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小號,00后運營集體發癲的新領地
你永遠不知道這屆00后運營能用什么樣發瘋創意的方式出圈。
記得上一次00后運營搞事,還是大家集體用貓meme表情包慶祝自己接手官方賬號運營。
好多品牌官號借著這波熱度,刷刷漲粉。
還帶動了00后運營的標準動作——串門。(俗稱到處評論
這次,是集體耍大牌之——耍工牌,已經出現了明確的人傳人現象。
在一眾整活不停的官方賬號里,我突然發現了某些品牌小號的身影,這些賬號和品牌官號social的思路還不太一樣。
比如,工牌筆記點贊量達8.3W的@打工人關懷中心,原來是WPS市場部的小號。
@ 時髦倉管(混入外企版),披著倉管的馬甲,認證信息是雀巢Nestle 品牌主理人。
還有HFP的小編,開了個號叫@打工不能停,“叫囂”著粉絲到了10W就離職。
當然還有宜家的小號@宜家Ru啵兒(值得珍藏版),潔柔宇宙中的@潔柔日記(打工版)等等。
品牌做小紅書賬號的重要性就不啰嗦了。但另一個常常被忽略的細節是:
品牌做社媒往往都是矩陣號的形式。官方賬號之外的品牌小號,也是品牌營銷的關鍵補充。
那品牌小號該怎么運營?怎么才能運營得好?小號營銷和官號營銷,有不一樣的地方?
今天就先以以上提到的幾個小號為例,淺淺分析一波。
人設:
“打工人牌”打工人
這個標題換個解釋,就是“打工人演打工人”。
眾所周知,“崩潰的打工人”人設,是品牌小號的基本操作。
但仔細觀察又會發現,在打工人人設的大框架下,這些賬號還有一個突出的共性:
他們呈現的,并非孤立的打工人個體肖像,而是集結了眾多個體靈感的打工人集體面貌。
比如,WPS給小號起名叫@打工人關懷中心,甚至還為這個賬號設置了一個官方LOGO——“LABOR CARE":
WPS這么解讀賬號名和LOGO的含義:
原來打工人的累,是注定的
Labor ,讀「累不」,釋義是勞工,打工人。
這也是我們取名的初衷。
我們希望「LaborCare 打工人關懷中心」,
可以用「不嚴肅」的態度,「嚴肅關心」每一個打工人。
當然,還有更具自嘲精神的打工人在評論區表示,“Labor”不如“dogsbody"。(好好好,你更牛
雀巢的小號,人設是“倉管”,是“外企人”。具體是外企的誰?叫什么?不知道。
但借由這個“外企倉管”的身份,賬號內發任何和咖啡有關的“外企人的一天”,開始變得格外合情合理。
還有另外一種類型的小號,他們以“打工人小劇場”的思維,來進行賬號運營。
HFP的@打工不能停賬號,和護膚相關的內容寥寥,更新的是“當代打工人的困境”、“當你吹牛卻獲得了工作”、“辦公室傳八卦的速度”...
這些品牌小號的運營主線,其實還是在強化打工人嘴替的身份,演的是打工人生活中的日常。
@打工人關懷中心,這個名字,還讓我想到了一個古早的互聯網段子:
2011年,新浪微博正式改名為微博。
當時有人評論說:從前有幾個賣面包的,比如浪浪牌面包、騰騰牌面包、搜搜牌面包、易易牌面包。
有一天,其它家發現,浪浪牌面包改名字了,叫面包牌面包。
@打工人關懷中心 可能會成為下一個“面包牌面包”嗎?我覺得大概率會。
因為它巧妙地將打工人這一群體的共通標識轉化為品牌標識的一部分,抹去了傳統品牌官號營銷中的母品牌烙印,轉而營造出一種更為貼近用戶、關懷備至的品牌形象。
雀巢的賬號和HFP的賬號都有類似的品牌考量,只是WPS走得更遠了一些。
設想一下,如果叫“WPS打工人關懷中心”,“雀巢倉管”,是不是味兒就不太對了?
內容:
創新“發癲”的媒介
眾所周知,發癲,是另外一個關鍵的流量密碼。
這里的“發癲”是一個中性詞,是指品牌在營銷中采取了一些非常規、夸張或令人意外的舉動,這些舉動可能超出了普通消費者對品牌正常行為的預期,有時甚至顯得有些“瘋狂”或“失控”。
如果用品牌官方賬號一味地玩梗,可能會折損品牌調性和整體形象。
但如果不玩,又會被認為“不夠年輕化”“不接地氣”,甚至還會有一種想玩但畏手畏腳,癲了又沒完全癲的擰巴感。
比如,WPS還有另外一個矩陣號叫@WPS AI情報員,很明顯這個小號就是為了宣傳AI功能而生,從內容上就會比@打工人關懷中心正(受)式(限)很多。
@WPS AI情報員宣傳AI相關活動
這個時候,一個能夠和用戶徹底玩在一起的品牌小號,徹底“發癲”的小號,就顯得尤為可貴。
而小號營銷之所以能夠火爆,其實正是因為:
他們從內容上,創新了發癲的媒介。
比如,工位牌爆火的風還沒吹完,已經開始有人爆改胸牌、爆改名片,爆改奶茶的不干膠了。
爆改自己的名片:
爆改胸牌:
爆改奶茶不干膠?
甚至是一張貼在座位后面的A4紙,都可以成為打工人“當牛做馬”的見證:
打工人關懷中心只是發了幾個聊天記錄,也能引起打工人的新一輪共鳴:
上述提及的所謂“發癲”行為,其核心在于探索創新的溝通渠道,為飽受職場壓力的現代工作者提供一個情感釋放的出口。
無論是工位牌也好、胸牌名片也罷,雖然有些另類和直接,但本質上還是為了展現品牌的同理心與人性化。
可以想見,未來的爆款筆記可能會出現在更多奇奇怪怪的地方,但不變的一定是會讓人感慨“精神狀態遙遙領先”的內容。
媒介千變萬化,內容永生。
開小號營銷,效果如何?
從流量的結果來看,上文提到的幾個小號,基本都是今年開設。
@打工人關懷中心,去年12月底開始運營,目前2W粉絲,15.4W獲贊與收藏;
@時髦倉管(外企版)今年7月4號才起號,目前已經收獲了1000+粉絲,7.4W獲贊與收藏;
@打工不能停,今年4月9號發布第一條筆記,目前粉絲2.2W,7.3W收藏。
低成本起號,能達到目前的粉絲量,并且各自都擁有了爆款筆記,某種程度上證明了這些小號的成功。
小號作為正式營銷內容的補充,具備品牌官方賬號所不具備的靈活性和親民性。
舉個例子,@雀巢的官方賬號,海報是精美的,標題也是有梗的,但就是少了點讓人想進去互動的欲望。
但是當雀巢的倉管出來說,自己的咖啡能吊打現磨?那我可就要點進去看看了。
從這個意義上看,小號營銷有其不可替代的優勢。
整體而言,品牌小號可以作為測試市場的前沿陣地,用于嘗試新的營銷手法、產品概念或市場策略,收集用戶反饋,為官方賬號或主品牌調整方向提供依據。
這相較于官方賬號直接下場的常規營銷手法,無疑增添了一抹更為靈動與親和的選擇。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