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NewbeeRen 微信號: iamnewbeeren
“你干什么的?”
“我干廣告的。”
“電視里哪個廣告是你做的?”
“……”
“你干什么的?”
“我干廣告的……我不做電視廣告哈,只做互動。”
“噢~就是網站上老沒完沒了彈出來要跟你互相動一動的那些東東唄。”
“……你這都上的什么網站……能給個鏈接嗎?”
“你干什么的?”
“我干廣告的……我不做電視廣告哈,只做互動,就是以互聯網為平臺的數碼營銷。”
“就是做網站的唄。”
“也做手機的。”
“那找你們買手機能打折嗎?”
“……”
“你干什么的?”
“我干廣告的……以前做互動,現在轉社會化營銷了,就是微信、微博什么的。”
“人才啊,要不要加入我們?”
“你是哪家公司的?”
“我們搞代購的。”
“……”
“你干什么的?”
“我啊,干廣告的……”
“那咱倆是同行,我是做燈箱。”
“……”
如果你是干廣告的,想必也身陷過類似的對話之中。
說來很無力感,作為一些靠溝通掙錢的專業人士,我們能把幾百M的信息濃縮成一個concept(傳播概念),或者用一句話描述清楚一個idea(創意),卻很難三言兩語就讓別人明白,我們的工作到底是什么。
這看著像個笑話,其實是個詛咒。
像我們這些酷炫的創意還好一點。
不管是酷炫的Copy還是酷炫的Art,頂多就是被直接判定為酷炫的設計或美工,并在這場酷炫的對話發生之后不久,迎來這樣酷炫的命運:
對方在QQ上蹦出來,理直氣壯地要求你免費幫他們設計個酷炫logo(標志)或者海報什么的。
“你隨便弄兩下就好啦。”
他們一般都隨便這么說,也不管我們并非那么隨便的人。
我們其實很酷炫的呢。
所以我們一般都很酷炫地直接把丫給拉黑。
而Account(客戶服務)童鞋在面對“你干什么的?”這樣一個世紀難題時,就要糾結得多。
因為他們的工作更不好描述,而且他們沒有我們酷炫。
所以很多人沒有在工作中崩潰,卻被這個問題搞得多次藍屏,最后干脆說自己是打雜的。
然后……如果是在相親的話,一般就沒有然后了。
那說了這么多,他們到底是干什么的呢?下面請再看一段發生在幾十年前的對話:
“你干什么的?”
“我在廣告公司擔任Account。”
“Accountant(會計)?”
“不是。”
“那你是寫廣告詞的?”
“不是。”
“那么誰寫廣告詞呢?”
“文案。”
“這個工作一定很有意思。”
“不見得輕松呢,我們做很多的調研。”
“你做調研?”
“不,我們有調研人員負責。”
“那你負責把廣告賣給客戶嘍?”
“不,是創意總監去賣。”
“你需要幫公司找新客戶嗎?”
“那不是我的事。”
“對不起,恕我唐突——你的工作到底是什么?”
“我是個營銷人員。”
“你幫客戶做營銷?”
“不,他們自己做。”
“難道你是管理層?”
“不是,不過快了。”
據說,記錄下這段對話的人,正是夜晚航行靠燈塔的O教教宗奧格威。
不過,這更可能是他編出來的段子。
雖然是大創意等身的祖師爺,畢竟奧老是酷炫創意出身,就跟那個時代和這個時代的許多酷炫創意一樣,對于Account有很多赤裸裸的敵意和偏見,這是由分工、立場、目標不同造成的。
而且,你發現了沒有?
我們還是沒能弄明白Account的工作到底是什么?
那下面請直接看圖:







這回,你發現了沒有?
沒錯,我們依然沒搞清楚Account的工作到底是什么?
(音樂起:啊~這就是愛唉~說也說不清楚~)
急死你。
(音樂停)
好吧,不編排了,下面直接放干貨。
所謂職場如戲全靠演技,以下是Account要演好的六種角色:
一、管理猿
Account不是傳聲筒,不能只是拿起電話好好好撂下電話艸尼瑪。
對外,Account要對客戶進行管理、經營和引導,從而達成三項基本目標——客戶滿意、創意牛逼、產出利潤。對內,Account則要弄清楚每項工作的流程——從不同廣告的制作,到大型提案的步驟,到人員分配等等—并配合Traffic,掌控好所有的工作節點。要知道,如果工作中會出問題,往往就出在這些節點上。
二、探路燈
Account不是跑腿的,但弄清楚客戶的問題所在和真實意圖,是職責所在。這就要求Account要有良好的溝通技巧。
首先當然是能把話說清楚,讓對方聽懂。其次是能聽懂好賴話,以及聽出客戶沒有講出來的話。再進一階,要放下4A腔,學會用客戶的語言,尤其是面對本土客戶的時候,千萬別滿嘴跑術語。最后是要會看人,能判斷出聽你說的人是決策者,影響者還是執行者。
三、火車頭
知道路在何方之后,Account就要俯首甘為火車頭,帶領創意、planner、traffic(流程)、media(媒介)等內部人員,況且況且況且,奔馳在正確的方向上,確保不跑偏、不翻車、不撞車,不延誤。
四、鐵口判官
Account最清楚客戶需求,所以肩負著對內部產出的策略和創意進行最后判斷的重任。習大大曾經說過,打鐵還需自身硬,這就要求Account既得具備策略思考能力,也要有相應的審美,不然你拿什么說服牛逼哄哄的Planer/ consultant和酷炫的創意們?
當你認為一個創意不on brief(不符合簡報要求)或不qualify(品質不夠好)時,除了要有勇氣say no,更要有能力說明不行的原因。絕不能梗著腦袋說,我就是覺得這個創意不好,這叫不尊重工友,也叫不專業。
五、主持人
如今,所有的行業都是娛樂業。不管跟客戶開例會還是提案,Account都要設法營造出一個輕松的氛圍,并在會中控制好議題和時間,最后還要確保有結論產出——不然這會就白開了。
要做好這一切,Account除了得事先做足功課,規劃好議題,還要設計好細節。比如座位怎么排、提供咖啡還是茶水、紙筆怎么放、投影儀怎么擺等等。總之,如果讓客戶感覺到你的關心及重視,這會議就勝利了一半。要不怎么說,細節是魔鬼呢。
六、守財奴
要把客戶的錢當自己的錢來花,節省客戶的每一分預算。這樣才能有長久生意可做。
要明白廣告公司最大的成本是時間,最寶貴的資源是人。要盡量避免重復提案,因為這樣不但會增加成本,而且打擊士氣。
最重要的,要及時通知財務人員開發票,向客戶收錢,這樣公司才有利潤,你年底才多拿一些bonus。
說到底,廣告首先是生意,然后才談得上創意。
口干舌燥說到這里,相信你也就明白,為什么Account的工作那么不好描述了。兼顧多重角色,意味著形象比較模糊,不像我們創意那么酷炫和單純,而且看起來很苦逼有沒有?事實上,Account也確實比較苦逼。
就拿AE(客戶執行;Account Executive的縮寫;客戶部的入門職位)來說好了。
顧名思義,AE負責的是從準備工作簡報(Brief)、預訂會議室、借投影儀、打車、檢查提案文件、撰寫和發送會議記錄、聯絡、跟進工作進度、追客戶確認、請款、付款等等具體執行事務。活多而雜且瑣碎,考驗細心與耐心,各種跑腿的干活,各種吃力不討好,各種強裝笑臉,各種受夾板氣,各種委屈中成長,而且起薪很低。
聽起來有夠悲催是不是?
好消息是廣告公司的老板及管理層絕大部分都是Account出身。而且Account創業成功的幾率也更高。原因你們懂的。相比之下,創意真的缺了好幾根弦兒。
最后,簡單說一下Account在4A的職業路徑。
如果沒有掛掉或轉行或中途跳去甲方的話,一個Account(客服人員)通常是這么升上去的:
AE(客戶執行)
↓
AM(客戶經理;Account Manager的縮寫)
↓
AAD(副客戶總監;Associate AccountDirector的縮寫)
↓
AD(客戶總監;AccountDirector的縮寫)
↓
GAD(客戶群總監;Group AccountDirector的縮寫)
↓
BD(事業總監;usinessDirector的縮寫;一般Account做到這也就到頭了)
↓
GM(總經理;General Manager的縮寫)
↓
MD(董事總經理;ManagingDirector的縮寫)
↓
CEO(首席執行官;縮寫就不寫了)
不過也有一些廣告公司,為了防止苦逼們升遷太快漲錢太多但又要給牲口們一些動力,便發明出各種非主流Title,如:SAE(資深客戶執行)、AAM(副客戶經理)、SAM(資深客戶經理)、SAAD(資深副客戶總監)、ASAD(副資深客戶總監)、SAD(資深客戶總監)等等。要不是太難聽,SBD沒準早就出來了。
相信你也看出來了,訣竅就在于活用兩個字母——A(Associate;副/助理)和S(Senior;資深)——對廣告人來說,AS就代表著熬死。
最后的最后,貼出一則由“亞洲保護爾康組織”提供的職場公益廣告:
請善待你身邊的AE。
因為很可能有一天,他們會變成你的大老板、客戶、女朋友、男朋友、老婆、老公、前女友兼大老板、前女友兼大老板娘、前女友兼客戶、前女友兼客戶的現任、前男友兼大老板、前男友兼客戶、前男友兼客戶的現任、前妻兼大老板、前妻兼大老板娘、前妻兼客戶的現任、前夫兼大老板、前夫兼客戶或前夫兼客戶的現任。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