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SL、邁巴赫合作過的數字藝術家,AI廣告也能簡約高級
我承認,過往對AI廣告的理解有點局限了。
見過一些畫面油膩,人物有硅膠感、眼神空洞的廣告牌,偶遇這組博主@GOGOAI為COS構想的平面,第一次發現AI廣告也能做得這么清新特別,如同一塊高級的抹茶慕斯。
作為一位數字藝術家,GOGO的風格自成一派。高對比度的極簡色調、剪影式的人物、以及對于姿態輪廓的強調,很好地規避了AI細節處理上的局限,營造出了時尚大片的氛圍感。
“帥”、“酷”、“高級”是他評論區里的高頻詞,大眾的買單程度可見一斑。
【GOGOAI賬號評論區】
如何才能借助AI創作出好作品?帶著對作品和創作者經歷的好奇,我們找到博主本人聊了聊。
已有鮮明個人風格的GOGO,其實從去年才開始接觸AI創作。在此之前,他是一位三維CG美術指導,每天按部就班地進行著繁復的工序:概念創意、美術設定、分鏡頭、建模、拓撲、材質制作、骨骼綁定、動畫、渲染、后期等,每一個環節都會左右最后的成品展現。
這也導致,AI浪潮的沖擊,處于技術賽道前端的他比很多人都先感知到:
GOGO:“前幾年大環境很嚴峻,團隊人員最低時縮減到兩人,導致內部、外部壓力倍增,每天都在想如何快節奏且保質保量的完成每一個項目委托。直到我在小紅書刷到土豆人(知名數字藝術家),當時他的更新頻率快到超越了我對作品制作速度的認知。之后我就接觸到了Midjourney(一款AI繪畫工具),能根據文字自動生成圖片,幾秒鐘就可以生成一些以前我可能需要好幾天才能完成的內容。
例如襄陽華僑城度假區這個作品,原本的制作方式包含大量細節步驟,用AI幾秒就能出差不多的效果,甚至給到更多選擇。不論是創作的時間還是扁平化的工作流程,都給了我不小的震撼。”
項目以往的制作流程
AI根據指令給出的效果
迎著時代的浪跳上另一艘新的船,GOGO總會學到深夜,也常常和人們分享新探索出的“咒語”(生成指令)。
AI的大勢之下,加上不斷的摸索輸出,品牌合作也找上門來。目前GOGO已與一些時尚、汽車類品牌合作過,其中包括YSL、邁巴赫、奧迪、福特、英菲尼迪、嵐圖、吉利……此外,還有一些具有影響力的展覽,如平遙國際藝術展、C+space元宇宙藝術展。
GOGO的作品入圍全球首個國際虛擬時裝周(AIGC)藝術大展
不到兩年的時間里,博主已經積累了大量讓人眼前一亮再亮的作品。以下已按照時尚品牌、汽車品牌、空間展覽、其他創作概念四個部分稍作整理,可以收藏起來慢慢看。
「Tip:文末附有博主的創作小錦囊」
時尚品牌
DIOR
CHANEL
限量版 N°5 L’EAU
PRADA
YSL
粉色革命:YSL的時尚宣言
Cartier
Balenciaga
SWAROVSKI
戴珍珠耳環的少男
COS
ZARA
BALLY
Men in Bally
OGR
貓貓夢之隊,征戰巴黎
汽車品牌
梅賽德斯-邁巴赫
靈感成臻 多元時尚
阿斯頓·馬丁
特斯拉
Cybertruck皮膚碎片
保時捷
奔馳
寶馬
奧迪
與奧迪共赴中國年
凱迪拉克
Fleetwood75
豐田
AE-86 Sprinter Trueno
吉利
穿梭于星愿之境
福特
野馬Mustang穿越
英菲尼迪
一日山海
嵐圖
嵐圖夢想家行于色象
新能源
空間展覽
光和空間
大地藝術
其他概念創作
巴黎奧運時尚范
巴黎奧運中式范
邀請書法藝術家田各老師聯名制作
戲drama
好利來零售店
環境保護
時鐘
最后
或許每個人對AI的認知不同,但不可否認的是,不論對于行業還是時代,學習運用AI已是大勢所趨。
對于想要嘗試AI創作的朋友,附上博主作為過來人的一些經驗:
數英:從創作者的角度而言,您覺得用AI做創意的難點在哪?
GOGOAI:AIGC探索首先是一項重要的技術練習。
探索會不斷推動我重新評估我認為自己知道的東西,質疑既定規范,并接受未知。一個漫長、昂貴但最重要的是:持續學習的過程。
數英:對于不同行業的品牌,您在創意提案上有什么不同的感受或心得嗎?
GOGO:當然很不一樣,不僅是行業,不同的人對于AI的認知都完全不同。唯一的認同是這是趨勢,不可逆的趨勢。
其實不同行業現在對我來說都是一樣的,內容合作時代,個人風格的占比是高于50%的。這么多人,品牌為什么找你,首先搞清楚這一點,很多事就變得簡單了。基于你創作的內容是品牌找你的大前提下,只要不偏離自己的創作方向并使品牌的加入變得合理,這件事就成立。
數英:過往的合作經歷里,您覺得品牌方比較看重哪些方面?
GOGO:我認為品牌方其實更看中的是你作品內容的原創性和獨樹一幟的風格。
粉絲量當然也看,但我認為那不是最主要的。
看你的號,更側重你號的屬性,如果你是提高效率的號它自然就是沖著效率來,你做創意的就是沖著你的創意來的,反正就是奔著你來的。
數英:前段時間日本麥當勞創作的一段美女吃薯條AI視頻翻車了,都說AI廣告有兩面性,您是怎么看待這些爭議的?您覺得怎么做更容易被市場買單?
GOGO:新的技術革新,爭議是很必然的事。
其實是好事吧,一方面可以讓大眾更多的關注AI,還有一方面讓更多人更注重創作的品質。
我認為先要讓市場看到你,且你是獨特有態度的,剩下的就是等風來了~
數英:對于想用AI做創意的廣告人,您想給他們哪些建議?
GOGO:認真對待自己職業的人會受到別人的尊重的。
多表達,多輸出,吸收所有的反饋。
我是會看每一個評論和私信的人,有好的有壞的,有很多評論和私信都對我還是有很多幫助。
在各種反饋中修正自己的創作,沒有人一開始就是完美的。
素材來源:小紅書博主@GOGOAI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5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