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去大廠的廣告人,依然在努力拍tvc,養活廣告行業
首發:姜茶茶
上周和北京一個廣告公司的老板聊天的時候,他和我感慨,北京的廣告人越來越少了,出現了一個“斷檔”的現象。要么就是新人,要么是老人。至于那種稍微被培養了3,5年的人,能夠獨當一面的人,都會離開4a,去互聯網公司。
北京有幾家大廠的總部,吸納了大量優秀廣告人。美團,快手,字節,百度總部都在北京,還有騰訊阿里。還有前幾年這些公司快速擴張的時候,從0到幾萬人的規模,迅速地招人?;ヂ摼W的公司開出的薪資,比agency高多了,所以吸走了非常多廣告行業的年輕新生代,進了大廠的市場公關部。
相比之下,廣州上海就好一些。因為上海和廣州沒那么多互聯網公司,沒那么大誘惑。比如上海主要的大客戶是歐家,進入中國很多年了,甲方和乙方更偏向于一起成長關系。
以致于小馬宋的合伙人@槍上花老師說:
那些跳去大廠市場部的廣告人,還在孜孜不倦地拍古典tvc,以此養活廣告公司和整個行業。這就是報應?。?/h4>
哈哈哈哈哈我覺得這個說法很絕,笑死。但也不至于說為拍而拍?;ヂ摼W客戶,手上預算比較多,團隊水平很高。畢竟都是4a跳過去的,甚至可能比4a水平更高,可以說代表中國營銷的最高水平了。要不停拍tvc的原因在于互聯網的業態,總有新業務,一直在搞增長搶地盤,需要不斷地去做營銷,就養活了很多熱店和廣告公司。
我的一個好朋友,原來4a的同事,就是在2016年的時候,從4a去了字節。現在年薪已經百萬了。我一度非常佩服他,那個時候字節還沒那么火,主要的產品是今日頭條,抖音是2016年9月才上線的,你怎么眼光那么獨到???
他想了想回答我,也沒想那么多,就是感覺互聯網是一個趨勢。另外主要是4a工資太低了,我干了3年資深文案,工資才7000塊,再也不給我漲了。但是互聯網直接給翻倍。這個確實是實情,4a多少年了,起薪一直是5000塊。
這樣優秀的廣告人流動到互聯網公司也挺好的,可以帶動整個行業變好。曾經聽一個4a的創意總監,跟我分享,說他自己拿了戛納金獅子的故事,他說這個洞察,他已經有10年了,賣給許多客戶,客戶都不買。最后終于終于有客戶喜歡這個idea,把這個創意給買了,最后一舉拿下金獅子。
所以吧,一個campaign的水平,決定它的下限是乙方的水平,而決定它的上限的,是甲方的水平。
作者公眾號:姜茶茶(ID:jiangchacha0314)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6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