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1000部短劇的名稱,藏著爆款的套路
作者:小火山;來源:劇變;
原標題:《1000部短劇里,看穿爆款的套路》
1000部短劇,1778個關鍵詞,47位“總裁”和26位“夫人”,一共“離婚”24次。
為什么短劇如此偏愛“總裁”?哪些人群在看這種類型短劇?短劇的劇名,映射出短劇受眾的百態偏好。
從這1000部短劇的取名套路中,我們似乎看到了一條可復制的爆款路徑,希望能給創作者帶來啟發和幫助。
一、
哪些關鍵詞最火爆?
基于AppGrowing數據,劇變統計了從2024年1月1日至5月20日間投放最火爆的1000部短劇,并對劇名進行了分詞處理和詞頻統計,得出了使用頻率最高的短劇“關鍵詞”,以此窺探那些隱藏在詞語背后的秘密。
說起網絡文學,互聯網總是將其一概歸為“霸道總裁文”。到了短劇里這,“總裁”們仍然憑借著超強魅力奪得“短劇取名榜”榜首位置。
1000部短劇里,就有47部的劇名使用了“總裁”一詞。相當于每21部短劇里就要產出一位“總裁”,顯然在短劇里當上“總裁”或者被“總裁”寵溺的概率要比現實中大得多。
劇變把所有帶“總裁”的劇名整理出來,再進行二次分類,研究詞與詞之間的相關性,再將與“總裁”一詞左右相鄰近的詞匯按照詞頻進行排列,想看看短劇受眾們究竟想從“總裁”短劇中找到些什么。
出乎意料的是,不管是左側臨近詞還是右側臨近詞,都沒有出現以往認知里的所謂“霸道總裁”、“高冷總裁”等詞眼。相反,“美女總裁”和“總裁夫人”高居兩側臨近詞第1位。
其中,左側臨近詞中“夫人總裁”出現了5次,右側臨近詞中“美女總裁”出現了6次,排在后面的才是“總裁貼身”、“總裁保鏢”等。在女性主義思潮崛起的時代,“大女主”人設在短劇里也一樣流行,觀眾樂于看見一位女性在職場中取得一定的成就并匹配相應的社會地位。
排在總裁后面的是“夫人”、“離婚”兩個詞,看來不僅是對于財富和權利的追求被帶到了短劇里,現實中的男女情愛關系同樣在劇名的選用中被展現地淋漓盡致。
這一點,如果將關鍵詞分析的詞性改為動詞,則體現得更為明顯。在短劇高頻動詞排行榜上,“離婚”一詞的排名則直接沖到榜首,遙遙領先于排名其后的“天降”、“藏不住”等。看來對于愛情的懵懂和渴望終究抵不過柴米油鹽的蹉跎。
而當劇變試圖尋找到一絲能挽回觀眾對婚姻美好想象的蹤跡時,卻終于在排行榜的末尾看到了與“婚”相關的另一個詞——退婚。
此外,不管是對于短劇承制商,還是投流選人群,分清男頻/女頻都是一部短劇能否精準找到受眾的重要標簽。男頻劇和女頻劇,是區分短劇類型的關鍵標準。
在1000部短劇中,有685部帶有明顯的性別分類。對其685條有效劇名分類,劇變發現女頻題材短劇占了大多數,足有461部是男頻題材的近兩倍,占比67%。
值得一提的是,女頻“總裁”臨近詞中,排名第一的居然就是上文提到的“總裁夫人”,使用次數與不分性別時的榜單一樣,也為5次。
也就是說,“總裁夫人”這一帶有男性視角的短劇名,實際上是面向女性的題材。這意味著,或許有不少的女性觀眾在短劇中會帶入自己當上女總裁的想象,但同時沒有忽略女總裁也要作為某人的“夫人”這一家庭角色定位。
相比較而言,男頻題材這邊“總裁”同樣是使用平時最高的一個關鍵詞,一共有16部劇的劇名帶上了這個詞。排名靠后的則是“絕世”、“保鏢”、“戰神”這樣的修仙武俠類角色。
與“總裁”相關的劇名卻要更出乎意料,都是清一色的“女總裁”。原來男性觀眾已經突破了自己“有朝一日當總裁”的傳統幻想,走上了背靠白富美吃飯的躺平大路。
但與此同時,即便給女方配上了“總裁”這樣的地位,男方似乎也不會甘當配角。與女總裁一起出現的,是“最強男友”、“天王老公”、“無敵神王”、“潛龍”這類已然超脫于世俗評價標準,魂沖九天之外的身份標簽。
在排行榜中還出現了“保安”一詞,在一眾氣場宏大的仙魔們面前顯得格格不入。但隨便點進一部“保安”短劇,就會發現男主要么是修行多年的隱藏大佬,要么就是一路開掛最后當上“世界首富”或者無限反轉打贏大BOSS。
原來,“保安”不過是短劇的一層“馬甲”,同樣的關鍵詞還有“工人”、“贅婿”等等。短劇編劇當然知道,只有最后的“打臉時刻”才是這部短劇的爽點。
二、
短劇的爆款“取名真經”
在短劇創作中,劇名很大程度上代表了這部劇的主要亮點。投流投手據此選定受眾人群,觀眾也會在看到劇名的第一眼判斷要不要點擊觀看。因此,編劇們給短劇取一個好名字,是后續吸睛、引流的關鍵。
根據以上整理的關鍵詞,劇變提供了以下五種短劇取名思路,匯成短劇“取名真經”,看看究竟是哪些類型的劇名能夠吸引千萬受眾,最終成為爆款。
Part 1 身份要亮眼
無論你是億萬身家的總裁,還是什么世外修仙的高人,最好都要加上“絕世”、“最強”的招牌。再不濟平民身份也行,只是還得有“熱辣”、“驚艷”、“颯爽”這樣的buff加成。短劇要的就是一個“爽感”,哪有人點進來找不痛快呢?
Part 2 名字要驚艷
就取名而言,在傳統影視劇里面的多個豪門的少爺“顧總”已經被拋棄,取而代之的是“傅先生”。相比這總那總的,“先生”一詞多了一分雅氣。盡管富豪身份依舊是王者,但也有些人偏好這一口文藝范兒。
此外,像“修羅”、“女帝”、“白月光”這樣的,越是能引起人們的形象聯想,越能勾起人點擊觀看的欲望,難怪短劇編劇們都喜歡用這些詞做劇名呢。
Part 3 情緒要強烈
什么“無上”、“竟是”、“一定”、“覺得”已經用得夠多的了。再加上“狠狠”、“偏偏”、“乖乖”等一類的疊詞,一般都是甜寵題材短劇的標配,凸顯的就是這樣一個“不行還要硬上”的蠢萌美感。
Part 4 節奏感要強
說起這個節奏感,短劇也是出了名的“短平快”,劇名上自然也有考究。細細看來,短劇編劇們似乎找到了一條別樣的突圍路線——四字成語。
“風華絕代”、“叱咤風云”這類不必多說,是“女總裁”和“戰神”們的標配。此外還有“衣錦還鄉”、“否極泰來”、“揚名立萬”這樣讀起來朗朗上口的成語,主打一個價值給到位。
Part 5 地名要大氣
唐僧入關時說一句“我自東土大唐而來……”,哪怕是妖怪也要敬你三分。短劇編劇自然不會忘記疊這一層buff。作為現實世界中出鏡率也賊高的尊貴地名“上海灘”,在短劇里竟也被捧上了高位,位列短劇地名起名榜首位。排在其后的還有“九龍”、“九州”、“九洲”、“長風”等,看著很是大氣。
短劇有套路,這一點毋庸置疑。
近段時間因為短劇重新爆火的前爆款網文“專業生產戶”咪蒙早就給出了答案:4級采訪,50個選題,100個標題,5000人投票。
一個被5000人喜歡的標題,放到億級的市場上,很大概率是會成為“爆款”的。
不可否認的是,劇名只是一部劇的局部。但從1000部短劇1778個關鍵詞里,我們依然能夠窺見短劇這個內容新生態的一角。
從“總裁”身份的幾代影視繼承,到劇中婚姻狀態對社會現實的折射,再到小人物“逆襲”的俗套設定,短劇的取名實踐歷經受眾市場的大浪淘沙,留下來的自然是經過驗證的爆款短劇“取名真經”。
所以爆款可復制,這也是無數短劇編劇踩在前人肩膀上得出的一條經驗。你學會了嗎?
作者公眾號:劇變(ID:jubian2024)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6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