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C營銷真的失靈了?小紅書用15秒打開新思路
巴黎奧運會即將落幕,大眾熱情依然高漲。
對品牌營銷而言,這無疑是件喜事,注意力稀缺的時代,中心化場景成為寶貴資源,在聚集全世界目光的奧運賽場上分得一份關注,便能獲得可觀的收益。
不過,中心化內容的效用,似乎在逐步減弱。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健力寶憑借中國代表團首選飲料的品牌身份,紅遍大江南北;而今年的巴黎奧運會,許多品牌大規模投入高成本的TVC,卻鮮少水花。
內容碎片化的時代,品牌TVC真的失靈了嗎?未必如此。
最近,不少在看奧運的觀眾都被小紅書的一支TVC洗腦了。15秒的廣告里,劉翔提出問題,姆巴佩用帶口音的中文,反復念“小紅書”三個字。
如果你好奇地打開小紅書,會發現姆巴佩的口音已經有了一個專有名詞「法式姆語」,還有不少衍生的話題詞條、表情包、短視頻。
其中,一位廣西大爺靠“法式姆語”賣紅薯的短視頻走紅后,“姆巴佩賣紅薯”成為新的熱梗,姆巴佩還被認證為“廣西文旅代言人”。過去一段時間,「法式姆語」已成為各大社交平臺的流量密碼,僅微博就上了快30多條熱搜。
當然,網友們提到最多的還是“洗腦”,憑借一支TVC,小紅書成功將“遇事不決搜小紅書”、“3億人的生活百科全書”印入用戶心智。
復盤這次案例會發現,小紅書TVC中存在許多反常規操作:放棄過于宏大的敘事、讓曾經奧運賽場的冠軍重回視野、讓大人物變身普通網友……不按常理出牌的小紅書,為何能用15秒,在密集的奧運營銷中突出重圍?
下面,我們具體來看。
一、小紅書玩大廣告,不嚴肅但很有力
社交媒體的崛起,豐富了品牌的溝通觸點,但從建立心智角度來看,中心媒介仍是無可取代的渠道。中心內容以單向度的方式傳播,配合中心場景,一能快速建立品牌認知,二能整合碎片化品牌印象,強化品牌認知。
以小紅書為例,作為一個擁有海量生活經驗的內容社區,許多用戶把小紅書當作搜索引擎。但此前,“遇事不決搜小紅書”的說法,主要流傳在用戶口碑中,并未形成有力的品牌認知。如今,實用且場景精細的搜索功能已成為大眾選擇小紅書的重要原因之一,小紅書選擇借勢奧運會這一中心化場景,做進一步的用戶溝通。
1. TVC內容創意:背靠真實洞察,創意簡潔有力
建立在真實用戶洞察上的品牌認知,說服力更強,也更容易被接受。在創意思考上,小紅書也選擇從真實的用戶需求和生活場景出發。
TVC中,劉翔向姆巴佩提出了三個問題,“人少風景好的小城上哪兒搜”“好吃不排隊的餐館上哪兒搜”“足球過人技巧上哪兒搜”。
據了解,這幾個核心場景來源于大量的用戶調研與搜索數據分析,符合真實的用戶行為,也為TVC打下情感基礎——即便被“法式姆語”洗腦,也不會產生反感。
為了在有限時間里,讓觀眾記住關鍵信息,小紅書也將搜索框放在視覺中心,既深化了搜索業務記憶,也能引導用戶使用小紅書搜索。以產品業務作為品牌認知的承接,建立形成正向循環,深化品牌心智。
2、代言人創意思路:大人物+小趣味,新鮮的故事
如果說,TVC中的臺詞和視覺設計,是小紅書建立品牌心智的關鍵點;那么,代言人的選擇則為小紅書的后續營銷,帶來了豐富的外延空間。
與其他品牌不同,小紅書這次并未選擇炙手可熱的國內現役體育選手,而是邀請了退役多年的劉翔以及法國足球運動員姆巴佩。
這兩位體壇風云人物,一位有“亞洲飛人”之稱,一位被視為足壇少年天才,而在小紅書的視角下,兩位的共同點不只是傳奇,還是喜歡在小紅書上分享生活的活生生的人。
TVC中,小紅書讓兩位大人物走下神壇,成為普通網友的向導,用更大眾向的方式走近用戶,也營造出豐富的互動空間。
3、豐富的外延話題,為品牌埋下傳播引子
作為一場國際賽事,奧運會帶來許多跨文化交流。在社交媒體上,越來越多外國人學說中國話,他們有趣的發音總會引來網友的關注和討論。小紅書抓住這個機會,創造了獨屬奧運期間的法式姆語。
無論劉翔問什么,姆巴佩只說“小紅書”三個字。在各類網友的演繹下,姆巴佩的“法式姆語”從一開始的“小紅豬”,逐漸演變為“小ong書”“傻轟書”“小紅樹”“翔叔”。
圖片來自小紅書博主@快活Lab
在整體追求松弛感的社會情緒中,小紅書TVC的趣味感和可玩性,恰好戳中用戶的心,進而促發一系列有趣的二創。
比如,網友們把劉翔和姆巴佩的對話,稱作體壇的鳳凰傳奇,因為一個人臺詞很多,另一個只有“小紅書”三個字。
從大眾視角來看,中心社會話題的本質是很多人參與的輿論場,這對品牌的啟發是,中心化內容需要有人味兒,有更強的生長力和靈活性。
小紅書TVC的創意內容著意選擇,用戶偏好的、有豐富外延空間的話題,既有傳播力度,為后續互動營銷埋下伏筆。
二、從中心賽場,走向具體生活
有時只需要一個梗
媒體信息飽和的環境中,品牌心智的建立需要更耐心和巧妙的溝通方式,將向泛人群輻射的信息,轉為與細分人群共鳴的內容,而這也正是內容營銷時代下,品牌營銷的難點。
在小紅書這次奧運TVC的傳播節奏中,我們發現了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不硬造話題,而是放大用戶聲音。
從傳播節奏來看,小紅書此次營銷主要分為四步,從中心媒體到圈層人群,逐層深化:
?大規模投放硬廣,包括官方轉播中插廣告、咪咕視頻、朋友圈信息流、電梯廣告等;
?等待用戶內容自然發酵,從中抓取用戶強感知的傳播話題,聆聽并放大用戶原聲;
?找準傳播放大器,以高點人物帶動二創,逐步向寵物、歌手、健身等多元化圈層觸達;
?借力打力,推動內容在小紅書站內,以及抖音、微博、b站等站外平臺擴散。
這其中關鍵的一步是,等待用戶自然發酵內容。用戶自發分享的內容,有真實的生活體驗和情感色彩,更具感染力。在此基礎上,小紅書也優中取精,僅選取一個用戶有強烈感知的話題「法式姆語」作為傳播支點。
后續的傳播,以「法式姆語」為中心,充分挖掘與各圈層趣味相符合的內容,進而在全網多平臺實現爆火,進一步深化品牌認知。下面,我們從搜索業務、社交互動、品牌印象三個部分闡述。
1、搜索業務深化:魔性洗腦的對話模仿
簡單好玩的魔性洗腦創意,容易出現“人傳人”現象。多位達人模仿劉翔和姆巴佩的對話形式,講出他們心目中小紅書搜索功能的“正確打開方式”。
搞笑博主@唐馬鹿給廣告提意見,修改TVC問題。把“人少風景好的小城”改為“明知道你去不了,但是收藏了就相當于去旅游過的小城”。
略帶戲謔的吐槽,卻引來許多真實共鳴,大量用戶分享小紅書搜索功能真的好用。
達人@4566,被網友們稱作女版姆巴佩,她模仿姆巴佩口音的小紅書筆記,引來眾多網友圍觀,甚至姆巴佩本尊也出現在評論區,和網友一起互動。
事實上,許多小紅書筆記下都能見到活躍的姆巴佩,這位足球天才仿佛與普通網友別無二致,這些真實的互動溝通,也讓更多網友主動加入二創傳播中。
2、社交話題貨幣:從表情包到玄學許愿
有趣的是,不僅TVC內容可以二創,網友們還依據代言人、TVC傳播等外延語境,自發創造出許多“社交貨幣”,吸引更多用戶的轉發分享。
比如,「法式姆語」爆火之后,博主@ddc 跑到小紅書公司,模仿姆巴佩口音向小紅書要流量。也有網友把“天生流量圣體”、擁有世界杯冠軍等諸多成績的姆巴佩,當作“許愿錦鯉”,眾多許愿表情包被網友熱轉。
這次TVC,不僅讓姆巴佩火到“玄學圈”,還火到了“寵物圈”。許多寵物博主發短視頻記錄,“法式姆語”成為了寵物溝通小竅門,用“法式姆語”就能讓平時高冷的貓貓狗狗,變得百叫百應。
3、從奧運情結到生活回憶:體育偶像的情懷殺
作為“3億人的生活百科全書”,小紅書上的內容都有一抹有“人味”的生活底色。奧運會不僅是體育盛會,也是全球共有的文化回憶,賽場的火熱比拼,也激起觀眾的奧運情結。
如果說,姆巴佩是炙手可熱的體壇新星,那劉翔則是承載一代中國人體育情結的時代人物。借奧運契機,許多網友回憶劉翔的體育生涯,盡管離開賽場多年,但在粉絲的眼中,他從未停止奔跑。
劉翔入駐小紅書后,網友紛紛在評論區講述自己追星的故事,劉翔也積極與網友互動。
真誠而溫暖的情懷分享,讓我們看到,在小紅書,體育不只是熱血競技,也是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的生活。
三、TVC營銷新范式:
從具體的人出發,打破所有隔閡
回顧小紅書奧運TVC營銷,在傳播渠道、傳播內容、傳播節奏三方面,都給出了值得參考的方法:
1、傳播渠道:中心媒體廣而告之+social傳播放大用戶共鳴點。盡管TVC不一定是品牌營銷的標配,但如果想建立品牌心智,仍需要占據中心場域的TVC,實現高效溝通。
2、傳播內容:中心化內容需要簡潔直觀、清晰有力,以增強記憶。從核心物料到傳播話題,化繁為簡、克制溝通,選擇用戶最有感知的部分「法式姆語」,遵循“一個勝則多個勝”的法則,在多個圈層逐一擊破。
3、傳播節奏:中心媒體傳播后,為用戶內容發酵留出時間,實時關注并選擇正向的用戶原聲,必要時配合官方媒體擴大聲量。
回到本文最初提到的問題,品牌TVC真的失靈了?答案不言而喻。
內容碎片化的時代,基于用戶洞察與社交趨勢創作的TVC,仍能脫穎而出。在流量平權的時代,用戶更愿意將時間留給能與自己共鳴的內容。因此,想要玩好品牌TVC,既需要在有限的時間里傳遞信息,也要讓其內容成為激發用戶分享的抓手。
而這一點,似乎是小紅書的天然優勢。作為去中心化的內容社區,小紅書有一套「內容+人」的正向循環生態:搜索查詢、激發興趣、主動嘗試、內容分析。這套生態循環中,「搜索」是用戶行為的起點,也是小紅書所獲得的認可——因為好用、真實、豐富,才得以成為大家的搜索引擎。
從用戶出發的小紅書,懂得每一個具體的人,也懂得如何把宏大敘事,變作身邊的生活話題。在小紅書眼中,奧運不只是競技,也是生活趣味;體育健兒追逐的不只是冠軍和榮譽,還有生活里的歡樂與煙火氣。
小紅書創造了一個人人喜歡的內容社區,也成就了今日「3億人的生活百科全書」。未來,這些美好的生活碎片,也將成為寶貴的回憶,伴隨著一代人的青春,去向更遠的地方。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9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