫,贏得了許多東亞讀者的共鳴。
她們生猛又細膩的文字里,記述著關乎家庭、職場、婚姻、母女關系、性侵、貧困、容貌焦慮……種種值得探討的議題,藏著大量對女性處境、乃至人性的深刻洞察。
這種洞若觀火的狀態,正如韓江所形容:
我覺得寫作就像是點燃火柴,在一旁凝視火苗燃燒,直至熄滅。
也許這就是小說所能做的一切。就在這凝視的瞬間,向人類和人生提問。
當我們為這位厲害女性的成就慶祝之時,不如一起來看看,優秀韓女作家們“凝視的瞬間”。
01
我之所以會跟這樣的女人結婚,
是因為她沒有什么特別的魅力,
同時也找不出什么特別的缺點。
在她平凡的性格里,
根本看不到令人眼前一亮、善于察言觀色和成熟穩重的一面。
正因為這樣,我才覺得舒坦。
——韓江《素食者》
02
這個世界并不是理所當然就給予她的,
只不過是在黑暗中經過數不清的變數才偶然被允許的可能性,
是勉勉強強暫時充盈起的薄薄泡沫。
——韓江《失語者》
03
那是沒想到人生有多漫長之罪,
悖逆肉體需求之罪,
奢望過分精神追求之罪,
夢想不切實際的愛情之罪,
沒認識到自己極限之罪。
還有憎惡他之罪,
從內心深處對他施虐之罪。
——韓江《植物妻子》
04
我們從經驗當中知道,
有些人離開時,
會拿出自己持有的最鋒利的刀刃,
因為知道距離很近,
也為了砍削對方最柔軟的部分。
——韓江《不做告別》
05
我想讓你看到干凈的東西,
比起殘忍、難過、絕望、骯臟和痛苦,
我只想讓你先看到干凈的東西。
——韓江《白》
06
人生就是有解決不完的問題。
對那些結了婚有家庭的人來說更是如此。
人為了躲避在社會上遇到的問題而躲進家庭,
結果家庭內部又有家人引起問題。
——鄭寶拉《詛咒兔》
07
這個女人始終覺得是丈夫和孩子奪走了自己曾經擁有的生機和美麗,
所以她暗自憎恨他們,又害怕被拋棄,
因為不知何時,
他們已然成為她的名字、她的家以及她的現實。
——鄭韓雅《第二個安娜》
08
不是你害我辛苦,是我們兩個人都辛苦。
不用對我感到抱歉,也別再用一個人扛著這個家的口吻說話。
沒有人要你那么辛苦,也不是只有你一個人在扛。
——趙南柱《82年生的金智英》
09
母女關系要么是相互間非常了解,
要么是比陌生人還要生。
——申京淑《請照顧好我媽媽》
10
如果我一味拉著女兒,
最后這牢牢繃緊、岌岌可危的線就會應聲斷掉,
我會就此失去女兒。
——金惠珍《關于女兒》
11
工作是件很奇妙的事情。
一旦熟悉了,想換就不容易了。
說是工作吧,又哪能只有工作啊。
要跟人打交道,還得去了解這個世界。
——金惠珍《9號的工作》
12
外婆已經完成了外婆的戰斗,
可能不夠高效,可能也沒有贏,
但無論如何,
人都只能看到時代展示給自己的局限。
——鄭世朗《從詩善開始》
13
我沒能做到,
不是因為首爾太大,
而是我人生的幅度太窄。
——金愛爛《滔滔生活》
14
后來有人問我愛情是什么的時候,
我就回答“知道我不在的人”。
——金愛爛《你的夏天還好嗎》
15
不要在正常的時候說“我愛你”,
發瘋的時候又說“你毀了我的人生”。
如果早點對彼此死心,當彼此不存在,
會過得好一些吧?
——金草葉《如果我們無法以光速前行》
16
愛并非一種需要努力找出證據的痛苦勞動。
——崔恩榮《即使不努力》
17
正如我們無法想象超視距宇宙的大小和形狀一樣,
一個人的生命中也會有不可測量的部分。
——崔恩榮《明亮的夜晚》
18
我本以為自己最大的不幸是遭遇了強奸,
原來并不是,
我最大的不幸是出生在這樣的世界、這樣的人群之中。
——崔真英《李夕夜,不再沉默》
19
悲劇就像回旋鏢,
無論你怎么用力往外拋,
它都會飛回來。
——趙藝恩《愛,雞尾酒與生化危機》
20
能穿透濃霧的也只有聲音而已。
——孔枝泳《熔爐》
最后想說
以上部分摘錄,置于全書語境乃至社會背景之中,更能感知其份量。
我覺得韓女文學令人動容的地方在于,從個體經驗出發的凝視和發聲讓人意識到,大膽直面和表達你想說的瑣事,是有意義且重要的。
比起含混地裹挾在宏大敘事里,不如借助后者真實地面對內心感受,這是另一種力量。
還有一些題外話,以前很認可一句話:“女性都應該從現在開始學法律、學經濟......學那些真正能掌握這個世界運行的技能。”
而這兩年我更深的感受是,精準表達就是一種女性可以有意識訓練的武器。事實上,韓女文學也論證了這一點。
希望這些女作家們的凝視,和敢于表達的態度,能給到你一些啟發,祝好。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5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