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司經營指南:集中優勢兵力做透渠道
每個行業都有4種公司:
第1種是帶頭大哥,掌握定價權,比如寧德時代對電池就有絕對話語權;
第2種是老二老三,追趕老大攻擊老大,比如百事可樂總說自己是年輕一代,暗示可口可樂老了;
第3種是中型企業,規模不大不小,在某個局部掌握優勢,比如電動車行業的蔚小理都是這一類;
還有,第4種呢,就是游兵散將小公司,艱難苦熬,等待機會,市面上90%的企業都是這種。
按理來說,每個公司的情況都不同,它們的經營模式也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但我發現一個特別離譜的現象,就是小公司總是愛“邯鄲學步”,導致最后動作變形,損失慘重。
比如,小公司模仿大公司學習OKR管理,模仿大公司找4A拍形象廣告,捧著大公司老板出的書當圣經,天天喊“狼性文化”……特別離譜。
這有點像“小孩子總愛穿大人鞋”,以為自己很帥,實際上走起路來,常常跌跟頭。
小公司和大公司存在天壤之別,就像農村二傻子和頂級富二代之間,存在著無窮多的智力、資源、信息的不對等。這時候,小公司要絕對清醒,根據自己的優勢規劃企業發展戰略。
一、基本路線:集中優勢兵力
兵法里講: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只有十倍于敵的兵力,才可以殲滅敵方。從來就沒有什么以弱勝強,都是以強勝弱。
我們看多了美國大片,總以為一個人可以解救全世界。但是現實情況是,一個彪形大漢可能都打不過五個女人,兵力原則是商業戰爭的第一原則。兵力多就是勝算大。
有人會問:難道只要兵力多就一定會勝利嗎?當然不是,商場如戰場,瞬息萬變。即使競爭對手有百倍于你的兵力,你也有可能取勝。關鍵看怎么干。
拿廣告投放來舉例。某個大公司有3000萬廣告預算,你只有300萬預算,他的兵力是你的10倍,你怎么取勝呢?
他3000萬的預算很多,但是平攤到34個省市,每個省也就100萬;而你只做一個省市的投放,把300萬全部投放到單個省市,你和他的兵力比是300:100,你擁有絕對優勢,所以你有更大的勝算。
你發現了嗎?這時候小公司和大公司的策略完全是不一樣的。大公司是全國轟炸,打造品牌認知;而小公司是聚焦一個省市,取得局部勝利,扎穩腳跟。
二、經營細節:渠道才是生命線
商業的本質是流通,將剩余勞動力轉化為商品,讓商品實現自由貿易與流動;流通的本質是營銷,為商品找到流通的對象,實現商品的銷售,從而獲取利益。
營銷無非是一系列經營組織活動。簡單概括就是科特勒說的4P:產品、定價、渠道、推廣。
大企業具有足夠的預算,也具有完善的組織結構,因此他們可以開啟全場景營銷,哪怕花費幾個億廣告預算也不心疼。
但是小企業不同,一年毛利潤可能幾百萬,最多不到一兩千萬。這時候,你要學大公司OKR管理嗎?你的好多員工都身兼數職,“O”都寫不明白,還在學習“OKR”。
同樣的邏輯,4A廣告公司制造一條廣告片的預算都上百萬,小企業要花這個錢嗎?拍的廣告要不要投放?投放至少也得上千萬吧,有沒有這個預算?
于是,你會發現:別人的鞋,并不合腳。這時候就要思考,沒有大量廣告預算的小公司,怎么才能建立自己的賣貨模式?
1、渠道滲透力
一家淘寶電商的企業,原來靠站內直播一年賣貨100萬,第二年是否可以把這套邏輯平移到其他平臺?
從淘寶直播到抖音直播,再到小紅書直播,你的渠道增加了3條,這是渠道拓展。同時,原來是1個人直播,現在是否可以增加到3個人同時在線,直播效率又提高了3倍。
1個人到3個人,1個渠道到3個渠道,渠道力至少增長了9倍。
渠道是賣貨的通道,是企業生存的生命線。不管做什么企業,渠道是命脈,只有具有強大的渠道能力,流量來了接得住,風險來了扛得住。
有人可能會問,我是剛剛創業的公司,還沒有任何渠道,該怎么辦呢?只能從0-1逐步建設。
比如,你可以先從自己的朋友圈做起,假設你是賣水果的,朋友圈有做超市的,那你可以借朋友超市賣水果,相當于超市成為了你的一個渠道。同理,還有哪些渠道可以開發?一個一個去拓展就好。
總之,任何一個商業體必須依賴渠道來售賣產品,哪怕是賣理念的傳銷公司,也具有強大的渠道組織。
2、內容創新力
產品大爆發,一切都過剩的情況下,企業經營必須還要內容創新力。
內容創新力——包含產品的創新,手機屏幕越來越大,是否可以做個小手機;包裝的創新,能否加個IP形象增加它的自傳播力;傳播的創新,文案設計是否可以不一樣;以及媒介的創新,菜市場是否可以成為傳播媒介,還有組合方式的創新、各要素之間優化的創新等等等等。
創新需要想象力,要反常而不是日常,要做到極致中的極致,更要有顛覆這一切的膽量。
3、組織執行力
我曾任職過10多家公司,也服務超過二十多家的企業,甲乙方也都待過。我發現很多公司并非沒有創意的能力,也并非沒有創新的能力,而是缺乏執行力。
比如“把各國政要都做成撲克牌”,這樣的創意可能就是想一想,沒人會執行。但是,如果有人執行了,這款撲克也許會熱銷。
又比如,“文物雪糕”這個創意我相信很多人都想到過,但是鐘薛高做了瓦當雪糕之后,才有越來越多文旅景區開始追隨和模仿,現在反倒流行起來。
沒有執行力,創意等于零。沒有執行力,一切等于零。因此,執行力是組織經營的重中之重。
小公司不需要學習那些花里胡哨的東西,渠道力拓展銷售,建立公司的造血能力;創新力提升效率,讓銷售傳達可以提升;執行力優化結果,強化組織生命力。
三、形成打法:盈利模式再優化
每個時代都有各自的“紅利型”公司。從傳統渠道型——淘寶電商型——微信微店型——直播電商型——小紅書電商型,社會主流媒介發生變化,明星公司也在發生變化。
商業形態在某個程度上來看,也是大眾注意力的轉移。小公司可能正處于某個時期,想要持續盈利,必須建立自己習慣的打法和盈利模式,這才可能持續經營和發展。
比如我工作過的一家白酒公司,以微信社群+白酒文化傳播形成粉絲群,再發掘各地企業家社群,通過《重做》論壇將他們網絡在一起,以類會銷式方式講文化、講商業、講模式,從而吸引更多企業家加盟酒窖會所,形成了自己強勢的渠道能力。
小公司的發展,必須依靠一套簡潔的盈利模式,不斷改善細節,才可能從1到100,進而慢慢開疆擴土,從第四類企業跨越升級。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